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觉醒》:唯有不断自省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在快乐的孩子

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这样一个男孩及他的父母。

男孩从小成绩一直不好,中考时未能考上高中,于是父母花了许多钱把他送进了艺校,希望他能通过艺考进入一个不错的大学,但事与愿违,男孩高考再次失利,连二本线都未能达到,男孩的父母为此感到非常失望,他们不愿自己儿子去上一个不入流的大专院校,最终选择让儿子去出国读书。

男孩在出国读书之前,需提升一下英语能力,就选择了我在职的培训学校进行语言培训,某天男孩在上课时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并动手打了同学,于是我们将这个情况如实告诉了他的父母,让人意外的是,男孩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反应是否认,他们觉得自己儿子很乖,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甚至还跑到学校和校长吵架,说我们诬陷他们的儿子。

对于男孩父母的做法,我当时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明儿子犯了错,父母却极力否认,直到偶然间看到《父母的觉醒》一书之后,我才了解到男孩父母做法背后的原因,本书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在书中指出许多未觉醒的父母会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的行为混在一起,当孩子做出某些出格行为之后,父母会觉得羞愧和焦虑,害怕被别人说是不称职的父母,男孩的父母不愿去承认孩子的所做作为,原因就在于不愿别人说自己育儿失败。

《父母的觉醒》:唯有不断自省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在快乐的孩子

《父母的觉醒》的作者沙法丽.萨巴瑞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她把自己早年受到的东方正念思想和西方心理学理论加以融合,形成了自己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教育的理念,她结合以往的治疗案例,真实的展现了未觉醒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权威、控制,深层次的剖析了父母这些做法背后的原因,同时也教会父母如何慢慢觉醒,提高自身修养,最终成为更有效率、更有能力的父母,接下来我将通过三个部分把作者的思路和方法和大家分享。

发现问题

我们每个人初为父母之时,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可这些憧憬很大程度上都是空泛的幻想,我们会持有一些从来没有检验过的想法、信念、价值观去育儿。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甚至还会觉得,根本没必要对自己的世界观提出疑问,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这也直接导致我们偏向于将自己的主张和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迷你版”的自己,沙法丽.萨巴瑞认为父母之所以拥有这些想法和做法,就是因为未觉醒,未觉醒的父母通常拥有以下行为:

1、期望过高,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就算孩子较为普通,他们也会拒绝接受孩子最本真的状态,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

我的表姐和表姐夫都是高知分子,从小成绩很好,如今在事业上也小有成就,但他们的孩子各科成绩却很一般,于是我表姐夫妻花了很多钱,请家教给孩子补课,可效果甚微。这就导致了我表姐夫妻非常的气恼,觉得自己的孩子非常差劲,甚至在家里时还会对他怒吼,讽刺他连最基本的数学题都不会,每天都让孩子学习到很晚,我表姐夫妻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平平无奇,他们一直认为自己从小成绩都很不错,那孩子也应当理所当然是学霸。

《父母的觉醒》:唯有不断自省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在快乐的孩子

2、带着父母的权威养育孩子

未觉醒的父母常常会带着自己的权威去养育孩子,比如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正确的,于是会不断的驱使孩子进入他们的世界,朋友大学毕业之后一心想去一线城市发展,但他父母却对此持反对意见,朋友父母一直在家乡从事公务员工作,他们认为只有公务员才是正当稳定的工作,能够享有安全感,他们希望自己儿子也能回到家乡考公务员。

朋友和父母为此争吵不休,可父母始终不肯妥协,甚至以断绝父子关系要挟,最后朋友只得回到家乡,进入体制内工作,但他偶尔还是会怨恨父母没有给自己去一线城市闯荡的机会。

3、设法控制孩子的人生

未觉醒的父母喜欢把自己同父母的角色绑在一起,当孩子独立后他们便觉自己自己被出卖和遗弃,于是会想法设法的去控制孩子。

父母控制孩子往往会采用比较巧妙的方式,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成为“帮忙者”,不断创造自己在子女生活中“有用处的局面”,这种操作看起来是善意的,实际上只是多此一举的乱帮忙,男星朱雨辰的母亲表面上以爱为名,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想让儿子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有温暖的厨房,实际上已经将儿子的生活全盘掌控起来,把他养成了一个妈宝男。

《父母的觉醒》:唯有不断自省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在快乐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听到或看到有些婆婆干涉儿子媳妇的婚姻生活,同事的婆婆以照顾儿子儿媳为由,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和小两口一起生活,表面上是减轻儿子和儿媳的家务琐事,可实际上这位强势的婆婆非常善于控制,家里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她的意思办,就连拖鞋如何摆,她都给出了明确的标准,让人生活非常压抑。

父母未觉醒的原因

既然未觉醒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起各种冲突,导致双方都很痛苦,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试着去觉醒呢?原因有两点:

1、父母缺少反省和思考能力,没有觉醒意识

我们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把孩子带到人间,并抚育成人,可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把这个任务当成一项严肃的工作去做,我们有多少人反问过自己:“我为人父母的使命是什么,我的教养理念是什么?在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怎么体现这些理念?我是否深思熟虑地制定好了教养策略?”

实际上身为父母,我们往往没有仔细思考过教养孩子的方法,没有判断筛选过什么方法有效和无效,我们甚至没有检验过教养方法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改变。

《父母的觉醒》:唯有不断自省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在快乐的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最好的家长,我们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么做绝对不是因为不够爱孩子,而是由于缺少一种为人父母的觉醒意识,我们很少有人愿意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觉醒,正好相反,大家对这个概念心怀抵触,怀有一种戒备的心态,不愿意听人家评价自己的育儿风格和方法。

2、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把孩子当做自我的延伸

刘墉曾在书中写过一个故事,一对父母比较专制,经常为他们的儿子做各种决定,父亲决定儿子大学读什么科目,母亲选定毕业后娶怎样的妻子,儿子毕业后做了医生,每天待在医院只知拼命工作,不想回家,因为不知道回家做什么,实在疲倦了,这个儿子和老爸说想出家,老爸居然讲:“好哇,我来给你盖间庙!”

实际上许多父母都和刘墉书中描写的这对父母一样,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不自觉的去关心孩子所有的问题:他们在学校里吃得好吗?他们看起来如何?他们同谁结婚?他们住在哪里?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正是因为父母错误的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才会导致他们不愿意去做出觉醒的改变,因为他们想一直把孩子当做自我的延伸。

如何成为觉醒的父母

如果父母缺乏觉醒,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情感延续到孩子身上,把自己未达成的期望和梦想传递到他们身上,这样会导致孩子非常不快乐,并且这种情感延续还会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去,所以唯有父母觉醒,才能制止这种痛苦的轮回,那么要想成为觉醒的父母,该如何做?

1、抛弃父母的优越感,寻找真实的自我

如果有人问父母为什么要孩子,我们的回答会包括:“我想体验做父母的过程”,“我爱孩子”,“我想像所有的人证明我能做个好母亲”,所有的回答都充满的优越感,并且这也是多数父母的心态。

正因为父母是从高度自恋状态开始的,我们就会不经意的利用孩子来填补某些需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把自己想象成充满爱心、牺牲自我的家长,还会利用孩子医治自己过去的创伤,让他们在家庭中扮演不属于他们的角色,甚至还会利用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

《父母的觉醒》:唯有不断自省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在快乐的孩子

父母如果要想觉醒,与孩子心心相印,就需认清优越感产生的作用,始终保持警觉,然后试着去抛弃优越感,把自己和父母角色区分开来,寻找真实的自我,才能慢慢开始觉醒。

2、为孩子的错误喝彩

为孩子的错误喝彩不是纵容孩子,不把错误当一回事,而是理解孩子固有动机是善良的,并且是愿意做好事的,只是他们也会有意或者无意的犯错误,父母不但要告诉孩子不要惧怕错误,还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在犯错过程中我们会得到许多经验。

有些父母会害怕孩子犯错,一旦孩子犯错就有深深的无力和羞愧感,就像自己犯错了一样,这种想法是极为不正确的,要想真正的觉醒,就需认识为孩子错误喝彩的意义,并且真正做到为孩子的错误喝彩。

3、放下对孩子伟大的期望,欣赏他们的平凡

许多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因此会逼着孩子不断的学习,课本知识和课外兴趣一样都不能落下,不仅如此,还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非常不错,能成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尖子生,父母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一种被承认的感觉。

想要变成觉醒的父母,就需抛弃对孩子伟大的期望,放弃从孩子身上获得被承认的感觉,做到即使孩子平平无奇,也要为他们感到欣慰,欣赏孩子的平凡也不是提倡父母限制孩子的拓展欲望,而是希望能够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不再受制于父母的期望,而乐于接受自己的平凡,并会从自身出发去追寻梦想。

《父母的觉醒》:唯有不断自省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在快乐的孩子

结语:让我们变成觉醒的父母

如果我们变成了觉醒的父母,不仅能够和孩子和谐相处,还能摆脱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发现生活的乐趣,和觉醒的父母一起长大的孩子,能够与自己和平的相处,也能获得发自内心的愉悦,他们会非常的热爱生活,将生活变成一个伙伴,怀着好奇、兴奋与敬畏去面对挑战,以平常心对待世间万物,对于伤痛能够自我治愈。

和觉醒的父母一起长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自信和内在快乐,由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内省和快乐,所以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也拥有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快乐和满足的能力,同时这份能力会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刘墉   父母   孩子   优越感   表姐   教养   做法   儿子   身上   男孩   错误   原因   能力   方法   快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