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英语不需要学习,还是应该更有效的去学习?


人类对于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是:听说读写。这个大家都认同,关键是,很少有人去理解他的次序也是:听~说~读~写。

人类新生儿先是学习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最早学会说的是妈妈,爸爸或者是papa,至于爷爷奶奶比较难一些,他能听懂了,发音难,晚一些才能表达,然后再是:父亲?更难了。因为f这个音是后面才学习获得,当然也有不去获得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汉人的祖先是不用f音的,因为f音不是从来就有的。当他们从中原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时候,很好的保留了祖先的语言,比如闽南语,客家话,广东白话……所以,我们认为的福建,其实是胡建,我们认为广州番fan禺区,实际念pan。而北方地区因为历代的外族入侵,契单,蒙古,女真,不断的融合,从东北到四川,几乎整个北方地区,至少大家能彼此交流,问题不大。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历史,有其规律。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交流,哑巴英语却是为了考试而存在。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我们的孩子先学会了听,然后才是慢慢会说,从简单到复杂。再然后:读,这个更难,尤其是我们汉语,一般孩子到了启蒙教育,才开始练习读,象形文字怎么读?我们用新华字典,也是用拼音,孩子学会了有限的拼音字母和规则,看拼音就会读,我们很多路标在汉字下面注了拼音,其实老外看不懂,国人也没兴趣看,只是就给文盲和小朋友辨识。

我们的邻国韩国,越南他们放弃了祖祖辈辈使用的汉字,开始搞拼音文字。很快的提高识字效率,大面积消灭了文盲,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可是,一个名字崔升东,如果用拼音出现,请问,他是生在冬天,取名冬生?还是生在早上,旭日东升的东升?搞不清,所以,身份证还必须用汉字备注,尴尬了。年轻一代也不认识汉字。转换成拼音文字的负面影响很大,也怪汉语的学习难度系数太大,他们也没办法。

然而我们用的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却在吐槽英语这种拼音文字太难学?这个事情本身就不正常,是不是我们学习方式搞错了?

人类学习语言的次序,几万年来都是先听说,再读写。我们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拍脑袋决策:先背单词吧,于是,对于我们来说,写,是最早会的,至于读,不好意思,读不准。说更不行了,听力考试?地狱级难度。甚至,我们创造性的把英语搞成了汉语来说: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英语地区人民表示听不懂。我们已经会写,也学会了读,但是不会说,那么,不好意思,只能把英语拿来作为汉语去用。有点乱。

最后,我们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能不能给我们的孩子们减轻负担?现在有很多的声音认为:英语学习十几年,实际也没学到多少,后面也没有什么用,英语不要参与高考。我想是不是一开始方向就错了?不是英语不重要,毕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用语言,而是我们真的需要花十几年去学习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客家话   英语   中原地区   女真   北方地区   拼音文字   汉字   汉语   教育工作者   次序   拼音   规律   人类   语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