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复制孩子

我儿子和我在上海同学的孩子差不多大,刚满月没多久时突然给我发过来一个社区医院的宝宝体检报告显示宝宝大运动发展0分。同学非常着急,问清楚后是宝宝趴着时不能抬头30°。我心里一惊马上把儿子翻了过来,儿子的头也是抬不起来。于是我们俩查阅各种文章开始对宝宝进行锻炼,不到2个月的宝宝摇摇晃晃,一分钟就累的哼哼呀呀,奶奶见此情景劝我不要拔苗助长,我也就索性放弃锻炼他,到了快三个月的时候宝宝一天早上吃完奶我发现他竟然能稳稳的把头抬起90°了,看到儿子趴在床上小脑袋抬着看着我,之前焦虑的心情瞬间无影无踪了,还觉得自己有点好笑,孩子长到了年龄自然就掌握了各种技能,何必提前杞人忧天呢?

微信里有几个宝妈交流群,里面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家宝宝几个月开始吃益生菌?”“我家也是三个月怎么体重没有你家的重?”……透过屏幕看到的是慢慢焦虑。

这里面也有我曾经的影子。现在都提倡科学育儿,各种课程、育儿APP,育儿专家教大家如何备孕,喂养。怀孕时候一定不能吃什么,几个月孩子千万不要怎么样……看完真的感觉焦虑满满。我们现在都已经太依赖于这些专家和课程,以至于好像每个家庭都要按照一样的模式养孩子。

孩子本来就是有个体化差异,有的孩子一岁说话,有的可能一岁半才可以好好说全一句话,有的孩子便便发绿,吐奶严重吃一些益生菌,如果你家宝宝消化很好就没有必要添加……

育儿课程还是要看,但是要告诉自己把“绝对”二字丢掉,就像怀孕时除了毒品没有绝对的不能吃的东西,而是要适量;同样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在两个月就把头抬起来,要在6个月就一定接受辅食……

不要做一个焦虑的妈妈,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不要去复制你的孩子,松开绑着你和孩子的绳子,做一个睿智的妈妈,还你一个自由成长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个体化   孩子   拔苗助长   杞人忧天   满月   无影无踪   把头   焦虑   差异   儿子   同学   妈妈   课程   宝宝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