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夜幕降临,一只住在绿色房子里的小兔子在床上辗转反侧,郑重地跟房间里的每一样东西道晚安,然后酣然入睡……这就是《晚安,月亮》这本童书所讲述的内容。虽然情节简单,却充满了温馨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将自己化身为故事里的小兔子。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有意思的童书吧,为什么它会被无数家长奉为“哄睡神器”呢?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一、绘本创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克雷门·赫德双剑合璧之作

绘本的文字作者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曾四次获得凯迪克大奖,儿童文学先驱,一生创作童书100余本。她一直努力站在孩子们听故事的角度来写故事,因此,写出来的故事都特别地有代入感,被誉为“极具创造力的天才”。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绘本插画作者是克雷门·赫德,美国图画书界先驱性人物,“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著名插画家。

另一本著名的童书《逃家小兔》就是由两个人强强联手合作完成的。

1945年,玛格丽特写好《晚安,月亮》的初稿时就认定了要由克雷门来做插画师,当时克雷门还在服役,归期不定,玛格丽特专门等待克雷门从战场服役归来。

果然,克雷门不负所托,从二战战场归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令人满意的《晚安,月亮》的插画创作。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克雷门·赫德

也正如玛格丽特的创作初衷,《晚安,月亮》成了一本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书

虽然这本书在刚刚问世的时候表现平平,但是在玛格丽特去世八年之后,随着第一批读者都长大成为了爸爸妈妈,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这本对自己的童年意义非凡的睡前读物翻出来,读给自己的孩子听,经典以这样的方式得以延续,《晚安,月亮》也因此渐渐流行起来。

此后,《晚安,月亮》殊荣不断:


二、绘本赏析:一本有“魔力”的睡前故事书

之所以被奉为“哄睡神器”,是因为很多孩子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把自己想象成小兔子,跟随着小兔子的节奏,不知不觉地进入那个静谧的世界。

那么,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呢?

1、如诗的语言:文字的应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尽管书中的文字并不多,但是仔细读下来却句句优美,浑然天成,宛若一首小诗。

一个妈妈这样评价:押韵的句子孩子都喜欢,读着读着孩子就睡着了。

我们来一起感觉一下吧:

晚安,房间

晚安,月亮

晚安,跳过月亮的母牛

晚安,灯光还有红气球

……

你听,不断重复的韵律感,美到可以让时间静止,更是美到让人沉醉其中!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2、渐变的色彩:通过色彩与光影的配合映射心理活动

全书没有任何的渐变色,主色调是大红与大绿,造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

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小兔子临睡前的内心由不安变得逐渐平静的过程:

夜幕降临之时,大片明亮鲜艳红绿对比,隐喻出小兔子内心的不安与不舍。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而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小兔子跟房间里的熟悉物品一个个地道晚安,内心的不安感逐渐被驱散,情绪得到安抚,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房间里灯光逐渐变暗,红绿对比强度也渐渐下降,夜色缓缓变暗,整个画面越来越安静了。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所以,整个绘本的色彩运用,也真实再现了孩子们睡前的心理状态,让人很容易就有宛如其中的感觉。

3、细节的巧思:画中有画,让你宛如身临其境

如果你仔细去观察每一幅画面、每一样物品,你会发现,作者的安排都是别有用心的,并不是随意画出来的。

关于安全感的刻画:猫和老鼠共处一室却相安无事;壁炉里的火暖和地烧着,火焰宛若一张笑脸;桌上放着的是满满的米糊,这说明了小兔子是带着饱腹的满足入睡的……

关于整体与局部的刻画:我们可以发现,整本书的场景只有一个,那就是小兔子的房间。内页黑白与全彩的交替出现:每一个彩色页是小兔子的房间,接下来的黑白页都是具体事物。

比如跳过月亮的母牛、三只坐着的熊来自墙上的画;台灯、老奶奶是房间里的一部分……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把小房间里的所有物品都逐一放大起来看。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关于动态的刻画:整本书的画面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流水一般缓缓流动的。

比如,在书本的每一页都有一只小老鼠,但是它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孩子们可以边听故事玩找老鼠的游戏;

月亮从出现以后就是慢慢上升的,最后高高挂在窗外……

房间里的钟是从七点开始,一直到八点十分……

房间里的老太太、毛线、织物和猫,他们在书中演了一个小故事:小猫在玩毛线球,把毛线球弄得乱脏脏,老奶奶把毛线球被重新卷起,两只猫睡着的小故事……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动态的光影

三、绘本带来的成长奥妙——仪式感的魔力

整个绘本描绘的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晚安仪式,小兔子在睡觉前跟熟悉的一切一一道晚安。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婴幼儿会害怕黑暗、分离、孤单,以及一切未知的事物

另外,皮亚杰也指出,幼儿时期的孩子会有一种“泛灵心理”,即把所有的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

在孩子的世界里,每一样看到过的东西都会和自己产生联接,一旦睡觉,也就意味着要和熟悉的人和物暂时告别,心中自然会有一些不安和不舍。

但是,倘若把这些物品都一一说出来,就等于重新拥有了一种掌控感和安全感,焦灼不安的内心就可以得到抚平,孩子们就可以在父母温柔的“晚安”里沉沉睡去。

这就是睡前仪式感的魔力,而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需要更多仪式感的存在。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孩子的成长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常常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事实上,不仅是生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需要一些适当的“仪式感”:这些仪式感小至每天的睡眠仪式,大至孩子人生路上每一次开启的新阶段。

因为真诚的仪式感可以浸润孩子的心灵唤醒孩子心底里最美好的部分,让孩子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温暖又有力量。

仪式感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注重仪式感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更自信、更幸福,也更有爱的能力。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仪式感,让孩子拥有感受爱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心锚效应,即人的内心某一心情与某一行为或表情产生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通俗的说,就是链接一些特殊的事物或现象与某种情绪状态之间的仪式。

我的闺蜜小秦和老公从谈恋爱那会就特别注重仪式感,每一个特别的日子都会给对方精心给对方准备礼物。

直到结婚生了女儿以后,两人还是从不避讳在女儿面前表达爱意:比如每天睡前会习惯性地拥抱一下,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对方带礼物,每一天老公都会为她准备早餐……十年如一日。

这些充满爱的举动也触动了女儿的心锚,在耳濡目染之下,小小年纪的她自然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相亲相爱,不仅幸福感满满,而且特别有安全感,也特别会表达爱。

比如,刚入园的时候,才3周岁的小姑娘就表现出了她的与众不同,不仅不哭,还会像模像样地安慰那些哭哭啼啼的小朋友:

“你妈妈是很爱你的,她只是有事情要忙,你别哭哟。”

“我抱抱你,你就不伤心了。”

连老师们看了都表示服气!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仪式感,让亲子关系坚不可破

从呱呱坠地那刻起,到会翻身、会坐、会爬、能独站、迈开人生第一步、断奶、脱纸尿裤、开口说话、每年的生日……

在人生最初的三年,孩子在以可见的速度在飞速成长,迈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

仪式感,是父母对孩子每一个阶段的纪念,对孩子开启新的人生历程的美好祝福,是孩子漫漫人生路的一个又一个印记,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个又一个联结的关键点

有仪式感的家庭,亲子关系从来不会是个问题。

素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就是一位十分注重仪式感的女性。

每年老公生日的那天,她总是会抽空给老公手写一封信,到今年已经坚持了整整7年。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今年的书信,在生日那天如约而至,在信中,她说:第七年,应该是夫妻非常熟悉的年岁,于我却依然像第一次给你书信,心情忐忑饱满。

这位年过半百的不老少女,用行动告诉我们,好的感情就是这样“作”出来的。因为真诚的仪式感让我们感受到爱与被爱,建立了彼此之间坚不可破的信任感,就算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我们也不用担心亲密不再。

仪式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前阵子有一位4岁的小朋友在网上火了。

一个下雨天,妈妈接4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女儿在路上看到一只蜗牛,于是就坚持蹲在地上给蜗牛打伞,并且对蜗牛说:“小蜗牛,我给你打伞,你听到了吗?”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小朋友生怕蜗牛被雨淋到,整整给蜗牛打了30分钟的伞,直到蜗牛慢悠悠地回到草丛中。

后来,小姑娘告诉妈妈,因为蜗牛的爸爸妈妈没有来接它,她觉得蜗牛很可怜,就想陪陪小蜗牛。

人人都称赞小朋友的善良,但是我却觉得,孩子的妈妈愿意花上半小时的时间,在雨中陪着小朋友去温暖守候一只“根本不怕雨淋”的小蜗牛,去做一件“孩子气的事”,只为了保护孩子善良的天性,这个小小的举动更值得我们的肯定与效仿。

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举动,却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说:当人们某种行为,从他人那里得到愉快的结果时,这种结果会反过来,成为推进人们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我相信这次的小小仪式感,孩子从中得到的充分正面的肯定,一定能在孩子的心中播撒下一颗积极的种子,让这种正能量在心里生根发芽,并反馈于往后余生的点点滴滴。

愿我们都可以积极地建立和维护这样的仪式感,莫让生活的琐碎打破了内心的柔软感。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如何给孩子建立仪式感?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所以,仪式感,不是简简单单地做个表面工作,而是要用心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每一件普通的事情,标注背后不平凡的内涵,赋予新的意义。

简单来说,仪式感是以形式寄托感情,也就是说,仪式感背后的精神价值,远远比表面更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建立仪式感呢?

仪式感的关键词一:真诚

教育的仪式感从来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你用心、你庄重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的仪式感,才可以融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建立爱与被爱的能力。

首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员,从孩子有语言表达能力开始,就应该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拥有表决权:特别是一些关于孩子利益的事,比如你们准备要二胎了,当你们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试着问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其次,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轻易给孩子做承诺,当你做了承诺,就一定要做到,因为你给的承诺孩子会比你记得更清楚。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仪式感的关键词二:细节

教育的仪式感不需要你花太多的金钱,而是融入在细节里,深藏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所谓的仪式感其实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小事。

再忙也不会忘记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日,并准备礼物,这一课叫爱。

每天都会衣着整洁地出门,即使倒个垃圾也不允许邋里邋遢,这一课叫仪态。

开口前先说一声“您好”,这一课叫尊重。

保持自己的一个好习惯,并坚持下去,这一课叫持之以恒。

每年给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它,这一课叫责任。

《晚安,月亮》:简单的故事背后,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成长奥妙

最后,回到我们的绘本里,每天睡觉前互道晚安,这是什么?

我认为,这一课叫心安:心安于我们又结束了快乐的一天,心安于明天还会是美好的一天。

我们透过这种心安,感知社会,感知生活,感知人生

仪式感这件小事,很多时候,表现的是我们的态度,映射的是我们的人生。

愿我们对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心怀敬畏之心,能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月亮   布朗   图画书   都会   心安   美国   毛线   奥妙   蜗牛   小朋友   仪式   不安   内心   妈妈   简单   孩子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