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妈妈大嗓门应对哭闹的孩子,据研究发现:低声说更有效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面对放声大哭的孩子,母亲越是歇斯底里地高声斥责,孩子哭闹的声音反而越大。实际上,孩子的大嗓门是被母亲的高分贝吊上去的。这种母与子之间的交战,只有等双方中某一方的筋疲力尽才能结束。


90%的妈妈大嗓门应对哭闹的孩子,据研究发现:低声说更有效

大声骂孩子


心理学中有一种“低声效应”,结合成家庭教育就是指,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使用较低的声音要比适用较高的声音效果更好,而且越是批评、训斥的话题,就是应该用低于平日的声调来讲。

妈妈有一天带着3岁的明明到邻居家作客。明明刚开始还很安静,但是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在别人家床上蹦蹦跳跳,张牙舞爪。看到这种情况明明的妈妈没有发怒,而是走到明明跟前,用轻的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再明明的耳边说:“你觉得不经允许就随便在人家床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好事么?”

妈妈的声音十分轻柔,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但明明却像听到了严厉的批评一样,马上停止了乱蹦。

其实这个事例就体现了“低声效应”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降低声调、压低声音的讲话方法有很多好处。


90%的妈妈大嗓门应对哭闹的孩子,据研究发现:低声说更有效

低声说教更有效

低声讲话为什么有好处?首先给人的感觉是“理性”的表述,而不是感情的宣泄。同时低声讲话可以让听话的人感到你是理智的,从而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也促使听话的人保持理智。如果孩子在你的面前大哭大闹,那么你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情绪不被孩子的情绪感染,然后才能理智、冷静地分析孩子哭闹的原因,进而把孩子从波动的情绪中引导到理智的状态中来。

用不同于往日说话的低声来跟孩子交谈,其实也是在暗示孩子:现在爸爸妈妈的态度是异乎寻常的郑重,你应到要认真听才可以。

总之,低平的声音、沉稳的语调,都能够促使对方认真倾听你的谈话,至少可以防止父母再教育子女时竞相拔高声音,使矛盾升级。低声说话可以使双方都处于冷静自制的状态中,可以为进一步说服孩子创造条件。相反,面红耳赤、声嘶力竭地数落孩子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90%的妈妈大嗓门应对哭闹的孩子,据研究发现:低声说更有效



让教育扬帆起航,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学习,做更好的父母,用更好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妈妈   孩子   声调   嗓门   听话   效应   理智   冷静   批评   好处   情绪   床上   说话   父母   声音   讲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