她的孩子从“社交困难户”到“孩子王”,她做对了什么?

“妈妈,我把最好的朋友弄丢了”

有天接儿子放学路上,他突然说:“妈妈,我把最好的朋友丢掉了!

我一时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儿子继续说:“小安说和我玩腻了,可我还想和他玩……我就在心里把他按下去,像按钮一样,他就不见了。等他说不腻的时候,我再把他按回来当最好的朋友。

她的孩子从“社交困难户”到“孩子王”,她做对了什么?

这下我听懂了。前几天他苦恼地说,最好的朋友不想和他玩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我和他说:“可以问问原因,知道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呀!”

现在听他说“要主动把朋友丢掉”,听完有些心疼:那个我捧在手心的孩子,也遇到挫折了,而且还是不能代替的。我知道这样的时候会越来越多,他必须学会自己处理,并调整情绪。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圈子,会交朋友,懂得如何和人相处,才会快乐融入到团体生活。所以养娃过程中,除了吃喝拉撒学习之外,我告诉自己,必须重视孩子的社交。

我想起之前看过一本书——《捕捉儿童敏感期》,里面有介绍到孩子成长中有个“人际关系敏感期”。

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小朋友更好地处理交际问题,懂得自己,懂得他人,从而拥有强大的内心。

入园前的“坎坷交际史”

我家小朋友两岁前,几乎没有固定玩伴,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玩。偶尔下楼跟着大孩子跑,和小宝宝一起玩沙子,有时没有玩伴自己也会玩得开心。

三岁左右回老家过年,和表姐、表哥一起玩。他是个小捣蛋,哥哥姐姐好容易搭好积木,他一秒钟推翻,每每被告状:“他又捣蛋了……

她的孩子从“社交困难户”到“孩子王”,她做对了什么?

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不适应幼儿园。刚入园时,各种人际冲突和不适应,每天上学路上孩子都抱着脖子哭,整的我们大人就像是倒卖孩子似的……孩子整整哭了半年!

我为此还焦虑了一段时间,转机发生在入园后的那个暑假。

他交到朋友了,还成了“孩子王”

那时,他跟着奶奶去姑姑家小住。姑姑家有个小姐姐,比他大两岁,嘴超甜,两人天天玩在一处,有吵有闹有和好。回来后,我惊奇地发现他会交朋友了!

有时,他会拿着玩具泡泡枪,和小区里的孩子轮流玩,还安排好玩的次序;有时,他会带着宠物小鸡出门,轻易就混到一个“小队长”,一群小屁孩儿在后面跟着……

那时他出门经常带玩具,会和小朋友玩或者交换,几乎每次出门都要交新朋友。他的口头禅是:“妈妈,我又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她的孩子从“社交困难户”到“孩子王”,她做对了什么?

疫情期间,小朋友和奶奶滞留老家,又去姑姑家玩了约半年,同去的还有另外一个小外甥。三个孩子在家玩疯了,虽然很长时间不能出门,但孩子的交际能力提高了。做老师的姑姑,将他们的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几点玩,几点写作业,几点看动画片等等。

回来后,小朋友学会了打纸牌。我很惊喜,纸牌是很好的团队游戏,需要遵守规则,也需要和同伴沟通,看来进步不小。

事实也果然如此!即使半个学期没上学,再去幼儿园也很顺利。他逐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经常和我分享他们的故事,还会给朋友们排序:

我最好的朋友是小A,因为我俩喜欢玩的一样;然后是小B,他说话很有礼貌……我不喜欢小D,她老说我瞪她,但我只是看了她一眼,我眼睛大怎么就成瞪她了?

她的孩子从“社交困难户”到“孩子王”,她做对了什么?

现在在小区玩,他喜欢玩有规则的团体游戏,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抓小鸡”“猫捉老鼠”“摸瞎子”“三个字”等等。他会很快融入团队,也会和不讲规则的小朋友争执。

另外,他开始喜欢邀请朋友到家玩,一起写作业、吃零食、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每次分开的时候,都像送白素贞进雷峰塔,两家人拉都拉不开……

当然,他也有新的苦恼。比如,他现在不喜欢总是找新朋友,更喜欢和老朋友一起玩。

和好朋友有矛盾时,他会连续几天不开心。有时他会主动道歉,有时也会压制想一起玩的情绪,就像他说的要在心里“要把朋友丢掉”。

这个过程,也是在学习揣摩别人的心理吧。他终将学会如何表达自我,维持友谊,又该怎样承受友谊的轻与重。

帮孩子度过“人际关系敏感期”

我总结了这几点

学会和小伙伴交往,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情商形成的基础。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和学习到的一些知识,我觉得可以从下面这些方面去努力:

1.尽量避免主动介入孩子的社交

人际关系敏感期是个完整的周期,从两岁左右开始,到六七岁左右结束。想要孩子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让他独自完成这个周期。

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他足够自由的空间。如果孩子不求助,不要主动介入,让他独自去体验和发现。如果孩子求助,我们也不要直接说该怎么做,可以多倾听和安抚,让孩子说出矛盾,一起讨论怎么做会更好。

2.尽量提供有多个孩子的环境

我家小朋友学会与人相处,有两个很重要的节点,一个是在姑姑家和姐姐玩的时候,一个是在幼儿园,都是和人玩的过程中学会的。

今年暑假我们也计划去姑姑家,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多在一起会更亲近,更重要的是小朋友也需要这样有安全感的亲密关系。

当然,平日也要多带孩子在小区玩,如果有固定的玩伴就更好了。

3.家长做好“社交”榜样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小时候更是如此。平时我们可以多主动和邻居打招呼,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多和亲人联系,别人有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

这些积极的社交行为,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小朋友。

4.通过亲子绘本共读,探寻友谊的真谛

有个真正的朋友,生活会变得更美好。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朋友,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来传递给孩子。

小白是个幻想朋友,他在等待真实的小孩儿领走他。但是,他一直没有等到。后来,他来到现实世界,真的遇到了最好的朋友…

《小白找朋友》故事奇思妙想,又充满哲理。很多时候,当我们主动去付出和寻找时,才可能得到最真的友谊吧!

她的孩子从“社交困难户”到“孩子王”,她做对了什么?

△《小白找朋友》

《好朋友》的主人公是小猪、小老鼠和公鸡,他们天天在一起玩闹,最懂得朋友的相处方式。他们会分工合作,也会轮流玩,还懂得相互帮助。这些基本的相处规则,是小朋友可以从画面和故事中感受到的。

《小老鼠和大老虎》则讲两个不对等的朋友,它们一个处于强势,一个处于弱势,该怎么才能长长久久地相处下去呢?

像这样和找朋友有关的绘本还有很多,《我有友情要出租》、《青蛙和蟾蜍》、《南瓜汤》、《怎样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等等,都是友谊主题的绘本,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该如何和朋友相处。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大人的人际关系,其实同样存在于小朋友之间。被人肯定的喜悦,不被理解的痛苦,控制与反控制,得到与失去……在小朋友的游戏中都是一样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地站在孩子背后,倾听他,理解他,看着他在跌跌撞撞中明白一些道理,进而从容地走入自己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社交   孩子   困难户   孩子王   好朋友   友谊   纸牌   人际关系   玩伴   小朋友   幼儿园   老鼠   对了   敏感   主动   喜欢   朋友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