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培优帮助孩子破解12个数学“难题”

小学数学是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如何从小学阶段就把数学这个学科学明白呢?学而思培优建议分阶段来看一看!

1-2年级:培养思维和兴趣

小低年级是比较重要的数学思维基础培养阶段,基础打好了,之后的学习才会更轻松。小低学习的知识可能看上去没有很多,也没有很多公式结论需要记忆,但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会体现在整个小学甚至初高中的学习阶段中,例如:有序思考,数形结合等等,这对将来的学习,甚至解决日常生活问题都很有帮助。

Q:学好数学,为什么非要从娃娃抓起?

A:小学低年级的知识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类型,也是数学最原始最基础的模型,孩子之后学习的知识都跟低年级学习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不在小低年级培养思维,到了高年级,孩子就会自己形成一套思维方式,无论优劣,外人都很难再打破这种模式。低年级的孩子思维框架尚未定型,进行思维开发相对比较容易,当孩子建立起完整的思维体系后,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高效。

Q:借助思维导图真的有用吗?

A:太多家长听过思维导图辅助学习的方法,但是却不是很清楚究竟这样一张张导图有着怎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实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理清思维、构建知识框架,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通过思维导图,孩子能够系统地构建起知识体系,培养起分类思维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来说将是受益一生的收获。

Q:如何解决“瞻前”不“顾后”的大难题?

A:小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瞻前不顾后”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注意了问题前面的陷阱又忽视了后面的,所以需要给孩子从小培养起良好的“读圈问想解”习惯。

“读圈问想解”就是做题时候养成的思考解题习惯:读题-圈重点-看问题-想思路-开始解题。小朋友做题的时候如果能按照这个步骤,能够帮助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和逻辑性、完整性思维,如果一拿到题就开始下笔,就很容易忽略关键的地方,犯一些粗心大意的低级错误。

学而思培优帮助孩子破解12个数学“难题”

(老师分享“读圈问想解”小技巧)

与高年级相比,小低年级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也较弱,计算也属于起步阶段,学习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之后,每天都需要练习计算,到了高年级以后计算才不会很吃力。现在很多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及时的复习巩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复习做得好,才能真正学会掌握知识点。

Q:如何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

A:小低年级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在辅导的时候,可以采取更有趣的方式,比如家里可以准备一个小白板,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家和孩子进行互动提问,宝贝们可以讲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白板上写出画出自己思考的过程。

Q:如何让趣味渗透进学习中?

A:在孩子“学不下去”的时候,家长们可以让孩子适当休息,比如猜一个与学习有关的脑筋急转弯谜语,运用有趣好玩的道具,小朋友就会有往下探索的动力。当然啦,也可以给孩子播放他们喜欢的礼花蛋视频,让孩子在满满的趣味中学习。

Q:家长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数学思维养成当中?

A:小低年级的孩子更加适合从生活中感受数学。比如说学习比较重量问题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坐跷跷板,亲身去感受轻重;比如学习钱币问题时,可以陪伴孩子去超市购物,让孩子亲身去感受付钱、找钱的过程。

生活中培养数学思维途径非常多。比如,让孩子玩各类“格子游戏”非常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比如数独、数方、数桥、数织、数回等。还有小朋友喜欢玩一些小游戏,例如24点,对计算的帮助也很大。

——学而思培优常州分校陆沁老师、上海分校陆梦倩老师

3年级:着重解决应用题

三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分水岭,拉开差距的重要一环就是应用题。孩子们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应用题才是学习数学的本质,即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Q:小学应用题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A:第一,读不懂。许多孩子在读题审题的时候读不懂题目,或者还没有找到关键信息就开始列算式了。这就是家长们常说的“审题不仔细”,孩子们常用的借口“看错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认字少,或者读得慢,在低年级的时候总是帮助孩子读题,时间长了孩子就渐渐养成了依赖家长和老师的习惯,自己不会读题或者读不全题目就开始做题。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提早解决。学而思培优建议家长必须让孩子自己读题,即使刚开始漏字、连不成句都没关系,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把不认识的字做好标注,大人将难理解的词句解释一遍,再让孩子自己多读几遍。

第二,算不对。这里并不是说孩子在计算正确率上的问题,有的孩子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对于算理的理解很不清晰,所谓算理,就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从孩子订正错题的时候就很容易看得出,有时候一看加法算错了,马上就改成了减法,完全不考虑这样算为什么错,那样算为什么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而思培优给孩子强调一点,做题不要总想着快,更要想好每一个条件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要从条件或者从结果出发,思考如何把逻辑串联起来,思考每一个算式结果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第三,写不清。有一些孩子题目也理解了,问题也会算了,但是一写过程就打怵,不知道从哪一步下笔,有时写出了过程也只有自己能看得懂。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孩子虽然会做这个题,但是思路可能并不清晰,遇到同类问题可能又不会了,并没有做到融会贯通;另外一个就是孩子的书写习惯可能不太好,算式不分步、不写单位、不写数学意义,这些小细节都会导致孩子在书写上养成不良习惯。

学而思培优帮助孩子破解12个数学“难题”

(三年级芝麻书上的周期问题应用题)

Q:如何三招搞定小学应用题?

A:第一招,具体练习。

什么是“具体练习”?说白了就是“哪儿不行就练哪儿”。例如,在应用题审题方面,每天可以抽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

首先,找出两道文字稍多一点的应用题,给孩子3到5分钟自己读题,读完之后不用动笔,把题目拿到一边,自己来复述一遍题目。讲述内容包括题目表达了什么含义、关键信息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容易看错的条件。如果复述不出来,或者说的不对,可以重新读一遍,再来说。孩子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慢,效果并不明显,但是这就和我们大人减肥是一个道理,只要坚持每天具体练习,孩子在审题读题方面一定会有所进步。

第二招,同类归纳。

许多老师都会强调错题本的重要性,优秀孩子分享学习经验时,80%都会提到错题本。在应用题的学习中,错题本怎么用呢?首先,错题本最好是活页本,在整理应用题错题的时候,先把题目进行分类,写在对应的专题里面。其次,在分析错因的时候一定要具体、明确用到的是哪一个数学模型?解题逻辑是什么?如果发现是同种错误类型,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举个例子:

一台拖拉机上午工作5小时,平均每小时耕地15公亩,下午工作3小时,共耕地36公亩。求拖拉机一天的工作时间里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亩?

数学模型:

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总数÷份数

第三招,尝试讲解。

讲题是检验孩子是否真正理解题目的好方法。订正好了一道题目之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讲述一遍解题过程,讲解过程不能只复述算式,还要把思路也讲解出来,这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应用题这个大难题也是需要不断去攻克的,不要恐惧,更不要逃避。做好规划,不断练习,孩子们和各位家长一定能看到效果!

——学而思培优苏州分校周凯老师

4-6年级:重视计算,克服思维惯性

数学是一门需要静心钻研的学科,同样的内容在不同时期看,都能有不一样的答案。从孩童时期开始的思维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除了兴趣和思维的培养,更多要开始加强方法的训练以及培养良好的做笔记习惯。

Q:如何攻克计算题?

A: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容易出错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年级的计算量和复杂程度都有所提升,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规则并存,很容易混淆。练好计算至关重要,坚持每天10分钟左右的基础口算练习,很快就能提升速度和准确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阶段,孩子们应该学会巧用运算律进行简算,既要有速度,也要保证准确度。并且一定要注意克服思维惯性。

Q:这个阶段的笔记,有哪些常见问题?

A:这要分两个极端。一类是孩子觉得都懂了,不怎么记;另一类孩子,尤其是女孩,把笔记做成手帐,笔记过于花哨,课上会影响效率,做成手抄报完全没有必要!真正的好笔记,是很朴素的,重在内容和规律分类。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孩子记完之后不懂如何利用,记笔记是为了用来温故知新,有的孩子当堂抄得特别好看,但课下不用,就会容易忘记。

Q:如何正确记笔记?

A:孩子在课堂上先听,要以听为主。学而思培优一般会单独给孩子留时间去记笔记,线下课堂的话,本身黑板就很长,笔记从左上角写到右上角,也不会立马擦掉。下课的十分钟会留给孩子抄笔记,同时还会告诉学生,哪些看看就行,哪些需要重点记录,哪些用一种颜色(三色笔记),所以一定要认真听老师的提示。每个老师也会有自己的习惯,补充拓展、例题、知识点分类,孩子们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可以。

此外,很多老师也都提到过,思维导图是变相的笔记整理,可以很好地实现学习效果外化,现在不少孩子也在使用这个方法,不过效果也是因人而异,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其实只要整理清楚思路,就是笔记的价值所在,一些小花花之类的点缀,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

Q:掌握概念和多做题哪个更重要?

A:小学高年级常见数学题型有计算、应用题、图形等等。基础概念是基石,如果基础概念不清晰、没有彻底理解,那么做再多的题目也不能将这个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即使会做很多题,也是容易出错的。做题很重要,但熟练地运用知识点,做到真正熟悉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

——学而思培优北京分校张老师

看到学而思培优老师们讲解了这么多数学学习干货,你们是不是也有所收获了呢?有没有什么关于数学学习的问题想要问学而思培优老师?或许你是一个数学超棒的同学,那很期待你能和学而思培优一起分享自己学数学的心得。在浩瀚数学海洋中,学而思培优想与更多的学生一起挖掘和探索更多实用、有趣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数学   孩子   算式   应用题   知识点   难题   题目   思维   家长   习惯   阶段   过程   老师   小学   笔记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