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会很现实,但我仍然希望你永远善良


近二十多年,社会上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观念,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是自私的。

很多人认为,自然在选择,优胜劣汰,一个人的“利己”程度,决定了该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所以很多家长,特别是八九十年代吃了时代红利的那群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是强调“不吃亏”,试图培养一种咄咄逼人的利己观念给孩子,好让自己的成功得以强硬地延续下去。

在我当家长以前,我也曾一度秉持着“社会很现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

然而,步入三十岁后,更加成熟的我,反而愈发认清了这句话洗脑毒性的本质。

孩子,社会很现实,但我仍然希望你永远善良

三十岁前,我迷信弱肉强食。

有了孩子后,是生活让我明白:其实善良才是最现实的生存法则

孩子,社会很现实,但我仍然希望你永远善良

特别是当我深入了解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有了更透彻的见解时,当我细数身边每一个人,我发现父母、亲戚、朋友、同事...搜刮记忆,回想旧识,环视街坊邻里,好像在我认知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善良的”

而青年时期遇到过的那些拼命让孩子“不吃亏”“为自己”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好像早已籍籍无名,在小城市勉强过活,靠做买卖打工勉强度日。

在我读书时,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风光无两,可最终却和“光明的未来”毫不搭边。

孩子,社会很现实,但我仍然希望你永远善良

人类必须善良,才能存活。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孩子社会化的初始阶段,家长就应该把慷慨、分享,谦让的法则,把诚实、正直、与人为善的人格教给孩子,而不是恶狠狠地领着孩子过早见识社会的黑暗面,然后让孩子模仿大人的圆滑和市侩,提前顺从某种臆想出来的“丛林法则”。

“你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为了考第一,可以不择手段”,“其他人比你厉害时,你要拼命把他们拉下来”...

哪个正常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为了一时所得,就可以去欺骗,去伤害?


很多父母教孩子“成熟”“心眼多”,并非是他们经过了什么伦理上的思辨,得出了“自私的人收益最大”的结论,而是因为在他们成长的那个年代,他们看到了一些人靠心机,世故和手段赚取了大量财富,可自己老实本分却碌碌无为,于是便认为这样的偶然是一种必然,是种人生的“另类”成功:只要一切为了自己,也可以成为富翁。

这种一切朝钱看的短视,源自内心深处的自卑。

孩子,社会很现实,但我仍然希望你永远善良

可是,在今天这个年代,你不善良,就无法好好活下去。

不善良,精于算计的人,不仅无法交到朋友,还会被所有人排斥,被隔离于众人之外,和正常的社会生活相脱离,身边的朋友也注定是和自己一样蝇营狗苟,活在社会的阴影里。

孩子,社会很现实,但我仍然希望你永远善良

父母有意或无意教给孩子的善良,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拉拢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本」

家长们不一定学过社会学,但家长的人生经验,足以让他们深知「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社会资本」,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透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交、互动、释放善意形成信任和互助的关系网络、从而达到动员和调配社会资源和能力的目的。

所以,“教小孩善良还是现实”,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孩子,社会很现实,但我仍然希望你永远善良

生而为人,你不可避免地要教他善良,就算你不教,来自社会的毒打和经验都会逼着你最终回归善良,因为这是如同自然界中自然规律一样存在的社会客观规律。正如同一个地球人不能违背地心引力而存在,一个社会人也无法违背社会规律而存在。

过早教孩子现实的家长,其实是以孩子的未来为赌注,提前透支他的社会资本和信誉。


善良,不等于“”。

很多家长说,社会很现实,要聪明有心机,才不会吃亏,过于“善良”的人会被人骗。

可是,善良有什么丢人的,善良又不代表傻,难道教他善良=教他无条件,无原则地善良?

什么时候开始,诚实,善良,忠贞...这些美好的品质,竟然成了让人唾弃的东西了?


你教孩子善良,生活会让他慢慢学会在现实中善良;

可是你教他现实,这个世界可就没人教他善良了。


【作者:@青春期父母学堂 从事教育行业多年,专注研究学习力与亲子关系,深耕青少年教育成长,点亮您家庭的幸福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蝇营狗苟   善良   现实   孩子   社会   这个世界   心机   法则   诚实   自私   勉强   家长   资本   父母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