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这个,你就不会选择困难啦》


今天大年初四,上午十点半左右,老妈给她儿子打电话,问他们一家三口中午过来吃饭不,答曰,等一会儿再决定。

老妈就等。

快十二点了再问,还是不确定。老妈开始焦虑:眼看都到吃中午饭的点儿了,这饭做还是不做?做几个人的?做了万一他们不来吃了,自己要吃好几天剩饭,不做万一他们又来了,还得着急麻慌的再做……

这种场景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这么多年一直在重复上演。

多少次我都想替老妈做决定,老妈都会用例外的状况,来证明我的决定是错的,唯一靠谱的就是等对方做出决定,她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可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她就焦躁不安,如果等到对方说“来吃饭”,她会怪对方为啥不能早点说,自己好早点做准备;如果对方说不来吃啦,她又失望至极。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卡在“万一……怎么办”的担心里:万一没钱了怎么办?万一离婚了怎么办?所以就卡在这个地方不做决定,因为做出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选错。但是,不再做任何事情,也是一个决定呀!

《了解了这个,你就不会选择困难啦》

细思你会发现,任何一个决定,其实都是套餐,里面既有你喜欢的想要的部分,也一定有你需要付出的部分。比如你装修想省钱 ,可能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你想和孩子关系好,就需要花心思去了解孩子的世界,而不是花钱交换……

所有选择困难症的根源,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害怕犯错,二是害怕失败。说白了就是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自己失败,不愿承担责任,不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那要怎么做才不会让自己进退两难呢?


(一)允许自己犯错

人无完人,是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这个错,是在提醒你的不足,所以一定要允许自己犯错,把它当做经验补充到生命中来帮助自己。有一种理念被很多父母认同,就是越小的年纪犯错成本越低,小孩子做错事其实是在学习如何做对事,如果父母总是怕孩子做错事,而越俎代庖,孩子恰恰没有能力做对事。

如果不允许自己犯错,其实是自恋的表现,用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是自虐吗?

允许自己做错事,是承认自己的有限性,承认自己做为一个人,无论方方面面都是有限的,是心智成熟的表现。允许自己做错事,才会对自己宽容以待,才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吸取经验教训,处理好当下的事情,而不是自责或者怨天尤人的内耗。

有朋友会问,允许自己犯错,会不会是给自己找借口呢?那就要看你如何选择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你找借口,就只会再吃一堑而不长一智。如果你不愿意再犯这个错,你吃了这一堑,一定会长一智的。

《了解了这个,你就不会选择困难啦》

(二)负责任的做选择

什么叫负责任的选择?就是在选择面前,朝着最好的结果,做百分百努力。不是抛硬币随大流,更不是听之任之走哪儿算哪儿。同时,还要做最坏的打算。就是考虑这个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你是否能承受,而不是心存侥幸。

我的朋友琴姐,曾经帮助过我,我记在心上有情后补。有一次找我借五万块钱,对于工薪阶层的我来说,的确不是小数目。借还是不借?不借,好像忘恩负义,借了,万一不还怎么办?

从内心来讲,我愿意借,是想要报恩。但也要量力而行,五万块钱,虽然不是小数目,也不至于没这五万就家破人亡或者降低生活质量。所以,愿意借又能承受最坏的结果,这个钱就能借。

(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一旦做了选择,就像接受了套餐,这个选择所有可能的后果,都要坦然接受。这就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有个朋友请客,不知道哪个饭店合适,于是请教一个经常外出应酬出入大小饭店的同事,同事给了她几个选择,她从中选了一个,结果不满意,跟朋友逢人便抱怨说‘’我那么信任他,结果给我介绍的饭店,又贵又不好吃。‘’这就是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而把责任都交给了别人。别人给的都是别人的经验,别人的喜好,别人的价值感,而做出选择永远是自己的事情,除了自己,还有谁愿意负责任呢?父母也没有这个本事吧,谁能替孩子一辈子呢!

所以,邀请所有的成年人,拿出你的生活态度来吧,当你再站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看看自己想要什么,看看自己现在有什么资源,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才能离目标近一些,负责任的做选择,然后为你的选择负责任吧!

《了解了这个,你就不会选择困难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不允许   块钱   数目   套餐   早点   借口   精力   害怕   同事   困难   饭店   事情   父母   经验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