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家校互动:当老师主动找家长的时候,我该怎样沟通?

教师节定在神兽回笼后的第十天想必是有道理的,为自家孩子劳心劳力了一个暑假的爸妈终于休息了几天,想想自己的清闲是由老师们辛苦工作换来的,当然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没有他们,带孩子可太难了。。。。

教师节家长都愿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可日常的家校沟通却是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经常和老师沟通吧,怕影响老师休息,不和老师沟通吧,又怕老师觉得自家不重视教育。但真要沟通起来却又不知道该注意些什么?

不妨让甜小兮帮各位家长理清家校沟通的思路,今天献出上篇——当老师主动找家长的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

教师节|家校互动:当老师主动找家长的时候,我该怎样沟通?

先说态度——用我们自己对孩子说的话:态度决定一切!家长的态度是家校沟通的基础。

1 体现平等的姿态:既不要居高临下,也不要卑微讨好

有个别高学历的家长对小学老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倒不是说他们真的看不起小学老师,而是由于他们自身对自己学识的自信,总觉得小学那点儿知识算啥啊,有啥好教的。这样的态度当然是很大的问题,小学的知识虽然简单,但小学老师的工作意义重大,无论家长的学识如何都需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尽量和老师平等的探讨问题。

另外一部分家长对老师有过度讨好的嫌疑,或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或是出于传统的尊师重道,或是觉得自家孩子在人家手里,这部分家长会有意无意地讨好老师,这种态度看似恭敬实际上会严重降低沟通效率,如果家长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一则不利于清晰有效的沟通,二则也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孩子会因为家长的低声下去而缺乏安全感。

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就是平等相待,老师和家长之间自然也是如此。

2 保持稳定的情绪:既不要反应过度,也不要消极漠视

有部分家长延续了自己童年时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畏惧感,对老师“请家长”有恐惧情绪,或者觉得“丢面子”,所以接到老师的电话或信息很容易“反应过度”,或是对着孩子怒吼,或是内心焦灼感觉孩子要“完蛋了”。

其实完全没有这种必要,老师找家长只是反应一些孩子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问题只是阶段性的,成长本身就有“修复力”,家长不需要过度焦虑,如果有个别严重问题,家长反倒应该庆幸,老师及时反馈问题总比问题严重了家长才了解情况要好得多。

另外还有个别家长因为自身工作繁忙,无力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者倾向于认为小孩子没啥大不了的事情,所以对老师的反馈常常采取漠视的态度,这样的做法当然更不可取。

3 保持必要的理智:就事论事,不要向老师宣泄教育焦虑

有部分家长尤其是妈妈,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缺乏教育方法,很想帮助孩子,可只会干着急,久而久之这类家长内心淤积了一堆焦虑情绪无处宣泄,好不容易老师打来电话和她聊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她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恨不得把自己多年解决不了的教育困惑全都倒给老师。

但没有任何老师可以通过一两个电话就解决别人家淤积多年的教育问题,老师向家长反映问题只是老师目前的工作职责,并不是老师有义务指导学生家庭多年的教育模式。所以,家长要尽量做到就事论事,老师向你反应孩子某方面的问题,你就针对目前的问题和老师探讨解决方案,切忌东拉西扯、上纲上线、宣泄焦虑。

教师节|家校互动:当老师主动找家长的时候,我该怎样沟通?

以上就是最重要的态度问题,可很多家长会说,我态度很好啊,可是老师来找我的时候,我还是不知所措,放轻松啦,接下来甜小兮分步教大家。

1 把关注点落实在具体细节上,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家长收到老师对孩子的反馈第一反应当然应该是感谢老师,谢谢老师对自家孩子的关注。但对于老师说的具体内容,家长要保持理智,重点放在问题的细节上。

比如老师反应孩子和同学打架,家长不要一听打架就陷入负面思维“孩子咋这样,他怎么这么不争气,学习不好还打架,以后可怎么办,发愁啊!”家长要问清楚老师相关的细节,比如孩子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哪几个同学一起打架?老师是亲眼看到的?还是听其他同学转述?转述的孩子又是谁?打架的原因老师是否已经了解清楚?

同样的道理,如果老师反应孩子作业不合格,家长要了解清楚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是写得太乱?还是漏题了?或是不符合格式标准?如果老师反应孩子不举手回答问题,家长要了解清楚是每门课都不回答,还是只有数学课不回答?所谓不回答是不主动举手但是会回答,还是老师点名也不会?点名不会的频率是多高?一般出现在新课上还是复习课上?

这些细节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实际上细节才是接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任何家长可以靠絮叨诸如“不要打架”“认真写作业”这些大道理去帮助孩子,确认细节是帮助孩子改善问题的第一步。

同时家长需要通过询问这些细节向老师反应一个态度“作为家长我很重视孩子的问题,同时也很在意孩子的感受”。

2 尽量用平等聊天的方式询问孩子对事情的看法

家长和老师沟通后,切记不要第一时间指责孩子,一定要听听孩子的说法,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不给他表达的机会。老师每日事务繁杂,自然有可能把事情弄错,更重要的是老师只是普通人,存在偏听偏信的可能。比如说,老师反应孩子上课和同桌说话,但由于孩子的同桌成绩好,老师会下意识地认为不是好学生的问题。

家长要明白老师的角度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搞清楚事情的全貌需要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方式。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不会无条件相信老师的说法,我们非常在意你的看法和感受。”

其实做到这一步,哪怕孩子真有错误,也已经是很好的收获。

3 根据亲子沟通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措施,或者进行相关调查,并反馈给老师。

在与孩子充分沟通之后,家长应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孩子所说的内容和老师的反馈基本相符,也确实证明孩子犯了错,或者遇到了什么问题,在批评教育过孩子之后,家长可以给老师回个电话或者发个信息,一则是再次感谢老师;二则反馈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三则希望以后有类似情况,老师可以及时反馈。

如果孩子所说的内容和老师的反馈并不相符,或者有其他隐情,比如上文讲到的,老师反馈孩子上课说话,但孩子的说法是同桌一直在打扰他,这种情况下,家长就需要向老师反应孩子的说法,请老师继续观察。

如果事情比较复杂,或者老师多次反馈相同的问题,那么家长应该了解一下其他人的说法,比如,孩子的其他任课老师,相关同学或者家长。总之,要尽可能地了解清楚情况,再去考虑怎样教育孩子。

4 持续关注后续情况,并及时和老师沟通

很多家长在接到老师投诉电话的当下,对老师反应的问题很是重视,对孩子又是批评又是惩罚,但过了没几天就忘在了脑后。然而教育的大部分问题都不是短期问题,孩子的进步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长期帮助。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困难,家长需要一点点帮助他们改善问题,同时要和老师保持持续的沟通。

这样做的目的一则是为了帮孩子解决困难,二则也是让老师知道家长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从而促进良性的家校沟通。

教师节|家校互动:当老师主动找家长的时候,我该怎样沟通?

看到这里,大家对老师“请家长”是不是有了新的思路呢?总得来说,家校沟通的基础是端正态度,桥梁是保持理智,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则需要多方了解具体执行。

了解了老师主动“请家长”家长该做些什么之后,明天甜小兮将献出献出家校沟通主题的下篇——家长怎样主动和老师沟通?

写在最后。。。。

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照亮着每个孩子前行的路。在2021年教师节之际,祝愿所有的老师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也希望家长们都能摸索到更完美的家校沟通模式。

谢谢你看到这里,我在评论区等你哦。欢迎关注我,甜小兮,为您提供简单好用的教育方法,帮您缓解育儿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教师节   主动   家长   老师   焦虑   平等   说法   细节   态度   反馈   事情   情况   方式   孩子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