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如同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人作为社会动物,也总会遇见各种“强者”,在对比中,在被社会评价中,遇到各种纠结、困难、压力、不如意、被误解,甚至退缩、失败。


这样的感受,成年人会有,孩子也会有。

可能是作业没写完被老师批评,

可能是快考试了担心考不好,

可能是其他同学光环太亮,太过刺眼而失去自信的能量,

可能是作业实在太多,不写会担心挨揍,

可能是自己力气不够,常常被壮孩子欺负,

……


反正不会事事儿顺心,总有磕磕绊绊。就连儿童文学故事里的角色也是如此,比如《绿野仙踪》里的角色:稻草人,没有头脑没有智慧;铁皮人,没有心脏不能爱人;大老虎,没有胆量怕东怕西。


可是真是这样么,难道遇到这些事情就没有不着痕迹的解决或者过度么?


2019年夏天的自然戏剧营结束,樱桃舰长在带领孩子学习《绿野仙踪》这个故事,一个孩子告诉樱桃舰长说“只有走出去,多遇一些事情,多解决一些事情,才能成长”,多么简单又震撼得领悟,孩子在戏剧当中获取了智慧与心灵的力量,他的反脆弱性得到了提升。反脆弱性,指的不是坚强,而是一种与生活抗争的勇气和能力,就像九头蛇,砍掉一个头,会再长出两个头来。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樱桃舰长在带领孩子学习《绿野仙踪》的故事)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戏剧课堂,课堂结束,我思考了我曾经的工作生活经历,有开心的记忆,也有想忘掉却难以忘怀的挫折与委屈,但当戏剧课堂结束才反思到那些难以忘掉的过往其实是在帮助积攒面对生活的勇气与能量,这么一想,才发觉是这些曾经的挫折提升了面对生活的韧劲,反脆弱性在戏剧体验中得到了提升。


在戏剧课堂里,我们以绘本《卡夫卡变虫记》为蓝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戏剧活动。


选择几幅图分享一下变虫记的故事梗概: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绘本封面)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妈妈老嫌卡夫卡烦人,终于有一天卡夫卡早上起床发现自己真变成了一只大虫子)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大家都不理卡夫卡,妹妹还嘲笑哥哥昨天的愿望还是当宇航员呢,结果怎么改成了大甲虫)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白天上学同学也大都没有发现卡夫卡变成了虫子,回家卡夫卡就吊在了天花板上)


戏剧课堂里,戏剧老师对大家进行了入戏保护,引导我们通过不断地入戏、出戏、静像表演故事场景等好玩的方式,不断地反思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立场、处境,以及为什么大宝变成了大甲虫,为什么妈妈看不见大宝变成了大甲虫……我们用了多组静像,来情景再现故事里的一家人,并时而入戏身临其境扮演故事角色,同理角色心理;时而出戏审视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冲突与张力,分析他们各自的立场、观点与想法。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戏剧课堂现场)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大宝头上长出触角,妈妈不理,依然抱着妹妹,跟一旁的猫咪对视,我扮演猫咪)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我扮演妹妹,发现哥哥变成大甲虫趴在天花板上,妈妈护着我,爸爸在辨认)


尽管整个课堂,我有的时候没有入戏,有的时候又没有出戏,但非常享受在虚拟和现实中的思维碰撞。最后我们在戏剧故事里告诉妈妈,她的孩子为什么变成了大甲虫,她为什么看不见,以及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变回人去。


戏剧老师说:保持在戏剧角色中,一开始带着感受去思考去沉浸戏剧,后来带着感受去思考去连接自己。


我们会想到故事里妈妈和大宝的关系有可能也发生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爱和看见与被看见存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卡夫卡的故事里学来的感受与理解,可以指导我们在其他关系上的处理,可以增强在一些事情上的反脆弱性。


那这个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也就是说教育戏剧是如何让人提高参与者的反脆弱性,生发内在力量的呢?


在戏剧课堂之后,我认真反思了这个事情,这个反脆弱性的提高,主要在于教育戏剧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教育戏剧的叙事性思维;一个是教育戏剧保护性的呈现结构,即搭建框架--接入戏剧事件--建立连接--承担任务。


先来看看教育戏剧的叙事性思维,什么是叙事性思维呢?


简单来说,叙事性就是不讲逻辑,讲故事。平日里大家都太讲逻辑了,希望孩子也有非常清晰的一套逻辑一套流程,但叙事性更容易沟通,让人舒服。当然逻辑思维没有错儿,我们都需要有逻辑思维,但对孩子来说,叙事性思维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听明白,且叙事性沟通更容易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举个例子,就能大概明白这两者区别,拿自我介绍来说:


逻辑性自我介绍:我叫什么什么,我是几年级的,我爱好什么什么……这就是逻辑性的;


叙事性自我介绍:我养了一条小狗,它非常可爱,瞌睡贼多,睡觉还打呼噜,我叫它天天向上,想让它少点瞌睡多陪我玩,妈妈看我天天粘着它,就喊我“好好学习”……这样的介绍才叫做叙事性介绍。


再来看看教育戏剧保护性的呈现结构,即搭建框架--接入戏剧事件--建立连接--承担任务。


首先,搭建了一个虚拟空间——戏剧老师在原有的故事框架之下,嫁接了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大家还非常开心地做了各种活动建设;


接着,创建了戏剧事件——在虚拟的空间框架里,安插一个故事事件,让事件奇迹般地接入参与者自己的故事当中,在这样的戏剧事件里,参与者可以安全地在故事里去感受角色的立场与思想;


然后,建立个人连接——在戏剧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参与者会带入自己的人生感悟,会回忆和投射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并建立自己和角色之间的情感连接;


最后,戏剧角色承担任务——在戏剧事件进程当中,参与者们思考怎么样从虫变成人,在解决这个问题当中提高对事情的感知力分析力,从而增强遇到各种不如意的反脆弱性。


回到我们的《绿野仙踪》,稻草人,没有头脑就真得没有智慧么?铁皮人,没有心脏就真的不能爱人么?大老虎,没有胆量就真的什么都害怕么?我们又会从这样的故事里收获什么样的能量与启发呢?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邀请大家暑期跟我们一起沉浸其中,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山林戏剧,在叙事性的教育戏剧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转换,在戏剧事件当中建立个人连接,通过体验不同的角色,思考其中奥义,丰富自己的人生理解,增强自我的反脆弱性,从而生发由内而外的坚韧。

请您和孩子一起来我们的吉林松花湖亲子戏剧营,哪怕是仅仅在戏剧游戏里,回忆一下当年跟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

把小椅子排成火车,呜呜呜地开起来,一站一站先下人再接乘客……

把小汽车排成车队,在“停车场”待命……

抱上洋娃娃,给她喂奶喝水哄她睡觉……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孩子们经常会自己主动发起上边我们说到的这些虚构性游戏,并随时中断游戏,进行规则制定,之后再次投入游戏进行角色扮演。欢迎孩子来吉林单飞戏剧营,在美丽的山林里制定规则,角色扮演别样的《绿野仙踪》,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反脆弱性。


为什么戏剧会带给孩子由心而生的力量?




营地招募中


西安人文单飞营 | 始皇帝在孩子心中会是什么样呢?


贵州天眼单飞营 I 孩子眼中的外星人会生活在哪呢?


松花湖单飞戏剧营 | 湖光山色里的绿野仙踪


松花湖亲子戏剧营 | 重新发现自我和孩子的戏剧之旅


盛世敦煌单飞营 | 邀你参加,一场沙漠星空下的脱口秀演出


敦煌艺术亲子营 | 每个人,这辈子,都该去一次敦煌


莱阳恐龙探秘营 I 这个暑期,让孩子独立踏上小小古生物学家之旅


河南郑州单飞营 I 「文字溯源」,用汉字解读中国


腾冲地质单飞营 | 做一名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旅行勘探家~


腾冲地质亲子营 | 跟随徐霞客,以山水之名探寻腾冲的奥秘


童行&听松 | 端午亲子营:清西陵寻龙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腾冲   绿野仙踪   戏剧   敦煌   孩子   舰长   甲虫   参与者   亲子   课堂   角色   事情   力量   妈妈   事件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