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血压每增加10~14 mmHg,死亡率就会增加60%。

为最大限度减少高血压危害,宣传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世界高血压联盟把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以更好的在全球范围内唤起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今年的世界高血压日,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为主题。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近年研究显示,血压水平除了受常规病理性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外,与心理压力、不良情绪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英国科学家Katharine Footman的一项研究证实,心理压力对高血压患者存在重要影响,较大心理压力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可能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多元回归分析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困扰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国内研究也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处于较高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6.3%,抑郁发生率为48.2%,这一数据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已成为高血压发病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这一因素甚至还可能影响降压药物疗效。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5.17 世界高血压日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一、高血压愈加年轻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也日趋年轻化。中青年已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首要的危险因素。虽然高血压本身杀伤力不大,但是它的并发症是十分可怕,如卒中、心梗、慢性肾病等,可能致残甚至致死,其中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相关,40%~50%心力衰竭源于高血压。血压越高、病程越长、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越大。

二、高血压为何会将“魔爪“伸向年轻人呢?

1)遗传因素:高血压有遗传性,父母患过高血压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更高。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2)心理因素:现代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面对社会残酷的竞争,年轻人为了提升自身能力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不少人需要加班加点熬夜工作,一日三餐靠外卖解决。在压力过大或紧张时,人体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引起血压升高。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3)生活习惯:因当下过大的生活压力,人们常常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经常熬夜,不按时吃饭,偏好高热量的食物,抽烟喝酒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缺乏运动,体内脂肪堆积而发胖,使得身体负荷增加,导致血管压力增大而引发高血压。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三、如何远离高血压风险?

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不少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是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升高。但是高血压的危害大,可导致靶心脑肾器官损害。对于父母患有高血压或自己患有高血压的年轻人均应及早防范,加强日常血压管理。通过测量血压,使自己知晓血压是否升高以及是否需要管理,而对于已经诊断高血压的患者,知晓自己的血压是否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家庭血压监测对于这两种类型的人群都具有重要作用。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家庭血压监测除了可以提高高血压的诊断水平和卒中的预测水平,还可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没有诊断高血压的家庭成员应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5 min后,测量2~3次,间隔1min。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应于就诊前连续测量5~7d ;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1d。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 h内进行,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主要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家庭血压的平均值≥135/85 mm 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或血压尚未控制。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多多进行户外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低盐均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减少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摄入,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戒烟限酒可有效预防高血压。当然,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可大大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别忘坚持长期、规律的服药。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总而言之,对高血压必须重视,但不必恐惧,关键是要远离高血压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最后,回过头来看“控住血压、稳住幸福”的这一主题,在针对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强调了对患者 “幸福感”的关注。

对病情的平稳控制,情志的有效调节,是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患者“幸福感”的最有效手段。

因此,对于每一位临床工作者,在关注患者疾病治疗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对患者情绪调节,开展人文关怀,将患者“幸福”作为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高血压   血压   世界   高于   焦虑   高血压患者   抑郁   测量   患者   年轻人   因素   压力   水平   风险   幸福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