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宝宝进了急诊!这5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生活条件好了,一些过去纠缠宝宝的疾病,如肠道寄生虫,已经远离了宝宝。只要平时多注重卫生,感染疾病的风险自然而然地降低。

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清洁过度,反而会造成反效果。比如宝宝身上有些部位并不是洗得越勤、越干净越好哟!

所以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再脏都不能清洗的部位。


多名宝宝进了急诊!这5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危险一、用力搓洗囟门或头痂

在宝宝出世后看到宝宝头上的头垢,很多人都十分揪心,那看起来脏脏的东西让人不由得想要抠掉。

因此,很多新晋宝妈或月嫂也为此陷入纠结,不清理吧,觉得脏!清理呢,又害怕伤到宝宝的大脑!

月姐提醒,千万不要用蛮力啊!因为宝宝2岁以内,囟门都处于未闭合状态。如果伤害到卤门,可能会影响宝宝一辈子!

其实头垢是这么来的:这是一种由皮肤和上皮细胞分泌物所形成的黄白色物质。

如果婴儿出生后不洗头,时间一长,这些分泌物和灰尘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较厚的乳痂。

该怎么做呢?

可在宝宝头上擦一点宝宝油或是橄榄油,隔一段时间等它软化后,用软毛刷把头垢刷松,再用宝宝洗发露把头垢冲洗掉。

严重的情况需要多次重复,但一定不要强行抠除,以免头皮破损继发感染。

还有一种出现黄色的痂,叫做脂溢性皮炎。

洗好头后可用维生素B6软膏或维生素B6片剂,研成粉末,参加适量的植物油拌匀后,搽于患处,经数小时或隔天后可铲除,再用温水洗净。


多名宝宝进了急诊!这5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危险二、频繁给宝宝掏耳朵

很多宝妈们觉得,给宝宝掏耳屎是讲卫生的表现,小角落也得干干净净嘛。棉签、挖耳勺,说干就干,拿起工具就上阵了。

但是你知道吗?

调查显示,美国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儿童因为棉签而被送进急诊,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试着用棉签清理耳道的时候,受到了伤害。

很多人不知道,耳屎其实不是什么脏东西。相反,它是耳朵的分泌物,能保护宝宝的耳朵,阻隔水、微生物、小虫子等进入耳朵内。

另外,给小宝宝掏耳朵,非常容易弄伤耳膜。宝宝耳道窄、皮肤免疫力脆弱,频繁给他掏耳屎,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

如果掏耳时,你手抖或被人撞到了,还可能不慎用棉签或耳勺弄伤耳膜,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

另外,家里工具有限,小宝宝配合程度较低,自己掏耳朵要当心损伤耳道,夏天还要防感染,因此,姐妹们要建议宝妈不要在家自己给孩子掏耳朵。

该怎么做呢?

如果宝宝的耳屎在边上,我们可以用棉签掏出来,但是如果宝宝耳朵里面的耳屎很多,影响到宝宝的听力,这时我们可以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处理。

通常医生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采用专业的工具取出耳屎;二是用一些药物去软化耳屎。


多名宝宝进了急诊!这5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危险三、用手指去挖宝宝的鼻孔

宝宝感冒鼻塞时,有些姐妹们情急之下,喜欢用小拇指去挑,但是这样做是错的!

大人指甲上带有的细菌、病菌,容易让宝宝的鼻腔受到感染。如果伸得比较深,还会影响鼻腔软骨发育,导致鼻孔变大,影响到将来的面容。

所以尽量不要去挖宝宝的鼻孔,但如果宝宝鼻塞比较严重。

该怎么做呢?

  1. 可以使用吸鼻器吸出鼻腔异物;
  2. 可以热敷两侧小鼻翼软化鼻屎(注意水温不要烫伤);
  3. 可以遵说明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


多名宝宝进了急诊!这5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危险四、私处洗得过深过于用力

多数新手月嫂给宝宝洗完头、洗完身体,再用洗澡水,顺便就给宝宝把屁股洗了。

甚至有些新手妈妈妈妈喜欢用力搓宝宝的私处,甚至把女宝宝私处的白色分泌物当做“脏东西”,刻意擦掉。

其实这些白色分泌物并不脏,而且对粘膜有保护作用,每次洗澡都把它擦掉,可能让宝宝粘膜遭到来自肠道的细菌感染。

所以,以上的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哟!

男女宝宝私处构造不同,清洗及护理方法也须注意。不当的操作方法不但洗不干净,还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尤其是女宝宝。

该怎么做呢?

男宝:轻轻将包皮推开(不要强行翻开),用清水清洗包皮内侧即可;

女宝:用流水从前往后清洗,再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就好(不用拨开阴唇进行清洗)。

【注意】

不可直接用花洒头冲洗女宝私处,花洒喷出的水是有负压的,会增加感染风险。

可以酌情清洗白色胎脂,但不需要过分地清洗以免导致上行感染。


多名宝宝进了急诊!这5个部位,再脏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危险五、着急清洗肚脐

宝宝出生后,脐带残根一般在7~10多天左右脱落。

这时,虽然脐带看着丑丑的脏脏的,但是我们一定不能急急忙忙地触碰,而是保持脐带区域清洁干燥。

该怎么做呢?

在脐带未完全脱落并愈合之前,可以给宝宝贴上防水护脐贴给宝宝擦浴,这样可以避免脐带炎。在平时尽量保持脐部的干燥和清洁。

用尿不湿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超过脐部水平位置,以免摩擦导致结痂愈合不良(或污染的尿不湿浸没脐带残端)而感染。

洗澡的时候也尽量绕过肚脐,洗澡后防止水溅到脐带上,应及时用棉签轻擦脐带,避免细菌感染。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带宝宝就医:

等到脐带正常脱落之后,不宜抠肚脐,或频繁搓洗肚脐。

这里是@月嫂了不起大讲堂,全网百万月嫂阿姨平台。关注我,陪您一起成为金牌护理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如本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知,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宝宝##宝宝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囟门   部位   耳屎   宝宝   棉签   可能会   脐带   鼻腔   分泌物   肚脐   鼻孔   急诊   细菌   耳朵   干净   白色   危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