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评语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学评语

第1篇: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节

圆的认识

(一)

授课教师:蔡雪丽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资源:

圆规、剪刀、直尺、圆形实物若干、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

师:老师有一件礼物,只能送给你们当中的一个人,要求是谁先抢到就送给谁。不过大家觉得现在这样排列合理吗?为什么?(不合理,每个人离老师的距离不同)

师:怎么排队才合理?(排成一个圆)

我应该站在哪?(圆的中心)你们站在哪?

导师:这公平了吗?为什么圆有这么大的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圆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的经验出发去初步地感知圆的特征,产生疑问,再从这种感知和疑问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互动探究认识圆:

1、欣赏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让学生观察。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联想,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发现圆的美,寻找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在后面进一步去认识圆的特征。】

2、尝试画圆:

⑴用圆形物体、圆规等器具尝试画圆。交流画法。

⑵学习用圆规画圆。

教师示范,强调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练习,完成后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一个尝试画圆—学习方法—再次画圆的过程,掌握画圆的方法,同时能初步感知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特点。】

3、对比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

让学生对比区别圆与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发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对比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让学生接受圆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也发现圆与球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4、看课本自学圆各部分的名称。

⑴自学后在自己手中的圆上注上圆心(o)、画出一条直径(d)、一条半径(r)。

⑵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介绍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

生答后追问:既然半径是一条线段,那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在黑板上用红笔标出)直径呢?(继续标出)只要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都是直径吗?(还要通过圆心)

⑶举学生画的大小不同的两个圆,问:这两个圆一大一小,圆的大小和圆的什么有关系?(半径或直径)那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呢?(圆心)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学生掌握了圆心、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了解了圆心、直径和半径在圆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5、探究圆的特征:

小组合作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来探究圆的特征,探究结束后,让学生汇报结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汇报时,强调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3)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汇报时要求学生尝试完整地表述,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是直径的 ,直径是半径的2倍。再尝试用字母表示,尝试概括师板书:d=2r或r =1/2d )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让学生演示推导的过程,同时强调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那条直线。)

7、首尾呼应:

想一想,在抢礼物的游戏中,我站在圆的什么位置?(圆心)你们站在圆的什么位置?(圆上)我们之间的距离是什么?(半径)能解释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方案公平吗?(同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并且把这种收获在小组内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再将这种收获用来解决课程开始时的问题,既首尾呼应,又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圆:

1、判断:(课件出示,让学生逐题完成,并且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1)在同一个圆内能画无数条半径。 ( )

(2)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4厘米 ( ) 【设计意图:通过循序渐进地展开练习,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美。】

四、史料再现升华圆:

课件出示墨子和古希腊数学家关于圆的论述,让学生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史料的呈现,让学生感受前人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全课总结,梳理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有什么方法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

第2篇:适合公开课上的教学评语

适合公开课上的教学评语

听: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6、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7、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8、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9、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10、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11、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想:

12、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13、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做:

14、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15、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1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17、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8、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1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很集中!

20、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21、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22、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你高兴!

23、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24、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 25、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26、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细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样的)

第3篇: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赋于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

在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学习课改实验区教师已有成果、借鉴其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实践中,新课程理念与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支配下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探索和实践的一些经验。

一、关注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大众教育,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和关爱。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我总是能够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的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二、认清政治课堂教学的使命,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和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是一堂好课的必备条件。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要达到育人的功能,应更注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我在七年级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学生通过对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的认识,从而明白人生难免有挫折的道理。于是在巩固应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结合初一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先用单手脱衣服、穿衣服,然后让他们用肩膀和下巴夹笔写字。通过亲身的体验,同学了解到人生难免有挫折,只是应该如何正确地去看待挫折。活动结束后,同学纷纷表示:“残疾人能身残志不残,对于四肢健全的我们更不能被一些小挫折打败。”

通过上述活动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同时无形中又教育了学生如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如何去关爱残疾人,积极地正视挫折的心理。既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又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实现初一思想政治心理教育的目的。

三、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1、首先要研究学生是否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2、学生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在本科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

3、学生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我在讲《八年级政治经济生活的权利受法律保护》这一课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活动保护”这一重点知识时,就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之前,根据教材内容,我给学生介绍了三种学习方法:A.结构图表法;B.利用表格归纳概括的方法;C.知识要点整理法;讲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对我们学习该部分内容各自所起的作用,然后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要领后,先独立自主的学习,然后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交流。我在从中辅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对重点知识勾划圈点、如何归纳概括。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这是许多老师正在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本人就此所进行的一些尝试:一是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采用积分制,可分为小组积分和个人积分。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显著。三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事情,而是要深入到小组讨论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从而灵活的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实践,这样将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圆规   圆心   半径   评语   直径   意图   挫折   图形   特征   小组   同学   老师   数学   方法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