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爱上余老师的诗歌,对于这位15岁的少年来说,是一次意外。自从生病以后,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痛苦的理解:"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我能看到倔强和对活着的渴望,那种在泥淖中不屈不挠、拼命向上的力量,总能让我在痛入极点的时候,找到一丝希望。"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这位趴在窗前,眼神平和的少年叫吴振,来自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如果不是一场疾病,他已经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可品学兼优的他,却在2019年12月被迫辍学,从此与家人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的抗癌路。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吴振

吴振的父亲吴亚雄是个地道的农村汉子,1997年经人介绍与妻子李冯梅相识,1998年二人结婚,次年生下女儿吴倩,2005年才有了吴振。吴亚雄认为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他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2019年冬天,女儿吴倩正在读大三,儿子吴振也被学校选入了九年级的特优班,这让吴亚雄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可老天弄人,学习用功的吴振却在这时遭遇了不幸。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吴亚雄与一双儿女

那一天,放学归来的吴振对妈妈李冯梅说:"我不想上特优班了,最近我特别疲惫,没一点精神,感觉好累,走路都没有劲。上体育课5000米长跑,我以前都是全班前3名,可现在我跑不到1000米就支持不住了,上气不接下气,还流鼻血。"听到儿子这么一说,李冯梅慌了。她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当即就和老师请了假,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吴振

在县人民医院,医生做了初步的诊断后,便建议他们尽快去武汉儿童医院进一步确诊病因。听到这话,李冯梅急了,她立刻回家,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带着吴振坐车前往武汉。2019年12月10日中午,李冯梅刚办完住院手续,医生就下达了病危(病重)通知书。"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血红素只有50,血小板15,中性率仅为0.08,情况严重,请你知晓,并做好心理准备。"事情来得太突然,接过告知书,李冯梅愣了许久,才想起给远在安徽打工的丈夫报信。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刚到武汉儿童医院的吴振

得知儿子的病情后,吴亚雄连夜赶到了武汉,面对憔悴的妻儿,他的心里五味杂陈。12月18日,孩子的诊断结果出来了,吴振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吴亚雄夫妇说,那一刻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不知为何老天要如此对待他们。确诊后,根据医生制定的方案,要先用药物免疫治疗3个月。可不久疫情暴发,出不了门,快递也到不了湖北,他们只能通过病友想办法拿药。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吴振服用的药物

吃药期间,还需要输血和血小板,县医院没有,孩子就只能硬扛。直到武汉解封当天,他们才再次来到了武汉儿童医院。而此时,吴振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只有马上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保住性命。可中华骨髓库,却找不到合适的配型,一家几口,只有吴倩与吴振达到了半相合。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吴振与吴亚雄

然而,摆在吴亚雄夫妇面前的困难,还不仅仅是配型问题,那高达几十万元的移植费用更像是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2012年和2013年吴振的爷爷奶奶分别患病,花去了十几万元,2017年吴亚雄在外地打工不慎从6楼摔落,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却在家里养了两年的伤,后来女儿上大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存款。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吴亚雄

看着儿子每天都在遭受病痛折磨,吴亚雄夫妇决定,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完成孩子的移植。于是他们变卖家产,又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凑齐了孩子入仓的押金。2020年5月底,吴振实在是扛不住了,医生决定用吴倩的干细胞立即准备移植。6月1日,吴振被推进了移植仓,接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术前化疗,6月12日做了干细胞移植。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吴亚雄与吴振

手术很成功,在仓内共计待了40多天后,吴振于7月20日顺利出院。出院后的吴振状态一直很好,近几次的检查各项指标都有下降趋势。可吴亚雄夫妇却依旧整日愁眉苦脸,因为从吴振发病到现在,仅仅10个月的时间,已经花去了60多万元,而这些钱几乎都是借来的。现在,孩子术后巨额的康复费用还毫无着落,这不禁让他们担心起来,生怕治疗跟不上而导致孩子复发或感染。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图为吴振

自从出院后,吴振每天都"喜怒无常",有时候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有时候又会满腹心事。烦躁的时候,他喜欢去读《摇摇晃晃的人间》。吴振说,每个人对"余秀华"的理解都不同,而他认为,在余老师的诗里能够找到一种希望。他不赞同有人评价她过于"狂野","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如果你愿意帮助这个孩子,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监督电话:4009-010-919。

女诗人15岁重症粉丝:只有身处苦难,才能体会那种对光明的渴望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黄梅县   儿童医院   血小板   干细胞   光明   武汉   社会福利   中国   基金会   苦难   慈善   重症   夫妇   公益   粉丝   儿子   女儿   医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