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体验,价值源泉

朋友问我:那么多顾问,你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我说:积极思维,效率导师。

积极思维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他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

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其著作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创造力》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流》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有一本书《心流-发现最优体验》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专注力"。同时一直在实践,发现这套理论真能指导我的工作与生活。

任何动物最大的区别是记忆可倍增可以复盘推演的认知力。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持续专注一件事上的能力。认知力和专注力推动人类走出原始、走过农耕文明、加速度前进,迈向科技文明。客观来讲,效率致胜。

企业也是。比如华为,永不涉足电信运营,甚至拿了很多面朝大海的好地,依然只是为员工谋福利。

回到主题,《心流-发现最优体验》:在工作中如何产生心流?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心流,再说如何做。

"心流是什么"会有点晦涩、枯燥,但非常重要。

心流: 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忘我感。

注意力:使意识中的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征。正如《小王子》所说"也许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

意识:必须依次聚焦于不同的事物。意识是工作记忆的慢系统,每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思考,快与慢》

熵: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在自然过程中,熵永远不会减小,只会一直增大。熵就像人的衰老一样,每一毫秒都在持续发生。

大家看到这,肯定有点迷糊了。下面开始用人话版解释。

用作者米哈理的话说,心流体验是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个点后获得的乐趣。心流是对抗精神熵的武器。

用古诗词说就是,弱水三千,可我专注,只取一瓢。

用流行语说就是,这世界那么嘈杂,我只想保护你。

用成语说就是,闹中取静。

用我个人的话说就是,心流本质上是一种抗干扰的能力。

心流对抗的不是自我,而是奔流不息的讯息。

这是一场保卫自我意识的战斗,心流的体验是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总的来说,要想获得心流的最优体验,你首先必须学会舍弃一些外在体验。

看到这,我相信你已经了解了"心流"是什么。(如果我没说清,还可以再私聊)

那么为什么心流如此重要呢?

刚才也提到了,心流是对抗精神熵的最佳武器。

每当信息出现,就会有精神熵出现,自我解体,失去顺序。

而有了心流体验,就能让自我越来越强壮复杂,自我秩序感越来越强。

你能在心流体验中获得控制感,发展出真正的自信。

那么在工作如何抵达心流体验呢?

一、你必须对工作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工作它不是奴役,而是抵达心流的最佳方法之一。工作具备心流的必要条件, "明确目标"、"即时反馈"、"匹配难度"。

二、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可行可衡量的子目标;目标是与能力匹配的。

三、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给自己反馈。反馈要及时。

四、全身心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要有清晰的做事规则,这些规则可以是前人的经验,团队的要求,也可以是自己的总结。

五、刻意培养提升注意力所需的技巧;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自我激励、团队互助也是。

六、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

要在工作中发现一个个"挑战",也就是像游戏的通关一样。

什么东西曾经拯救了你,你就用这样东西来拯救世界。举我的例子,大家就懂如何使用这套方法。

我们社会、我们团队,我一样的个体必须遵循的法则——优胜劣汰。效率就是这个法则的唯一尺度。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小步快跑,迅速迭代。以前我在工作中,都是闷头于高效聚焦目标、开有效的会议,提升流程实效等。后来,发现了这本书,让我的工作有了理论基础和系统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流体   源泉   注意力   心理学   专注   事物   效率   区别   反馈   意识   团队   自我   目标   理论   价值   发现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