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有用吗?想治标治本,家长要做到父母的责任

对于管控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已经不是第一次国家出台政策了。

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有用吗?想治标治本,家长要做到父母的责任

2019年3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截至今年10月,已有53家网络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2019年11月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在该通告中,要求了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证件,才可正常进行账号注册。同时,在每天的晚上10点到第二天的早上8点钟,游戏公司不允许为未成年玩家提供游戏服务,在法定节日中游戏时间不得超过三个小时,正常工作日内的游戏时间不允许超过1.5小时。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就未成人沉迷游戏这一问题,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有用吗?想治标治本,家长要做到父母的责任

国家的初衷是好的,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近几年也出台各种政策要求,但是效果其实一般,中国有句俗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玩不了网络游戏,可以玩单机,可以刷视频、看小说、看动漫等等方式,玩手机的时长依然没有减少,甚至可能增加了。

与其说是控制孩子玩网游时间,其实根本是应该帮助未成年人正确上网,提高自控力,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毕竟能玩网游的未成年人基本进入青春期或进入青春前期了?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给他们规定做什么,他们要自己做主。你越跟他们说,不能在这个时间玩,也许他们本来也不想在这个时间玩儿,但你既然这么说了,那不行,就非得在这个时间玩。结果适得其反。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打破限制”本身比“打破限制后所做的事情”要快乐得多。

教育问题,主要靠的不是国家监管企业,而是靠家庭的管制以及校园的管理。

打骂、一刀切所产生的效果只是一时的,就像是斯金纳箱子里的“惩罚”实验一样,一旦箱子断了电,小白鼠就不再触碰按钮。惩罚只有暂时效果。

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有用吗?想治标治本,家长要做到父母的责任

斯金纳箱子: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但遗憾的是,一旦箱子不再通电,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迅速消失。

“惩罚”,作为奖励的邪恶双生子,可以迅速建立行为模式。然而,惩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它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惩罚消失,则行为模式也会迅速消失。

从长远来看,惩罚对于行为的制止并不会起到显著作用。现实生活中,因为惩罚带来的凡勃伦效应,有时甚至会使惩罚起反作用。

1. 让孩子放下手机,家长要以身作则在规定时间内不玩手机,在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多互动,而不是孩子一放学回家,想跟父母聊天,父母却捧着手机玩个不停。

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有用吗?想治标治本,家长要做到父母的责任

2. 告诉孩子除了玩手机还有什么有趣的其他娱乐项目,把游戏拓展到兴趣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就不是非玩手机不可了。

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有用吗?想治标治本,家长要做到父母的责任

3. 家长有效陪伴,带着孩子经常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出去旅游或者郊游,融入大自然里,感受手机世界里没有的美好。

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有用吗?想治标治本,家长要做到父母的责任

4. 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毕竟手机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东西,孩子将来也会用到的,用手机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漫无目的沉迷在里面打发时间。

如今已经2021年,游戏早已不是洪水猛兽,而沉迷游戏的孩子并不都是“学坏了”,父母应对的方法更应该是多样化,认真反思自己是否在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帮助孩子建立兴趣,成功地带孩子走出虚拟世界。

父母要增加与孩子关系的亲密度、增加亲子阅读的饱和度、增加日常生活的体验度、增加艺术修养的感受度。

父母要明白,“未成年人定时玩网游”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减轻做家长的责任。

在陪伴孩子成长这条路上,作为家长,我们始终应该是一名学习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未成年人   家长   父母   不允许   箱子   按钮   小白鼠   模式   孩子   通知   网络游戏   时间   责任   国家   手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