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今天是2021年4月19日。去年的今天,我家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让我思考了很多,也让我改变了很多。后来,我把这件事情,写成了日记......

最近许多家长朋友们纷纷留言,问我怎么不出诊了。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看到大家的认可,我很感动,也很抱歉。最近无法出诊,是因为黄哥摊上大事了!


4月19日(星期天) 弟弟突然晕倒

2020年4月19日,这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


下午16点49分,我门诊刚结束就接到父亲的电话。他急得有些语无伦次:“你快给老家打电话,你弟弟在县医院抢救,县医院说治不了,需要转到郑州一附院。”


早上人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下午人就突然不行了呢?我一下子懵了。


我弟弟的连襟小李是名医生,他打电话给我讲述了事情经过。据说,当时我母亲已经瘫坐在地上,紧张地说不出话来。


小李说,下午2点多,我弟弟站在梯子上清理厨房墙壁,突然胸口感到一阵刀割一样的疼痛,从胸口传导到腹部,肚子也很不舒服。我弟弟脸色苍白,强忍着不适从梯子下来,然后瘫倒在地,周围的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小县城不大,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家门口。他们七手八脚地把弟弟抬上救护车,一路直奔县人民医院而去。


县医院急诊科医生怀疑我弟弟心肌梗塞,做了心电图,结果是正常的;又怀疑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又做了腹部CT等检查,打算去消化科住院。


腹部CT检查结果是正常的。说来也巧,做腹部CT检查时扫描到胸腔下缘,放射科医生就顺带看了看胸部CT影像,这一看不当紧,救了我弟弟一命。他发现心包有少量积液,怀疑心脏可能问题。


于是我们紧急联系去了心内科。在去心内科的路上,弟弟就已经双眼上翻,昏迷不醒了,医生紧急实施了心脏按压。


等我弟弟稍微稳定一点,医生又安排做了一个胸腹部血管造影成像,结果出来后大家吓了一跳,主动脉夹层I型(A型)

主动脉夹层I型(A型)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作为心脏外科、急诊科最为危急、复杂的疾病,主动脉夹层的高死亡率让其拥有“旋风杀手”的称号。主动脉是人体全身的大血管,负责为各个重要器官提供血液和氧气,主动脉夹层治疗难度大,多年来素有“医生披星戴月,患者血流成河,家属人财两空”的悲壮一说。

当主动脉夹层时,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本病少见,发病率每年为十万分之二左右。

主动脉夹层分型很重要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现代心脏外科手术的创始人、美国心血管外科鼻祖迈克尔.德贝基(Michael DeBakey)医生命名的DeBakey主动脉夹层的分类中:


I型主动脉夹层撕裂范围最广,也最凶险!我弟弟就是这一种。

在斯坦福大学的主动脉夹层分类中:


主动脉夹层症状

大多数患者突发胸背部疼痛,A型多见在前胸和肩胛间区,B型多在背痛、腹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


主动脉夹层原因

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外伤等。


主动脉夹层治疗

A型(I型、II型)需要开胸手术;B型(III型)可以介入手术,放支架。


我弟弟就属于I型(A型),最严重的那种。


4.19(星期天) 转院郑州

县医院医生说,这个病太严重了,他们看不了,让赶紧去郑州大医院还有一线生机。


我们县距离郑州有五百里,路途遥远。不转院肯定死路一条,转院风险也很大,路上万一主动脉夹层破裂大出血,恐怕走不到郑州人就不行了;再者,即使到了郑州,花费也是一个大数目,有可能人财两空,医生让家属做好思想准备。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与时间赛跑,不惜任何代价,把人救活!


亲戚们将弟弟抬上120急救车,一路疾驰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这之前,医院就联系好了一附院医院的急诊通道,并确定了入住哪个院区,因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目前有三个院区,每个院区对应不同的科室。如果不提前查好,到那之后会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对于主动脉夹层这种危重疾病,耽误一秒钟都不行。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4月19日晚上20点47分,120急救车顺利到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急诊。我听到这一消息,稍微松了一口气。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由于在转院过程中,一直和郑州方面进行电话沟通,急诊科接诊的医生在我弟弟到达之前,就已经对他的病情有了充分了解,第一时间将他收入了心外科监护室,并开始进行术前的准备。


4.19(星期天) 请假去郑州

一边是弟弟在医院抢救,生死未卜;一边是我面临突如其来的变故,大脑一片混乱。我第二天要出门诊,很多患儿等着我看病,如果去郑州,我就必须停掉门诊,而且在疫情期间,离沪还需要医院报备,走各种流程。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媳妇说,弟弟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当哥的就该早点回去。回去晚了,如果万一有事会后悔一辈子的。然后她开始用手机查回去的车票。


我逐渐冷静下来,打了一圈电话,给领导做了汇报,和同事做了交班。医院领导和同事了解情况之后,都很同情,让我赶紧去照顾弟弟,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医院的事情安排好之后,我和媳妇立刻订了两张当天晚上去郑州的火车票。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好多年没有回去了。我坐在奔驰的列车上,窗外的夜空漆黑,想到弟弟我悲上心头。


4.20(星期一) 到达郑州

早上6点37分,火车准点到达郑州东站。


疫情期间,郑州乘车检疫都很严格,需要扫码填写个人信息。


我俩乘坐地铁1号线,到医学院站下来,拐个弯就到了郑大一附院,途中还经过了母校郑州大学医学院,以前叫河南医科大学。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床位超过1万张,是国内医院中的巨无霸。医院有许多知名的专家教授,让河南百姓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省的目标,省内病人就医相对方便,而且报销比例高,真是造福一方。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俩到了医院,2号病房楼门口黑压压的都是人,需要扫描防疫码排队进入。我扫好码去排队,到了跟前保安大叔把我赶跑了,因为我没有陪护证。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打电话给弟妹,她来到病房楼门口接我们。她眼圈红红地告诉我们,弟弟现在还在心外科监护室,昨晚还算清醒;他是危重症,已经在病危通知书签字了,多等一分钟风险就增一分,医生答应今天手术,在等一个人造血管。


我安慰她说,这是河南省最好的医院,心血管外科专家也是非常棒,到了医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信任医生,配合治疗。有些时候,安慰也是一种治疗。我媳妇拉着弟妹去了住院处,帮弟弟充了一笔住院费。


我们进不去病房楼,就在外面晃悠,简单吃了点饭,因为弟弟生病手术,我吃什么都没滋味,光顾看表了。


4.20(星期一)我在手术室门口

手术在下午两点半开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手术,一般需要6~8小时,而且还有许多不确定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在手术室门口候着,不时地喝水缓解紧张, 起来又坐下,从未感到如此难熬。


手术经历了全身麻醉,剪开胸骨,暴露心脏,体外循环,切除撕裂主动脉内膜 、带支架的人工血管置换,重建主动脉,关胸。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一方面心疼弟弟受罪,一方面心疼同行受累,他们为了救他,忙碌了6个多小时。以前我是医生,现在我是一名患者家属,我和所有人一样渴望遇到好医生,对他们的救命之恩,我感激不尽。


晚上8点半左右,手术室门口的大喇叭吆喝着黄弟弟手术结束,家属回病房。我们几个人蹭地站了起来。我们到了10楼,只听呱哒一声,推弟弟的手术床已经从专用通道快速进入心外科复苏室了。


等了十多分钟,出来一位年轻医生,他告诉我手术很成功,让我们不要担心。


我给还在上海的老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劝他照顾好身体别担心。电话那头,他声音有点呜咽。


这时候,我才发现肚子有点饿了。


出了病房楼,外面已经是夜幕降临,满天繁星了。一附院北门口灯火辉煌,熙熙攘攘,门口两侧许多叫卖睡垫和棉被的,方便陪护人员晚上打地铺。河南是个农业大省,经济还不发达,许多患者家属来自农村,为了省钱就买了这些垫子被子,晚上在角落里休息。我们家也买了一套。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个时间点大多饭店都打烊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饭店,点了一瓶饮料和一个花卷自己吃,又让炒了两份面给他们提了回来。


希望这一夜能平安无事!


4.21(星期一)手术之后的弟弟想喝粥

早上七点,我买好早饭,一口气从一楼爬到十楼。


弟妹在门口守着。她说我弟弟在早上已经拔管了,现在用的是无创辅助通气。刚才里面的护士让喝了一点粥。


我们正交谈着,里面护士推门过来对我说,黄弟弟家属,去买个腹带,病人要用。买腹带的阿姨问我,你弟弟多重?我说160斤吧,给了一个大号的腹带。过一会,里面护士说腹带买大了,我又换了一个中号的。


我们正在心外科复苏室门口胡思乱想,这时候一个护士对我们说,黄弟弟家属过来探视一下吧,也劝劝你弟弟,配合护士工作,多训练咳嗽动作,这样有利于肺泡张开,这很重要。


我知道训练对康复的重要性,只是我没想到竟然是这么重要,就是因为肺的问题我差点失去了弟弟。这是后话。


我过去探视弟弟,这小子还满眼惊恐的样子。我们告诉他一是手术很成功;二是家里都很好,不要担心;三是配合医生护士治疗,现在让训练咳嗽动作。


他试着咳嗽几声,可能是因为手术伤口疼痛,他咳嗽的声音很浅。见我过来了,这傻家伙还瞎操心问我们怎么吃饭的。


弟弟手术平安,我们稍微放心点了。我媳妇叮嘱我照顾好弟弟,然后就返回上海了,因为她第二天就要上班,再者上海家里也有一摊子离不了人。



4.22(星期二)弟弟呼吸困难,再次上了呼吸机

一大早,我又跑去来给弟妹和刘叔送早饭,还多买了一份粥让弟弟喝。


刘叔说,昨晚同屋有个术后病人医生护士抢救一晚上,最后还是没有救过来。他又说,我弟弟昨天因为术后低氧血症,用无创呼吸机+吸高浓度气,经皮氧饱和度还一直无法维持正常,呼吸一直很费力。外科医生们观察一阵子,昨晚决定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


我心里又开始紧张起来了。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疫情期间病房里只能有一个陪护,电梯后面的这块空间自然成为那些无法陪护家属的好去处。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他们把垫子铺在地上,各人想个人的心事。有的用手机APP看每日住院花费;有的在打电话给亲戚朋友借钱;有的人在刷微信;靠窗户那边有一个洛阳女孩在默默流泪,他哥哥在不停地安慰她。


此刻,我躲在走廊一角,没有人知道,我是一名医者,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


这一刻,我们像一粒尘土,虽然渺小却守护着我们的挚爱;我们像一盏烛光,虽然微弱却让家人温暖。患者病情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我和他们一样也是提心吊胆。我进一步体会了医者肩膀上的千斤重担,也体会了患者就医的艰辛。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互相支持,面对病魔。


我掏出手机,想用记事本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刚写两句眼泪却夺眶而出,我赶紧低下头怕周围其他人看到。


4.23(星期三) 我已经两天没有见到弟弟了

今天早上,我弟妹守在病房门口,早上查房时间终于见到主管大夫。

主管大夫说看看吧,如果吸氧浓度可以调下来,可以考虑明天拔管。说今天如果有时间,让我们进去探视一下。如果是这样,我周六就可以订票返回上海上班了,我赶紧告诉我媳妇这个好消息。


今天又遇到那个安慰妹妹的洛阳小伙子,他爸爸60多岁了,也是主动脉夹层,比我们提前一天手术。他爸爸昨天也是呼吸困难,用上了呼吸机。他很好奇地问我,你弟弟才30多岁怎么也这个病,是不是平常高血压?


他刚才过去探视了,偷偷拍了下心电监护仪照片。他听说我是一名医生,要让我看照片上面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参数,他说,主管医生说试着周五拔管,真为他们高兴。


说是让我探视,等了又等还没有人通知我。


眼看要中午11点了,我忍不住跑到医生办公室,一个住院医师模样的小伙子在写病例。我说能否让我看看弟弟,已经两天没有见到他了,我很担心他。住院医师跑进去请示了,过了一会儿对我说,里面有个病人正在抢救,让我改天再探视。


我有点失望地离开了。


4.24(星期五) 病情不好了

早上,我在病房外见到洛阳小伙。他高兴地说,他爸爸已经成功撤离呼吸机了。


我笑着说,估计今天我弟弟也撤离呼吸机,如果明天上午病情还是很平稳,我下午就回上海了。


我弟妹忧伤地说,弟弟没有撤离呼吸机,医生早上查房说,呼吸还很费力,氧合指数不高,呼吸机暂时还不能撤。


【科普小知识】氧合指数:指动脉氧分压(PaO2)除以吸入氧浓度(FiO2)所得到的百分比。氧合指数是评价器官组织得到足够氧气,以便进行氧合作用的重要指数。氧合指数的正常值是400-500mmHg,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为氧合指数小于200mmHg),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为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上集完)


4.24(星期五)转到ICU

中午11点20左右,主管医生让我去办公室,说目前情况不太好,氧合指数还是一直上不来,与主任协商过,建议去ICU过渡几天。我签了转科同意书,还按了指纹。


我着急地问,什么时候转科?值班医生说下午两点,等那边有床位了。


12点左右,弟妹电话又响了,胸外科病房通知她说麻醉ICU有床位了,弟弟现在就可以转科了。几分钟后,我看到弟弟躺在转运床上,从心脏手术复苏室推了出来。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哥俩好(摄于1992年3月28日)


我弟弟嘴巴里气管插管,用着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护仪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弟弟虽然有点迷糊,但是他肯定认识我们,一直盯着我看,不停地流泪。弟弟那么年轻,他的孩子那么小,我们不能没有他。


我紧紧攥着他的手,说你不会有事的,有哥哥在你身边,这里有最好的专家。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眶,我强忍着扭过头,不让弟弟看到,怕他情绪激动影响呼吸。


我们家属和医护人员推着转运床一路小跑,走紧急通道从十楼下到两楼,又拐了几道弯,就进到了麻醉ICU门口。


ICU医师让我们买些大毛巾、湿巾纸、尿垫子、吸管,还让买几个气球,估计是锻炼肺用来的,挺专业的。说下午四点是固定探视解答病情时间。我看到接待室墙上挂着许多面锦旗,分外耀眼。弟弟在这里,托付他们照顾,我放心多了。


周六返沪这事儿看来泡汤了,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赶紧又给单位领导发微信请求再延长了几天假期。单位领导同意了,还安慰我不要太伤心,保重身体,让我很感动。


我去楼下快餐店买了个汉堡,随便垫垫,打发下午饭。我心里有事情,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4.24(星期五) 我怎么哭了?

下午1点多,我翻开手机看到师姐发的微信。她提前问了问我弟弟情况,说肺里面情况很不好,这下,我真开始担心了。


距离下午探视时间还早,我就在棉纺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拐进一个小店里,一个小伙子看样子和我弟弟年龄差不多,我们聊了起来。他是新密的,姐弟两个,姐姐在老家,他独自出来打工。


他问我哪里的?在哪里住?我说我老家是河南商丘的,现在在医学院附近租房子住。


他问我怎么在这里住?是家人看病吗?


我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被击中了,眼泪像决堤的洪水哗的一下流了出来。


我断断续续地说,弟弟前几天因为干家务突然主动脉夹层破裂,刚做完心脏血管手术,现在呼吸困难,还在一附院ICU抢救,他和你一样大小。我也是个医生,却无能为力。我边说边比划着。小伙子看到我突然哭了,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


我有点不好意思,连忙拿个纸巾擦了把眼泪。赶紧转移话题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告诉他我治好了多少个生病的小孩子,有好多患儿家长给我送锦旗,有好多小孩子家长喜欢我信赖我。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出门时小伙子祝愿弟弟早日康复。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我心里却很温暖。


4.24(星期五)下午探视

四点到了,我们早已排在家属接待室门口排队等待解答病情了。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家属接待室门口有个大概20多平方米的空间,空气污浊而沉闷,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里面坐满了十几个的患者家属与我一样焦躁不安。来到的先测体温,签到,叫到名字的才能进入家属谈话间,每个病人家属进去时间长短不一。


我坐在距离接待室门口最近的铁椅子上,一边看手机时间,一边听着喊患者家属的名字,生怕错过了。我一想到前面师姐说我弟弟肺不好,我就如坐针毡,本想刷下微信,但一点心情都没有。


等到保安大叔喊“黄弟弟家属”,我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接待我的是一位男医生,声音非常温和。他说的话我总结为下面几点:


1.病情严重:目前用着呼吸机,吸着氧浓度70%的情况下,经皮氧饱和度95%左右。下午用B超看了看我弟弟的肺,目前有较大面积的肺不张和肺实变,还有少量的胸腔积液。


2.病因不明:还不能确定是主动脉夹层的手术并发症,例如急性肺损伤引起的,还是感染引起的;下午查了凝血功能,D-二聚体高达25.4mg/L(正常值0-0.55mg/L),还要做下肢超声排除下有没有下肢血栓,主要是看有没有肺血管栓塞。


3.治疗:现在抗感染、机械通气。下一步病情稳定了,做个胸部增强CT和血管成像,看看是否有肺栓塞。如果有栓塞就非常棘手了,需要加大抗凝药物,但是还要兼顾心脏手术伤口,因为抗凝药物量太大了手术伤口又不容易愈合。


4.预后:病情还是很危重的,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我非常惊恐,额头上满是汗水。医生看到我这失态的样子,又安慰说,你弟弟年轻,体质好,再说他们ICU也治愈过好多例这样的患者。听了他的安慰,又让我燃起了希望。


这会儿,我爸爸又打电话问弟弟病情,我强忍住内心的悲伤与惶恐,骗他说目前弟弟病情稳定,医生说观察两天就可以转出ICU了。一个人生病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如果年迈的父母因为担心弟弟再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可真要我的命了。到了住院部一楼大厅,我又给弟弟交了些住院费,在ICU里面不比外面,花费还是很大的。


4.24(星期五)给媳妇打电话

我走出医院,突然感到浑身不舒服,以为自己发热了,摸了下额头,也不烫。我内心非常地惶恐无助,想找人聊聊,于是给我媳妇打电话,她还没有下班。


又拨了一次,她在路上开车,不方便接电话,让我晚会儿再打。


19点23分的时候,我终于打通电话了,她的车已经停在小区楼下。


我一五一十把目前的情况告诉了她,她一听也难过起来。


她缓过神来,开始安慰我,要我坚强,家里面有她呢。她不会告诉我父母弟弟目前的情况,会稳住他们的。媳妇又说,弟弟现在住院,不要心疼钱,实在不够,她会找她两个姐去借钱。万一弟弟不好了,我们把他孩子接过来帮他养大成人。


几句话说的我心里热乎乎地,眼泪哗哗直流。我连声说谢谢,谢谢,我黄志恒这辈子能找到你这样的媳妇真是我的福气了。我以后一定要再对你好点,家务活我包了,也不再惹你生气了。


电话那头儿,我媳妇听到我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破涕为笑。


回到宾馆,我还是越想越害怕,感觉有点冷,浑身在出汗,很不舒服,感觉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兴趣,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我打开空调制热模式,被子裹得紧紧地,缩成一团,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车辆的声音在今晚显得异常嘈杂。


4.25(星期六) 好消息和坏消息

今天,我一大早就醒了。探视时间还不到,我就在一附院内溜达。


儿科医院的好兄弟发微信问我中午是否有时间一起吃饭。我苦笑起来,现在山珍海味我也吃不下。好兄弟听说我情况后,安慰我,问如果需要帮助尽管告诉他。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托了个朋友,问了下弟弟情况。回复说还在机械通气,情况比昨天稍有好转,气道湿化后吸出来不少粘痰,吸入氧浓度从昨天的70%降低到现在的55%,就可以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晚上值班的医生护士肯定很辛苦,真心地感谢!


我的心里稍微平静了一些。我给爸爸打了电话,汇报弟弟现在的情况,电话那头他声音哽咽了,说我挽救了我弟弟一家。我心想,这都是一附院这些医护人员的努力,我这是跑个腿儿罢了。


我微信群里几个患儿家长听说了我弟弟的病情,非常关心我,一直在替我弟弟祷告,安慰我说黄弟弟一定会好的,让我非常感动。


下午四点,又是患者家属接待时间。我手机记事本里提前写好要问的问题,我怕忘记。接待我的医生有点微胖,态度也非常好,他说有好的消息,也有坏的消息。好消息是我弟弟虽然肺上情况比较差,但是目前情况在好转,下午吸入氧浓度降低到40%了,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坏的消息是做了双下肢彩超下肢,发现都有血栓,就怕肺血管也有栓塞,不过已经用了抗凝药物。现在意识还不是很清醒。我们视频了一下,喊他时看到他迷迷糊糊的。


4.26(星期日) 病情有好转

早上就听到好消息,我弟弟吸入氧浓度降低到40%,昨晚偶有反复。如果稳定的话,这两天做个胸部CT看看肺里情况。经过抗炎、排痰、机械辅助呼吸等治疗,目前在好转。


下午四点又到探视时间。接待我们的换成了一位女医生,非常温柔。说我弟弟吸入氧浓度已经调低到35%,如果稳定的话,明天就可以拔掉气管插管了。真是好消息!


我赶紧给爸爸打电话,汇报情况说明天就可撤掉呼吸机了。我爸爸说,别拔管,呼吸机再吹两天。我笑出了声,说呼吸机又不是补品,用多了副作用也很大。我爸爸没有了前两天的紧张,说:“我也不懂,只要恢复就行”。


4.27(星期一) 撤掉呼吸机

下午四点,我去医院探视弟弟。ICU医生说,弟弟上午已经拔掉插管了,可以自己呼吸了。ICU医生又说希望能一直稳定下去,如果再有呼吸困难,可能还要插管。


我赶紧说,这里交给您了,我们绝对信任你们,绝对配合治疗。在弟妹和弟弟视频通话时,我拍了一个弟弟的照片,他还带着面罩,吸着氧气,显得比较虚弱。


一附院附近金水河路交叉口,有个柘城垛子羊肉馆,据说是我们县里人开的。在上海工作的河医校友问我,那家羊肉馆还在不在?如果还有的话,一定要去尝尝。


今天我发现校友说的那个羊肉馆还在。我点了一盘蒸羊肉、一盘素菜、一份蒸槐花,3个烧饼,弟妹的父亲刘叔还要了一小罐啤酒。我们吃着谈着话。他和弟妹前几天也很紧张,特别手术之前和转到ICU那天。


已经是四月底了,郑州春意盎然,暖风习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几个人就像一群从泥坑里爬出来的一样,大口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有一种重生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


4.28(星期二) 胸部CT检查

上午10点多,ICU医生安排了胸部CT检查,放射科就在2号楼在地下一楼。


弟弟从ICU里出来,躺着转运床上,鼻子上插着吸氧管和胃管,胸部插着引流管,下面插着尿管。不过,看起来这小子气色、精神比以前好多了,轻轻地说着话,说口渴了,想喝粥。我笑眯眯地看着他,心想你小子和小时候一样没有半点出息,我们上海的张文宏教授说了要喝牛奶,不要喝粥,你还叽叽歪歪地想喝粥。


放射科里面许多患者和家属在排队。因为弟弟是ICU患者,按医院规定,享受优先照顾。护士老师打好留置针,很快叫好屏就叫到黄弟弟名字了。在周围其他患者家属帮助下,把我弟弟抬到检查床上,很快就做好了。然后弟弟又返回ICU。


4.29(星期三) 右肺动脉栓塞

今天看到了胸部CT报告,有右上肺动脉可见多发低密度充盈缺损影,局部管腔近栓塞。右中肺动脉可见稍许低密度影。诊断为右上肺动脉栓塞,双肺炎症。


看到报告,我还是有点伤心的,怪不得这小子开始几天低氧血症、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他不仅有术后急性肺损伤、胸腔积液,还有急性肺栓塞、呼吸衰竭、肺炎等这么多并发症。


这小子在死亡线上晃悠好几次,多亏胸外科、麻醉ICU、呼吸科医生们一次次的努力,挽救了弟弟的生命。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下午四点探视,麻醉ICU医生说目前弟弟基本不用吸氧了,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我们又视频通话了几分钟。医生说明天上午再看看,如果平稳就可以转回胸外科了。真是一个好消息。我赶紧打电话给家里的老父亲,他听了后心情大好。


4.30(星期四)转回普通病房

下午四点不到,我们接到ICU电话一会转科,我们赶紧守候在ICU门口。


ICU门打开,一名医生推着转运床出来了。弟弟躺在床上看起来有点糊里糊涂的。医生说,手术后或者在ICU里面呆的时间久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过一段时间,在家人陪伴下就会好起来。


我们推着床,又是穿越好几道门,从一楼到十楼胸外科。到病房走廊的时候碰到了上次那个洛阳小伙,他爸爸恢复得不错,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


我们被安顿在32床,是个四人间。护士们跑过来接我弟弟,吸氧、心电监护,因为下肢有血栓,安排他要卧床休息。值班医生安排我下去买一瓶法华林晚上吃1片,治疗血管血栓。


弟弟见了我们心情很激动,不停地流泪。我怕他脑子出问题,问他我是谁,他说我是他哥;我又问他我叫什么名字,他说叫黄志恒,看来没傻。


他躺那里一会就出一头汗,一会又咳嗽几声,我听出了他咳嗽的声音很沉闷,肯定气管、肺里有痰。我们用纸帮他擦了一口痰。过了十几分钟,他又有点咳嗽,咳出了一口痰。从4点多转入病房到9点我离开病房,这四五个小时,我估计咳嗽不下四五十次。他有时要水喝,喝了几口就不喝了,一会想大便,又解不出来。有时他说一些匪夷所思的话,例如不要乱吃别人的东西,他们会害人;一会又说看好小孩,不要让人拐跑了。我拉着他的手,手指放到他的桡动脉上,发现脉搏比较弱。


黄昏,弟弟脑子似乎清醒了,话也多了。我看到他状态还不错,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我说,来咱哥俩合个影,我们一起伸出手,做个V(victory,胜利)的动作。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弟妹打开手机微信,让弟弟和儿子视频聊天。以前他儿子晚上都和他睡觉,这么久没有回家,他儿子一直哭着找他。


我陪到晚上九点,太累了,回到宾馆很快入睡了。


凌晨2点钟,手机响起,是弟妹急促的声音。“哥,快来吧,弟弟又不好了。”我一骨碌爬了起来,睡意全无,向病房跑去。


病房里弟弟端坐着,鼻导管吸着氧气,雾化面罩也吸着氧气,呼吸急促,不停咳嗽、气喘,显得非常烦躁,把输液的针都拔掉了,咳嗽时还可以看到粉红色泡沫痰(注:这种情况多见于心脏衰竭、或急性肺梗塞时)。我听到他胡言乱语,说有人要害他,要拐卖他儿子。


值班医生说,刚才抽了血气分析,情况不好,氧分压比较低只有49mmHg(正常值83-108mmHg),二氧化碳分压 26mmHg(正常值35-45mmHg),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才87%(正常值95-98%)。


值班医生怕弟弟太烦躁增加耗氧量,影响心肺功能,于是给弟弟用了右美托咪定,希望他能稍微镇静下来,说等会儿再复查一下。过了一会儿,护士又跑过来做皮试,说大夫又加了一些药,希望弟弟能不要那么烦躁。我大概呆了1个小时,弟弟烦躁稍微轻了一点点。我实在困得睁不开眼,于是忐忑不安地去睡觉了。


5.1(星期五)又转回ICU

早上七点刚过,我又跑过去病房看我弟弟。护士们说弟弟昨晚快把她们折腾死了。弟弟很烦躁,要喝水,又胡乱讲话,又不停出汗。弟妹抓着他手怕再把针拔掉。弟妹眼圈发黑,伤心地说,弟弟一晚上都这样,睡觉时间不到20分钟。


早晨交班前,值班医生又开了一个血气分析医嘱,夜班护士跑过来抽血了,一直摸不到手腕上的桡动脉。最后,护士只得从左侧大腿根部动脉抽血,没有抽到,又换了右侧大腿动脉才勉强抽出来一点点血液。可能是因为缺氧原因吧,抽的血液不是那么鲜红。


过一会儿,主管大夫来查房。大夫很严肃地说弟弟目前病情严重,还是再去ICU过度几天再转回来吧。


虽然,我们感到非常的失望与惶恐,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每个医生都希望自己的病人早点好起来,病情总是会有反复;既然来了就听医生的,配合治疗,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医生护士推着转运床,我们拿着氧气包,又和上次一样一路小跑原路返回ICU。


5.2-5.6 终于松了一口气

庆幸的是,这次进去没有气管插管,没有用呼吸机,只是吸氧和药物治疗。


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弟弟病情一天天又好了起来。弟弟ICU进进出出2次,里面的护士和弟弟都熟了,给弟弟起了个外号”小可怜“。


5月6日弟弟顺利转回普通病房。这几天正在复查各项指标,计划择期出院。


最后我再次提醒各位读者朋友们,如果您和家人突然出现剧烈的“撕裂样”胸痛、背痛、腹痛,一定要当心主动脉夹层这个旋风杀手。这是疾病非常凶险,却很容易被忽视。


5月7日(星期四),我返回上海

看到弟弟病情稳定下来了,我终于长出一口气,买了返回上海的火车票,继续回儿科医院工作。


复旦儿科医生日记:我的弟弟与死神擦肩而过

5月7日返沪前郑州火车站留影

开往上海的列车缓缓启动了,我又将返回工作岗位救治更多患儿了。通过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我更加明白了亲情的可贵,患者的艰辛,医者的仁心。我深情地望着这个给我家人二次生命的地方,充满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儿科医生   弟弟   复旦   主动脉   夹层   弟妹   郑州   病房   病情   家属   死神   擦肩而过   护士   呼吸   手术   下午   星期   医生   医院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