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故事背后的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和阴谋文化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融三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说的是孔子的一个后代,叫做孔融,他三岁的时候,与兄弟们一起吃梨,孔融取了一个小梨,家里的大人就问他,“融融,你咋拿小梨吃呀,为啥不拿个大梨呢?”孔融恭恭敬敬的回答说,“我最小啊,就应该拿小的啊。”三岁的小屁孩,竟然懂得尊敬兄长,亲朋好友都觉得这娃娃不简单,是个奇人,将来肯定不同一般。

孔融让梨|故事背后的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和阴谋文化

兄友弟恭,家和万事兴

这个故事,发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已快东汉末年了,那个时候,三纲五常之类的儒家文化已深入人心,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奉行一套严密的礼制。

家庭财产,当时主要是嫡长子、也就是老大继承,不管老大是否聪明,还是愚笨,是否能干,还是窝囊,只要从娘胎里出来的时间早,那就注定有权有势有钱,而从娘胎里出来的晚的,那就注定要谦卑要退让,永远生活在老大的羽翼下、阴影下。

在这种情况下,老大生来就强势,往往敢冲敢闯敢拼,自带强势文化。

强势文化,是一种拿来文化。就像秦始皇嬴政一样,大手一挥,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所有的都是我的,如果不是我的,就抢过来。

信奉强势文化的人,有冲动欲,有掌控欲。他们不甘居于人下,不论是功名富贵,还是物质财产。他们需要证明自己,实现自我,制定规则,掌控局面,更改规则。

强势文化,造就的是狠人、猛人,是拥有外在武力的,也是拥有内在冲劲的,当然狠人、猛人有时也没有脑子,只是凭着一身力气和血气。

孔融让梨|故事背后的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和阴谋文化

秦王扫六河 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像孔融那样,生出来晚的,地位就不够高,拥有的权利、财产也就不多。当时的制度就是那样,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那样,这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啊!

在这种情况下,老小生来就弱势,往往谦让、谦卑、谦退,自带弱势文化。

弱势文化,是一种对现状不论满不满意,也不争取改变的文化。弱势文化下的人,底线很低,只要强者索取,他就可以一让再让,只要威胁不到他基本的正常生存欲望就行。

这种人,遇上比他强的,他就是软蛋怂包,遇上比他弱的,他就是大爷主子,就像孔乙己一样。其实他心里,特别羡慕强势文化下的老大,但又实现不了,也不会去努力实现,那就剩下了意淫。

弱势文化造就精神上行动上的侏儒,弱势文化下的人,苟且着,苟活着,期盼着强势文化下的人能够仁慈,手下留情,怜悯自己,给于福利。

孔融让梨|故事背后的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和阴谋文化

有碟茴香豆,足矣!

强势文化下的人,是人人都羡慕的,但蛋糕就那么大,规则早已定好,弱势文化下的大多数人只能遵循既定的规则,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生来异禀,在寻求着突破,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跻身强势文化圈,就像孔融一样,虽然生来不是老大,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规则中寻到漏洞,突破漏洞,从而上升层级。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孔融这个弱势文化圈的人,如何才能跻身强势文化圈呢?有一条路,就是取老大而代之。而要取代老大,那就得陷害老大,老大没了,就可以轮到自己。这件事孔融十六岁的时候做到了,擅自替老大做主,私藏罪犯张俭,后来被人告发,老大就此告别舞台。这就是阴谋文化了。

阴谋文化,通常是借助弱势文化的躯壳,装得谦卑低微,其实是一种策略,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阴谋文化是介于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一种,它带有弱势文化的躯壳,但最终又跻身强势文化。

言而总之,强势文化过于霸道,弱势文化过于懦弱,阴谋文化过于虚假,它们都不是好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秦王   弱势   虎势   意淫   阴谋   强势   先知   功名富贵   文化圈   文化   娘胎   谦卑   躯壳   漏洞   规则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