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祖传”的甩锅教育,会使孩子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昨晚带着萌萌姐看到这样一幕,两位老人(不知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男孩子,在使劲地踩井盖。每次去公园散步,都会经过一圈小石头围档的绿化带,很多小孩子都喜欢走石头上。小朋友应该是从小石头上滑倒在井盖上了,所以老人用这种方法安慰他的情绪。

这种“祖传”的甩锅教育,会使孩子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还记得小时候,爷爷跟爸爸也是用这种方法安慰我们的小情绪。有一次摔倒了,看我在哭。老爸说:“让我闺女摔跤了,等会我就把这块地挖了哈,不要哭了”。大概这样的安慰,应该有不少人都有吧。我爷爷传到我爸,还好我不愿意把它传给萌萌姐。

这种找“替罪羊”的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担心做错事会受到惩罚

记得小时候脾气不好,把椅子给摔坏了。等爸妈回来看到摔坏的椅子,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不知道。因为我怕爸妈说我,惩罚我。但是,父母并没有打骂,责备我。

从小到大都没有被爸妈打过,这也是我一直骄傲的事!过后,想想自己把椅子摔坏很不对。于是找个锤子,等它拼好了。很多年,看到那把被我摔坏的椅子,从此后我一直记在心里,努力做好好孩子,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这种“祖传”的甩锅教育,会使孩子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二、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承担

被家长用“甩包”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承担责任,不知道认错。自己明明做错了,总会认为是因为某人,某物导致他没有做到,做好。既然有“替罪物”,他永远也不会认识到是自己的错,更不会去承担责任。

这种“祖传”的甩锅教育,会使孩子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三、家庭中父母的“榜样”

比如:今天爸爸去上班迟到了,他回来说:“今天路上堵车迟到了,害我被领导训”。这样的甩锅的例子很常见。

孩子在家里了犯错,母亲会说是因为爸爸不管导致孩子不听话啥的。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看到眼里。自然会被影响,做错事情也会跟父母一样把责任推给别人。

父母就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面镜子,父母是怎样的,孩子未来就是跟父母一样的性格。所以,有很多人你去观察,性格大都跟父母的脾气一样。

这种“祖传”的甩锅教育,会使孩子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不想孩子长大后成“甩锅侠”,记得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找“替罪羊”。错了就是错了,不管大人孩子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今日话题:作为家长的你,小时候是不是遇到事情家长都帮忙做“甩锅侠”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孩子   替罪羊   井盖   椅子   爷爷   借口   小时候   脾气   石头   情绪   性格   爸爸   家长   事情   父母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