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饮茶 极品饮花

上品饮茶 极品饮花

以花为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饮食行为。花朵最初是作为菜蔬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明清时期,花朵饮食可谓取往昔之精华,集前代之大成。田间地头的野花野草到供人观赏的名贵花木无不被采入食品。《遵生八笺》中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使得明人清人的餐桌上一年四季,芳旨盈席。


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

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花,古代文学中文学和美学的价值,文人们细细描绘,用以寄托情思,最初是用来食用的,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最初是用来食用的。《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商大臣伊尹将"寿木之华""具区之菁"列为"菜之美者";最早的文学典籍《诗经》中,花朵如舜华、萱草等也是能够食用的;从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到李峤的"御筵陈桂酯,天酒酌榴花",再到苏轼的"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上品饮茶 极品饮花

经宿开换旧花

明清时期盛行熏香茶法,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


捣木兰以矫蕙兮,槃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屈原不仅以花为菜,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自己种植花朵以供食用。捣碎木兰再拌上蕙草,春细申椒来做粮食,播种江离和菊花,把他们制成干粮在春天食用。


饮用花茶,花朵在花药中主要发挥的不再是其食用价值,而是其药用价值。自古医食同源,人们食用花朵,很大程度上就和花朵的药性相关,古代后期将花朵的药性和食物结合起来的养生药膳让服食花药成了日常。


上品饮茶 极品饮花

菊花轻身耐老,百合补脾益气

状如韭而青华的祝余,食之不饥;黄华而赤村的嘉果,食之不老。《山海经》中记录有 51 种可食的草木植物,这些生长在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神山高处、荒野深处的奇花异草大多能够治病止饥或秉有特异功能,在文明蒙昧的阶段,食花与成仙两者之间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菊花轻身耐老,百合补脾益气…….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芍药、牡丹等的药用功效,具有的药用价值为此推动了魏晋时期以食花求致仙的风潮。

上品饮茶 极品饮花

服之者长生,食之者通神

东汉时期战乱连年,经由诸如彭祖常食桂芝得寿八百,师门以桃花、李花为食而登仙;文宾服菊花、地肤、桑 上寄生,松子,因此长生不老等神话传说的推波助澜,到了魏晋时期,朝野上下都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食用花朵。


"服之者长生,食之者通神"的菊花成为最受追捧,成公绥称赞其茎可玩,其葩可服;潘岳夸耀此花既延期以永寿,又蠲疾而弭疴。魏文帝在重九向钟繇赠送菊花,以助彭祖之术"。


《神仙传》中渔阳人凤纲常采百草花以水渍泥封之,自正月始,尽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丸之。这种由百草花炼成的药丸据说能使死者复生,生者长寿。纲长服此药,得寿数百岁不老。后入地肺山中仙去。


《名山记》中道士朱孺子吴末入玉笥山,因服菊花,乘云升天。


上品饮茶 极品饮花


一世芳华,再现绝世容颜


花朵已经超越其作为食材原有的果腹意义,有了更广泛的包蕴。仲春之月,桃始华,季春之月,桐始华,仲夏之月,木堇荣,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食材应时而生,花茶饮食养生保健的奇效和其独特的审美性,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文人,面对君子远庖厨的古训,依然乐此不疲投身到花朵的制作和研发中去,以花入茶、花露煮饭。



冲已焙好的花,泡花后的水,淡淡花香,这是宋人留给我们的极物——"暗香汤"。迷人声线、眼里有光、应酬妙手、有我不重、有我纤纤,澜草亭备了讲不完的花茶之事,等您来,斟上,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一世芳华,再现绝世容颜,浅尝一口,味道淡雅,芬芳馥郁,余香甘泽无穷,一如女人的花样年华......



上品饮茶 极品饮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永寿   屈原   木兰   花药   百草   药性   魏晋   芳华   上品   花茶   菊花   花朵   最初   时期   极品   饮食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