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骗了,“三无家庭”的孩子不建议考公,过来人学姐的话很中肯

文/小姐姐教育日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一直以来,公务员都是毕业生在三四线城市扎根的首选。

毕竟相比较于其他工作,公务员的稳定性、经济收入、社会地位都要高出一筹,因此也被人们称为“铁饭碗”工作,可事实上,这样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却并不是每个人的首选。

换句话来说,公务员其实是有“身份限制”的,对于那些“三无家庭”的孩子们来说,考公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

别被骗了,“三无家庭”的孩子不建议考公,过来人学姐的话很中肯

过来人学姐坦言,“三无家庭”的孩子并不适合考公,背后原因很真实

在不少人看来,考公似乎是一个兜底性工作,可事实上,这份工作却是“有门槛”的,特别是对于考生的家庭更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对于有些家庭的孩子来说,考公就意味着一辈子的衣食无忧,可对于另外一些孩子来说,考公就意味着一辈子要为房贷和孩子上学的问题犯难。

别被骗了,“三无家庭”的孩子不建议考公,过来人学姐的话很中肯

同样都是考公,仅仅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差异,孩子们就面临着天翻地覆的差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就在于家庭环境的差异。

过来人学姐坦言,并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适合考公,“三无家庭”的孩子最好不要考公,考公就意味着一辈子操劳的开始。

所谓的“三无家庭”,就是没有背景、没有高学历,没有报考岗位的工作能力。

这并非是没有道理的信口开河。

别被骗了,“三无家庭”的孩子不建议考公,过来人学姐的话很中肯

对于一个没有背景,没有高学历,没有相应工作能力的人来说,如果选择考公,那就很可能意味着要在基层干一辈子。工作倒是稳定,可是每个月几千元的工资也会稳定下来。

结果就是,房价、良价、菜价通通都在涨,只有你的工资没涨,光是每个月房贷的压力,就足够让你措手不及。

这时候的公务员与其说是你的福气,倒不如说是你“最甜美的负担”。

别被骗了,“三无家庭”的孩子不建议考公,过来人学姐的话很中肯

公务员除了“稳定的工资”对“三无家庭”的孩子来说压力重重之外,还有一些现状,决定了这些家庭的孩子也不适合考公。

公务员这些现状决定“三无家庭”的孩子不适合考公,很真实

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打消了“三无家庭”的孩子向上的积极性

虽然公务员招聘时都是选拔的一等一的好人才,但是其工作内容并不会任由人才才能的显现,公务员体系内的工作都是比较枯燥和高重复性的。

这样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会消耗掉年轻人的耐性,磨掉工作的热情。

最要命的是,长期在一个安乐窝呆久了,向上的积极性也会被打消,或许对于家庭条件富裕的孩子来说,这没什么。可对于“三无家庭”的孩子,这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别被骗了,“三无家庭”的孩子不建议考公,过来人学姐的话很中肯

晋升困难,未来一眼望穿,工资也是一眼看到头

公务员升职有一定的年龄限制,而且晋升比较困难,虽说大部分是按能力提拔,但是在小城市里,想要晋升更需要的是人脉,没有人脉的人,很难在科员的岗位上熬出头。

未来一眼望穿的前提下,就是工资的一眼看到头。可回头想想,自己身上却背负着房贷,孩子的教育费用。

公务员带给“三无家庭”孩子的,除了压力,优势似乎并不明显。

别被骗了,“三无家庭”的孩子不建议考公,过来人学姐的话很中肯


教育寄语

在社会大的就业形势变动下,很多人纷纷将眼光投向了公考,认为只要吃国家的饭才能无后顾之忧,其实完全不必这么悲观,条条大路通罗马,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三无家庭的孩子也是可以报考公务员的,只要自己考虑清楚,就要努力去争取,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过来人   人脉   孩子   家庭   中肯   积极性   坦言   重复性   首选   公务员   工资   适合   压力   稳定   能力   建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