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视频中,一个妈妈正在满脸泪痕的诉说着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妈妈会承认自己毁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件多让人痛心的事情: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把自己的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们都想要给孩子最好、最多的爱,这个妈妈觉得爱女儿,就要替她做每一个决定,监视她的全部举动,甚至干预她的每一次感情生活。沉浸于自我感动之中,觉得这样才是负责。

她给的爱太令人窒息,年幼的孩子无法反抗,只是经年累月的情绪累积,让孩子只想逃离她。

离开家后,女儿在学校谈了恋爱,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打翻了母女之间的平衡,她彻底疯了……

她疯狂的阻止,想要拆散他们,只是因为她觉得他俩在一起没有好结果。

只是,体验过自由的女儿,这次不愿再听她的安排,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勇往直前,就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但是对父母来说,孩子的任何一次“不听话”都足以戳伤他们的脆弱的心。

他们用言语冷嘲热讽、用道德进行绑架,逼迫着孩子成为那个听话的好孩子。

这些强迫性的命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了越捆越紧的枷锁。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像这样控制孩子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最后能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个体的却很少。

一、

《小欢喜》中宋倩是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所以宋英子在她的高压下,战战兢兢,活得小心翼翼,一言一行都要看妈妈眼色行事,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装着努力学习、聪明懂事、远离爸爸,只为妈妈开心!

可是自己呢?开心了么?没有!

自己喜欢的乐高玩具,只能偷偷放在方一凡的家里,只能偷偷逃课去爸爸给自己搭建的的“航天城堡”里,把妈妈给自己炖的燕窝拿给后妈吃……

结果,乔英子终于被逼的抑郁了,在想跳河轻生的时候才敢对妈妈说出:“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倩和前夫离婚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想着为孩子好,逼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到最好,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生活。

自以为的牺牲,对孩子来说却是不可承受的压力。

如果没有做到,那么就对孩子哭诉:

“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

“我放弃了自己的前途,你这样对得起我吗?”

“我以后就靠你了,你忍心吗?”

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用这些来压迫孩子就范,最后,孩子用抑郁症才能换来理解。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说,子女最怕的就是父母的眼泪,在这样的亲情压力之下,父母成了最容易伤害到孩子的那个人。

孩子要是选择反抗,就要背负不孝的罪名;要是选择接受,就践踏了自己的人生。

自己是不是控制型的父母,请自查


控制型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自以为给孩子的是爱,其实都是伤害!

控制型的父母大多有一个被控制的童年,认知被束缚,认为爱就是控制,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付出。

他们害怕亲密关系的分离,吧分离看做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顾及客观规律。

为了不继续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们请自查一下,自己是否就是那个控制欲强而不自知的父母:

1、常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很多家长在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时,都会苦口婆心的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简直是万能的。

你的选择错了我阻拦你,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的选择是对的我还是阻拦了你,我都是为了你好,我难道错了吗?

常说这句话的家长们,请多想想你自己说这句话的原因吧,你是不是把你自己认为的好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好的方法是,面对孩子可能做错的一件事,把事情好坏的结果告诉他,不管什么结果都让孩子自己承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孩子犯错,试错也是一种成长。

2、我觉得你吃饱了,才是饱:

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在喂孩子吃饭的时候,若是孩子吃了一半就说吃饱了,他们会说:“你没吃饱,吃完才算吃饱。”

你要是在旁边阻拦,他们会说:“他上次吃了这么大一满碗呢!这次才吃这么点,哪里就饱了。”

在有些家长那里,孩子吃饱没有自己说了不算,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权。

难道孩子的饱和饥不是自己最清楚吗?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是家长真的不放心孩子没吃饱故意说吃饱了,那么就告诉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吃饱了就是吃饱了,哪怕还有饭也不要硬塞;没吃饱可以再盛饭。

从小在孩子能独立做主的地方将权利还给他,他长大了才能接住更大的权利。

3、不准哭!

很多人看到小孩哭都会心烦,就会很生气的对孩子说:“不准哭,憋回去。”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年人的哭泣次数特别少,每次都是极度委屈时,那时的人会特别需要有人来安慰。

但是孩子哭泣时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需要有人安慰,可是家长却看不得孩子哭泣。

因为在家长的心底里,觉得哭泣是一种坏的情绪,他们不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情绪,这也是一种控制。

钧妈总结

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因为另一半的不成器,所以将希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

有的是自己本身是个强势的人,习惯了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的是被原生家庭影响,觉得爱就是控制;

......

但是所有的控制,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当我们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时,就不会想到要去尊重他;不尊重他,就不会想到在意他是否愿意被控制。

毕竟我们无法用这些控制孩子的方法,去控制其他人。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关于家长的控制欲,能写的真的有很多很多,在知乎或者各个论坛,也能看到很多人从小被父母控制,现在长大了想要摆脱控制的故事。

钧妈今天先写到这里,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留言区跟钧妈一起讨论,钧妈会根据情况再来写一下这些情况。

为了孩子好,她把女儿逼成了精神分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女儿   孩子   都会   精神分裂   有的是   个体   情绪   你好   身上   家长   独立   事情   父母   妈妈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