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乱之下的新机遇

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251篇文章

读完需要

分钟

速读仅需5分钟

最近几天有点忙乱,忙中带着乱。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有一些数据架构的变更影响面比较大,可能是方案评估中还不够细致入微,可能是操作中有些生硬,可能是一些工作的沟通协作中不够心领神会,又或者是历史遗留问题,总之,碰到了很多的问题,有很多问题都让人不禁叹气,甚至有些恼火。

解决了问题之后,在一种释然的状态下,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开始总结问题是最好的,否则过了那个心气,问题背景的前因后果都遗忘了,总结起来就有些潦草了。

被问题缠绕,精力顾不过来的状态看起来是一种很充实的状态,基本上是被问题领着走,手头有处理不完的问题,低头干活,抬头看路的时候就少些,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会抱怨说,这些工作没有技术含量,都是重复性的工作等等,心气神都跟不上,有一种陷入问题旋涡的困扰。

在我看来,结合如上的两种状态,即复盘思维+问题场景,可以让你快速的成长起来,成长的会有多快?快到很多问题你不用重新去趟一遍。而这也是很多新人和熟手的差别,我所谓的熟手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很多相似的问题,而不是同样的问题手工一次一次的解决。这里的难点就是你是不是愿意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个复盘总结,相信我大多数人不会,以我们最近处理的一个比较重大问题的复盘为例,我大概想到了10点左右的潜在问题,本来以为是很全面了,结果在团队内进行复盘总结的时候,结合团队的力量,竟然提出了20多个,这就是复盘总结的力量。

而在问题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把总结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进行反转,那么得到的就是一个较为体系化的思维模式,即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剖解出很多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在沉淀了一些问题之后,会越来越庞大,等积累一些案例后,回过头来再次梳理,就会形成一套方法论。

思维模式的重要性我想是没有捷径的,那么接下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一种弹性的修复能力,怎么理解呢,当我们陷入被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可能会陷入一个问题处理的旋涡,那么我们就得及时跳出来,用一种更通用,更高效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减少问题重复处理的次数,无论是用脚本,工具,平台化等方式,这是一个迭代改进的过程。我相信绝大多数的问题通过简化的流程和自动化的方法去处理,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方法论体系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复盘思维模式的培养,高效改进简单重复性工作之外,我觉得就是技术积累了,这也是大多数技术人员更关注的。

比如操作系统的负载load,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些模糊,如下就是一个服务器的负载的增长图。

工作忙乱之下的新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据库服务器没有业务侧反应有性能问题,而查看监控数据发现,CPU,IO的负载其实不高,抛开问题的一些背景信息和显在问题,但就操作系统的load值,在这种情况下,是和基础的资源不成正比的,而在我们的分析中,使用top命令几乎无法定位问题瓶颈,使用iotop,iftop等工具查看IO瓶颈,网络使用情况都无法定位,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一些不是很起眼的shell进程,大概是100多个,查看脚本内容,发现原来的配置备份会去向NFS的目录推送数据,但是最近我们下线了NFS服务,所以这些脚本在执行中就会挂起,挂起的越多,等待处理的任务就越多,而且这些任务就相当于是“长连接”一样的任务,一直占用资源队列,但是资源负载又不高。通过这样一个小例子也可以对于系统的load计算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案例,自己刻意是难以模拟的,但是通过鲜活的例子却能够生动起来,处理起来也会打起全部精神。

当然愿意继续走下去,比如去读一些更加深入分析的文章,更好的理解load的计算模式,对于我们处理问题的深度也大有帮助。

所以,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忙乱确实不可怕,先让忙乱的状态不乱,抬头看看路,这也是一种新的机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忙乱   方法论   熟手   工作   心气   高效   旋涡   负载   瓶颈   脚本   重复性   状态   原因   数据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