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为胜利奋勇支前


朝鲜人民为胜利奋勇支前

再说一说我们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关系​‍‌‍​‍‌‍‌‍​‍​‍‌‍​‍‌‍​‍​‍‌‍​‍‌​‍​‍​‍‌‍​‍​‍​‍‌‍‌‍‌‍‌‍​‍‌‍​‍​​‍​‍​‍​‍​‍​‍​‍‌‍​‍‌‍​‍‌‍‌‍‌‍​。

朝鲜人民军驻15军联络部和当地政府都大力动员朝鲜人民支援上甘岭作战​‍‌‍​‍‌‍‌‍​‍​‍‌‍​‍‌‍​‍​‍‌‍​‍‌​‍​‍​‍‌‍​‍​‍​‍‌‍‌‍‌‍‌‍​‍‌‍​‍​​‍​‍​‍​‍​‍​‍​‍‌‍​‍‌‍​‍‌‍‌‍‌‍​。 特别是金化、淮阳7000人组成的轰不垮、炸不乱的英雄担架队,其中还有900多妇女参加转运伤员,更是鼓舞斗志​‍‌‍​‍‌‍‌‍​‍​‍‌‍​‍‌‍​‍​‍‌‍​‍‌​‍​‍​‍‌‍​‍​‍​‍‌‍‌‍‌‍‌‍​‍‌‍​‍​​‍​‍​‍​‍​‍​‍​‍‌‍​‍‌‍​‍‌‍‌‍‌‍​。 朝鲜农民把参加担架队当成很光荣的事情。 山岘里青年金万培参加了担架队,不幸牺牲。 他的父亲接过孩子留下的担架,继续为志愿军伤员抬担架。 一次,在抢救伤员的路途上,他不幸也被敌人的炮弹打中牺牲了,家里的老母亲又走出家门,到转送站为伤员做饭。 朝鲜的人民都是这样认为——“爱护志愿军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祖国”。

从五圣山山后战地救护所、粮弹转运站到野战医院,沿途有朝鲜老大娘、儿童设立的茶水站、苹果站。 朝鲜茶水站最初是为运送伤员和汽车运输人员设立的,在战争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到了战役反击阶段,这里除了完成本职任务外,还成了宣传站和鼓动棚。 朝鲜的青壮年都出去搞其他的支前工作去了, 所 以茶水站这里主要是老年人和小娃娃在开办。 有小孩的地方就特别热闹,最初只有水和苹果,到后来小孩们有了准备,排练了一些节目,越演越整齐,越搞越热烈。



朝鲜人民为胜利奋勇支前


朝鲜阿玛妮给志愿军伤员一勺一勺地喂水喝


就战争本身讲,确实打得很残酷、很激烈。 但到最后,特别是战役要结束的时候,又是茶水又是苹果招待,朝鲜的歌唱得蛮好,尤其是孩子们的歌声,真正成了一路茶水一路歌声,5里、10里就会有那么一个点搞得比较热闹。

朝鲜人民的支前行动很感人! 除了上面说过的茶水站、苹果站,还有朝鲜妇女组织的粮弹装卸队、伤员服务队,像支前模范史吉荣、亲切照顾伤员的“志愿军妈妈”咸在福、输鲜血救伤员的朴炳玉,以及为救志愿军伤员而牺牲的朴在根,等等。

军政治部有专门快报,有朝文和中文版本,通过快报宣传战斗英雄事例和支前模范事迹,激发了我参战部队的勇气和杀敌的决心。

上甘岭有一些英雄还没有评功就宣传出去了,比如像黄继光、孙占元,还有为刘兴文报仇的龙世昌,这些英雄的事迹宣传都很具体,这其中后方的茶水站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志愿军和朝鲜文化联络处办的战地小报也挺活跃的,这些中文、朝鲜文的战地小报,能够及时地通过茶水站、运输线路送到前线。 比如像朴在根掩护伤员的事迹,因为他牺牲以后部队很快就把597.9高地收 复 了,所以他的事迹通过小报也很快就传到了阵地前、坑道里。

上甘岭战役之所以是胜利的战斗,这与后方运输线、转运线的出色组织,以及朝鲜人民奋勇支前是分不开的。

朝鲜人民和我们45师的关系很亲密。

在上甘岭和下甘岭中间的我方控制区,有一位老太太,已经六七十岁了,带着个小孩子。 在上甘岭没有打下来以前,叫她搬家她死活都不肯搬,说是“热土难离”。 上甘岭战役打响以后,炮火比较厉害,一有情况,炮火就准备了,我们的侦察部队就专门派人负责把她送到比较安全的地方。 老太太岁数大了,行走不便,我们的同志不仅要搀扶老太太,还要轮流背着小孩子,从前沿她那个地堡转移到五圣山后头。

这个老太太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我们都叫她“阿玛妮”,就是老大娘的意思。 韩语里“达木墩”是“同志”的意思,但她不叫我们“达木墩”,而是叫“孩子”。 那时候我们连队的干部也就是20来岁,1连的指导员23岁,连长才20岁,还都是小娃娃。 她就住在1连阵地前头,所以她把我们都叫“孩子”,这是朝鲜话里最亲的话了。



朝鲜人民为胜利奋勇支前


为支援上甘岭战役,朝鲜人民自愿组成的支前担架队


正是由于他们一直坚持在这儿,所以更增加了我们部队坚守阵地的信心:“你看,朝鲜的老大娘、小孩都不退,这个阵地我们还能不守? ”朝鲜人民在我们阵地和敌人阵地接合部靠着我们这一方都不愿意离开,这本身也就看出朝鲜人民的坚强。 另外,这些朝鲜人还不断地给我们提供一些情报。 朝鲜文化联络部的同志也被派到我们前沿坑道里向敌人喊话,而且不只是在一个地点。

后来美40师在那儿硬是被我们打怕了,所以美国人把上甘岭反击的山 头 537.7叫作“狙击兵岭”。 “狙击兵岭”这个地方的前沿阵地离敌人的直线距离是80米,所以即使不用喇叭喊话也能听清楚,特别是朝鲜女同志用朝鲜话喊时,韩军的心坎就松动了。 刚开始喊话,他们还打打枪,他们打枪,我们就反击,但后来他们也都老实了。

上甘岭战役,上级表扬45师,用的是联司的名义,这就包括了中方和朝方军队以及金日成的赞许。 朝鲜部队很会做工作,驻15军的那个文化联络代表就是朝鲜部队派来的,他们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那年的8月15和国庆节前后大概差一天,又是中秋又是国庆,按咱们中国老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为了做好统战工作,朝鲜妇女就把月饼和酒给韩军送了去。 她们说:“你们好好过节吧,金日成和志愿军对你们非常关怀啊。 ”朝鲜同志喊了话,不久效果就出来了。 8月15这一天,就像后来我们炮打金门那时的规矩一样,双方都自觉停火,不打枪了,有的时候还可以见见面。 对方有个班长跑过来向我们报告情况,后来这个营的一个参谋也起义过来了。 那些喊话的朝鲜姑娘,她们有功劳。 5日喊话,喊过来了一个班长; 8日再喊,又过来了一个参谋。 投诚的两个韩军把美军将要发动“金化攻势”的情况完全说清楚了。 但当时呢,对这个参谋也好、班长也好,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我们判断情报有个错觉,以为韩2师主要是配合美7师作战,敌人有可能在次要方向实施佯攻以掩盖主要进攻方向。 情报虚虚实实、掩掩遮遮都有可能。 可战斗打起来,美7师确实选在韩2师的这两点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后来又经过朝鲜同志再审问,证实了这个情报的真实性。 他们能听懂朝鲜话,问得也比较仔细。 当上甘岭战役从这个方向真正打起来时,军里、师里也都很快判明了敌人的主攻方向。 当然,如果说我们处理得再好些,仗还会打得更好。

“你看,人家喊话喊过来的韩军,说的情况还算实在。 ”我们说,提供情报的朝鲜同志也立了功,他们工作很认真,喊话怎么挑时间,怎么去喊,都喊些什么内容,这都要经过她们周密地计划和安排。 当然这种情况不只这一起,这就说明统战工作搞到关键点上了,朝鲜同志工作做得很细致,所以情报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朝鲜同志和我们的战士在前线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对部队的教育也是很深刻的。

朝鲜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支前工作,从战争开始,一直做到最后,有始有终。 尤其是动员7000人的担架队,陆续参加支前,对志愿军、对作战部队的鼓舞很大。 在后方,以史吉荣、咸在福、朴在根为代表的上甘岭地区的朝鲜农民,不仅为志愿军抬担架、送弹药、设茶水站和休息站,还积极到医院慰问伤员、护理伤员、为伤员输血。 在战斗紧张的时刻,他们为志愿军打了5万公斤木柴,烧了10万公斤木炭,送野菜、青菜、萝卜、苹果,感人的事例很多很多。



朝鲜人民为胜利奋勇支前


志愿军第45师政委聂济峰(左二)代表部队向朝鲜支前模范史吉荣(左一)敬献锦旗(高亚雄摄)


我们入朝是在1951年4月,在朝鲜战斗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了,曾在后方的谷山、新旭这一带也驻守过,后方的朝鲜群众对我们特别好,那时候我们与朝鲜人民的关系已经是不分彼此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联络部   金日成   上甘岭   担架队   朝鲜人民   朝鲜   志愿军   伤员   茶水   阵地   战役   情报   部队   敌人   同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