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其想着如何教导孩子,不如让孩子来引导我们自己

对家庭来说,正儿八经的教书育人,不如碎片时间高质量的陪聊。我们家长与其整天想着如何教育孩子,不如通过科学的陪聊,帮助孩子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学习的动力,让孩子从被动中解脱出来,进而主动来引导我们家长,告诉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帮助他们。


家长与其想着如何教导孩子,不如让孩子来引导我们自己


曾有家长苦恼,他明明很科学地给孩子做好了学习规划,详细到通过报什么样的兴趣班能培养什么样的个性、陶冶什么样的情操,通过多少量的课后学习能提高多少课业成绩,带孩子去什么样的地方旅行可以长什么样的见识……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小孩子的身上,到头来,孩子不但没有按照他认为的成长,反而越长越偏。

于是有妈妈在班上邀我分享下教育经验,问我是怎么教导自家的小黎?

其实,她说反了,不是我这家长教导的孩子,而是孩子引领着我。如果偏要我说出一个惯用的教育方法,我觉得,最常用最实用的教育方法可能就是陪聊。


家长与其想着如何教导孩子,不如让孩子来引导我们自己

那如何陪聊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呢?我大致会这么做——


一、我对他所学习的一切都保持好奇心。

比如,小黎放学时手里拿着一本草稿本,我很好奇有什么里边有什么神奇的记录。没等我开口,他便迫不及待地翻开跟我分享,原来,他把音乐课学的歌全部摘抄下来了,包括简谱,难得是的节拍、高低音均标得清清楚楚,他说希望我回家能弹给他听。我说:“啊?可是我得先弄懂什么意思?”于是我就着草稿一个一个地问他代表什么意思,遇上他不懂的,当然我也必须是不懂的,我们就百度确认。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他便逐渐地了解了简谱的基本读法,圆点的意思,节拍的意义。

二、我对他所有的互动都积极热情回应

又比如,小黎很喜欢突然来一下,说“妈妈,我考考你。”我通常都是快速热情地回应:“好啊,来就来。”他问:“5+5=多少啊?”我说:“这不是很简单嘛,55.”他说:“错,等于10”我说:“你又没有先设置前提条件。”他会说:“好吧,我的前提条件是在加法运算中。”于是以后每每聊起相似的内容,他便学会了先加前提条件,把答案的范围尽可能地缩小。

三、我把对他的指导融入生活,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

有人问我,他的口算为什么那么快,在家有额外做练习题吗?其实,真没有。但他超喜欢叫我口头考他,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聊一聊类似的内容,经常是在饭桌上或者是晚上散步的时间。我觉得这种方法比做练习题更生动有趣,也更容易锻炼他反应能力。

四、我经常制造问题,不让话题僵化

还比如,今天早餐的时候,我们在聊日记。小黎说他不喜欢写学校发生的事情,我尊重他的选择,于是建议说,不如我们就写点物件吧。他问我:“那先写什么呢?”我建议说:“要不先写家里的东西?”他说:“写电视机?”我说:“可以啊,不如我们给它们分类,我们先把家电类的先写完?”他说:“好呀。”然后就是天南地北的聊。他让我讲讲我小时候的电视机长什么样,我们从餐桌聊到上学路上,从无声电影谈到了现在先进的声控电视。至于黑白电视是怎么转换成彩色电视的?是加了什么东西?这个我一时回答不上来,不过我还是承诺下午上班抽空帮忙找找资料,放学回家再告诉他。有人问我,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怎么锻炼的,有没有上培训班之类的,这个,是真没有。我就是爱陪聊,而且超喜欢制造问题,不会轻易让他在一言半语上就把话题卡死。

家长与其想着如何教导孩子,不如让孩子来引导我们自己

陪孩子聊天这工作,说难似乎不难,说易却也不易。

对于那些喜欢追根究底的孩子,家长仅需付出更多的耐心,储备更多的知识就好,因为不需要你制造问题,问题便会源源不断;而有些孩子却不喜欢问为什么,家长则除了有耐心外,还得有着比孩子更高的好奇心,因为你必须提起十二分的热情不断制造问题,才不至于让话题终结。


总之,我觉得,不管是想传授知识又或者是引导经验,都不必要太过于书面化,先从好好陪孩子聊天开始就对了。毕竟,我们第一次做父母,他第一次做孩子,大家都是第一次,谁教育谁还说不定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本草   稿本   家长   培训班   孩子   简谱   练习题   节拍   好奇心   热情   能力   妈妈   话题   喜欢   电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