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他律”到“自律”

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回来,先吃饭,饭后开始写作业。

我制定了一个规定,作业完成后, 每人都要坚持阅读,中文阅读30分钟,英文阅读15-20分钟,或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等级,阅读2-3本英文书。

刚开始,有些孩子不适应,身体坐不住,书读不进去,手里拿着书,眼睛时不时瞟时钟,5分钟、10分钟的熬时间。

也有些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写完作业,拿起书,开始在书的世界里畅游。

看着不喜欢阅读的孩子,读书时抓耳挠腮,如坐针毡,我心里也难受。

如果放任不管他们,按照他们的想法来,他们少了约束,是开心了,舒服了,可阅读怎么办,学习怎么办?

阅读的黄金期只有短短几年,越往高年级,孩子的时间越紧张,阅读时间就得不断压缩,直至挤压掉。

所以当面对孩子的这些状况时,我还是坚持我的原则,给孩子一些约束,对他们提一些坚定的要求。

虽然一开始,有“被迫”的成分,但人生就是如此,不可能事事都照自己的想法来。

大人总希望孩子能养成自律,养成一个好习惯,可孩子,并不会一开始就能做到自律。

在形成自律之前,他得先经历“他律”,渡过“他律”的阵痛期,形成习惯后,才能逐步让习惯塑造他走向自律。

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他律”到“自律”

阅读本就是一项常规作业,虽然老师没有天天布置,但孩子也心知肚明。

如果父母没有坚定地要求孩子完成,孩子就会放任这项作业,而如果父母提出坚定的要求,他们也没有不做的理由。

而且孩子身上,还有个奇特的现象——喜欢扎堆,凑热闹。一个要干啥,总有一堆跟随者。吃东西、玩耍、学习都是如此,阅读也不例。这一特点被我及时抓住。

在我的坚定要求下,一部分喜欢阅读的孩子,每天写完作业开始阅读书籍,其他处于中立的孩子,眼见其他同学的榜样,也尝试接受这一要求。慢慢地,他们形成了一股合力,营造出了阅读的氛围。

这氛围,如同一个看不见的磁场,不断向外散发着影响力和能量,吸引和带动带动其他孩子加入。

即使读书再少的孩子,不爱阅读的孩子,看大家都这样做,受“磁场”影响,也会慢慢加入。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同频共振”效应。

关于“同频共振”,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桌面上摆放了很多个小钟摆。一开始,每个小钟摆,摆动的方向不同、幅度不同、频率也不同,一段时间后,这些钟摆摆动的方向、幅度、频率逐步归于统一。

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如同共振的钟摆一样,一开始,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强,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弱,有的孩子喜欢阅读,有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但在外部规则的约束下,在“他律”的推动下,孩子加入一个环境,逐步营造出有阅读氛围的“磁场”,“磁场”又带动孩子间相互影响,最终达成相对一致的步调。

现在,这种氛围,已成惯例,不用我每天逐一跟进。孩子们也在惯例的约束下,逐渐养成了阅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习惯   孩子   钟摆   作业   磁场   惯例   幅度   频率   氛围   坚定   想法   父母   方向   时间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