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Jimmy's Note


吉米老师前言:有远见的父母从来不会回避与孩子“谈钱”,好的金钱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谈钱"要趁早

本文由英语口语(ID:kouyu8)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授权。


最近,演员黄奕曝光了一段和女儿的对话视频,圈了一众家长粉。


黄奕7岁的女儿铛铛提出想买瑞士军刀,并且是买两把。黄奕问铛铛为什么要买两把,铛铛给出的回答是:其他小朋友都有。


黄奕立刻严肃地对铛铛说,买东西是自己需要才买,我觉得你没有这个需求,人家的东西和你没有关系。


不但严词拒绝了攀比式购物需求,黄奕还向女儿发问:“为什么人家有,你就一定要呢?你是自己赚钱了,还是自己努力了?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黄奕的这一番话虽然在言辞上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可话里话外都蕴含着育儿的智慧——尽早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消费观。Cultivate a proper outlook on money, values and consumption in your children as early as possible.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对于孩子花钱这件事都很大方,却没有及时教孩子正确对待金钱,甚至酿成了让人触目惊心的惨剧。


就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一个15岁的少年因为偷了家里的现金,被父亲训斥之后怀恨在心。居然在晚上父亲睡着以后,残忍地杀害了父亲!还将父亲的尸体搬进车尾箱运走,随后潜逃。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就震惊了!小小年纪,居然因为一点零花钱就泯灭了人性,酿成如此惨剧。由此可见,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有多么重要!


美国教育学家默克尔曾说过: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Money education is a necessary part of life and is the focus of a child's education, just as money is the focus of a family."


今天你不教育孩子认识金钱,明天孩子就被金钱教育。


谈钱,就是给孩子金钱观教育,让孩子对金钱产生概念,明白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价值,它应该用在什么地方。


同时,关于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金钱观教育,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1

幼儿时期:在情境中学会用钱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to use money in context.


教育学家尹建莉在提及金钱观的时候,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观点:


“最重要的理财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用1元钱赚到10元钱,而是让他们知道,钱的本质是什么,钱在生活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我们对钱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在这一点上,霍思燕就做得很好。


在《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让4岁的嗯哼帮自己去买咖啡。买咖啡的时候嗯哼从罐子里拿了一块饼干,店员把盘子递给了嗯哼盛饼干。


回来以后,霍思燕问嗯哼饼干付钱了吗。嗯哼说这个不用付钱。


霍思燕先是温柔地说你忘记付钱了,然后耐心地教育嗯哼不可以白拿别人的东西,坚持让嗯哼去问饼干的价格,把钱补上。最后叮嘱嗯哼以后给完钱可以问问对方有没有找钱。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在综艺节目中,很多小朋友独自去买东西的时候,都会有店员主动送。霍思燕考虑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循循善诱教嗯哼正确认识金钱,以及如何使用钱。


同时还会顾及到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下次要注意哦。”这样就避免了孩子对不熟练的事情产生抵触。


在嗯哼给饼干付完钱回来以后,霍思燕又趁热打铁教嗯哼认识纸币的面额。很显然这不是第一次了。


在很多小朋友还对钱懵懵懂懂的时候,嗯哼已经可以很轻松地分清1元、5元、10元的纸币了。


有了对钱最基础的认识,知道如何花钱同样也很重要。


就像《忍住!别插手》中“正确的金钱观”部分说的那样:


金钱教育,不是让孩子形成金钱至上的金钱观,而是要让孩子善于使用金钱,合理支配金钱。


在很多亲子节目里,都会设置让小朋友独自去超市购物的环节,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首先给孩子一份购物清单,让孩子心里对要买的东西有一个目标。


超市的东西琳琅满目,除了清单上的必需品,还会有很多孩子平常喜欢的东西。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否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根据目标购买物品。


如果最后钱不够,还要对购物车里的物品做出取舍。


在《我们长大了》中,独自去超市的大毛二毛因为买了喜欢的奇趣蛋,剩下的零钱不够买妈妈交代的红肠了。沉默几秒后,二毛率先提出把奇趣蛋退掉的建议。


在经过短暂的考虑后,大毛同意了。退还的时候还说了一句:“等我长大赚钱了再来买。”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让人在屏幕前不禁感叹,才刚刚3岁的孩子也太懂事了!


学龄前儿童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光是讲道理或是灌输知识可能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在情境中切身体会,则会让孩子印象更为深刻。


独自去超市就是一个形象又具体的消费情境课堂。能够让孩子学会在购物前思考,分清“需要的东西”和“想要的东西”,也为孩子的消费观建立了雏形。


2

进入青春期: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Entering adolescence:

only buy the right one, not the expensive one.


许多孩子进入青春期,接触的事物更多了,再加上受身边的同学朋友影响,渐渐开始有了超出日常生活需求的购物欲。


在参加《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时,小S有一段和女儿艾莉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艾莉想买一件潮牌外套,征求小S的意见,小S只看了一眼就拒绝了。因为她给女儿设定的消费标准是,不能买超过1000元的衣服。


同时,小S也向女儿解释了理由:


你现在才13岁,不要养成从小花大钱的习惯。而且你还会持续长高,不需要买那么贵的衣服,适合自己的气质才是最重要的。等以后长高了,衣服穿不了了可以捐出去。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同样,当许老三买了一条2000多台币的项链时,也被小S批评太奢侈了!


她问女儿,你买了这条项链以后,人生发生改变了吗?是变得更美了,还是更受欢迎了?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什么都没有改变,那么这个东西对于你来说,就超出了你的需要,是没有必要的。


《温暖的孩子》一书曾指出,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会寻求更多的自主权,家长需要监督孩子并设定限度。


消费的限度就是一种直观的硬性标准。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也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在执行限度的同时,还要给出能够让孩子理解和接受的理由。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中也提到过:


一个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是由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事情及他所学到的思考模式决定的。


所以在消费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自身的消费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Therefore, du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of Forma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 parents' consumption habits have a huge impact on their children.


一直坚持让孩子节俭消费的小S,无疑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妈妈。


身为艺人,一个包包可以用十几年,用到被大家调侃能不能换一个。小S也只是笑笑说:“还能用为什么要换?”


虽然在消费上稍显严苛,但小S从来不吝啬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她很重视孩子的舞蹈、钢琴、运动等方面的培养,还会带孩子出去旅行看世界,一起做公益,非常注重精神性消费。


小S不给孩子们零花钱,但是每次考试得了高分,比赛获了奖家里人都会给奖励,所以孩子们都会自己存钱,这才是她们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零花钱。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正如《正面管教》一书所说, “零花钱是个很好的教育工具”。


当孩子逐渐长大,以及想要一些比较贵的东西时,应该让他们攒一些钱。孩子花费自己的钱去买东西时,会更加负责、更加珍惜。


3

成年之后:底线之上,越自由越自觉

After adulthood:

above the bottom line,

the freer you are, the more conscious you are.


当孩子成年后,心智趋于成熟,消费观也基本稳定,就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消费自由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除了日常的衣食日用以外,还涉及人际交往和娱乐等多种类型的消费。所以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家长都会增加消费支持。


但是基本的原则底线一定要坚持,比如不能违反法律,违背道德,或是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去消费。


关晓彤的妈妈在采访中提到过,女儿长大以后开始对一些品牌有了需求,一般她想要的东西都会满足。


但是买的时候会教育女儿,现在条件允许,你可以去买,不过这些东西不是最重要的。同时,道德品质必须把好关。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在这个阶段中,还在给孩子生活费的家长,可以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让孩子做出消费衡量。


不用打肿脸充胖子让孩子随便花,也不用过度哭穷,这两种极端的方式都会让孩子对金钱更加敏感。


经常跟孩子哭穷的家庭,常常会让孩子过度地省钱,压抑自己哪怕是正常的消费需求,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说过,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If a child grows up thinking of himself as a "poor person", she will be a "poor person"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


而过度在意金钱,也就是俗称的“掉进钱眼里”,也很容易影响人的思维,为了钱做出错误的选择。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自己挣零花钱,或是经济独立了,家长只需要引导孩子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消费,具体怎么花应当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关晓彤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虽然从小就自己挣片酬,消费水平也高于大多数同龄人,但她依然是懂得节制的。


虽然经常“买买买”,但是数量多了之后,就会考虑是不是重复了。如果已经有同样功能的东西了,下次就不会再买了。体验过拥有的感觉,会发现拥有1个和拥有100的快感是相似的,由此产生无需多买的自觉。


关晓彤甚至还有未雨绸缪的想法,把自己的钱都存起来,“万一哪天家里落魄了还能拿出来应急”。


黄奕怒斥7岁女儿引争议: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钱


在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很少出现过度放纵自己物欲的情况。


因为基本的原则和理性思维都已经潜移默化,形成固定的观念了。一旦出现突破原则的苗头,就会自己叫停,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4


孩子的未来格局,藏在金钱观教育里

The future pattern of children is hidden

in the education of money concept.


在《我用阅读教育孩子》一书中,美国人把理财教育称为“从 3 岁开始的幸福人生计划”。


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


金钱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一样,“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现在的孩子,往往不缺金钱,缺乏的是正确的金钱观教育。


理财入门经典著作《穷爸爸富爸爸》里,也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有其他人取代你。这个人是谁?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看待金钱,懂得理性思考与合理支配,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遭受虚荣、负债、极端行为的困扰,并且有能力学习如何让财富滋生出更多的财富来。


这才是家长能给予孩子的,真正的开启未来人生道路的金钥匙。


点个“在看”,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都会   大毛   女儿   孩子   零花钱   情境   青春期   饼干   小朋友   金钱   家长   正确   父母   东西   家庭   金钱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