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电影《八佰》和《金刚川》虽已上映一段时间,但热度仍未消退。那些壮烈、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震撼人心。经典永流传,英雄不落幕,历史不会忘记。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在笔者采访成稿的这段日子里,相继有3位老兵“归队”,仅留下4位老兵的故事。时间的车轮不停转动,滚动青春,滚动年华。面对着年轻一族疯狂“追星”的现象,我们是否该思考,“星”到底是什么?那些该被铭记和凿进骨子里,永不落幕的,又是哪一颗星?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孙宝勤|1945年1月参军,任海灵独立团团部警卫员

今年89岁的孙宝勤家住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石门镇小峪子村,参军时只有14岁,老人听力不大好,但只要一听有年轻人想了解抗日战争,老人便滔滔不绝。

“参军,风光!戴上大红花,精神焕发,乡亲们用花轿抬着。秧歌队、锣鼓队齐上阵,把新兵送到区上,集中后送往部队。”

忆当年,老人神采飞扬。入伍后不久,孙宝琴就做了首长的警卫员。

孙宝琴回忆,在参加郯马战役、卞庄兰陵围战役、莱芜战役和泰安战役期间,自己上了一线,任卫生员,负责包扎伤员。战斗中,连队里的战友抱着炸药炸坦克,一名战友不成功,第二名接着上,前仆后继,牺牲了好多战友,直到把坦克炸掉。讲述完,老人双手颤抖,眼眶发红。

卫生员负责从阵地上抢救伤员,背下战场,简单包扎处理,由担架队送往医院。有时背伤员时遇到敌军炮火袭击,只能趴在地上,驮着伤员爬行。

“我命大,有几次炮弹就在我身边炸了,但都没有伤到我。”孙宝勤在战场不怕牺牲,连续抢救伤员,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嘉奖。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1957年,孙宝勤退伍,回家务农,和老伴育有4个子女。每当看到和抗日战争相关的影视作品,老人都会边看边落泪。他说自己很怀念部队的日子,也很想念自己的战友。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崔连如|1944年1月参军,任115师老4团8连战士

崔连如,1925年8月生,山东临沂市临沭县西八里村人。参加过东海、新村、贺城、枣庄等战役。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老人的儿子一边讲述着故事,一边强调这绝对不是演电影,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场面。

在一次攻打日军的炮楼时,牺牲了近一个班的战友。日军的护城河壕沟就在炮楼之下,轻重机枪不停地向下扫射。

想要炸敌人的碉堡或桥梁,就必须闯过壕沟。战友们抱着炸药,不顾生死,勇往直前,一心完成任务。

1945年,崔连如随部到达东北。在参加四平战役时,他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九死一生。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咚’地一声,炸弹就在他旁边响了,我父亲给我讲他当年的感觉,先是耳鸣,后来觉得腿疼,想站却站不起来。那时候真就‘红了眼’,抱着弹药箱往前爬。”崔连如的大儿子说。崔连如的大腿被弹片崩伤,至今仍在身体里。左胳膊被子弹穿透,腰部也受了重伤,被战友抢下战场,送到医院才保住了性命,后经鉴定为因战八级残疾。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1950年1月,崔连如退伍,返乡后开始务农。“我父亲经常会想起当年在一起的战友,有时候也会梦见他们。现在日子过得太平了,多希望英烈们也能享受享受这好日子。”老人的儿子说。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王传银|1942年8月参军,115师老四团2营1连战士

王传银,1929年9月生,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西大于科村人。1942年8月,王传银和两个同乡一起参军。

入伍时,王传银是年龄最小的“新兵蛋子”,于是留在营部当通讯员。1945年,王传银被分在班里当了机枪手。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子弹打光了,王传银就和敌人拼刺刀,虽然只有15岁,但他胆大机智,沉着应战,经验十分丰富,据老人回忆,他最高记录是一人单挑4个敌人。

日子苦,饿的时候就吃高粱米、地瓜干、树根。有时战斗激烈,炊事班人员都上了战场,没有人做饭,大家一天就吃一顿饭。

有一次,连队在一个荒芜的山岭上阻击敌军,部队打了两天两夜,没饭吃,没水喝,战友们就相互鼓励,没有一个人退缩。只要首长一声令下,战友们马上卸掉疲惫,奋不顾身地向前冲。

王传银是个典型的山东人,生活中是个热心肠,在战场上更是个“猛将”,曾抢救过5位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将战友们背下战场,然后自己再去冲锋陷阵。

“当时啥也没考虑,战友受伤了,有责任救他们!”老人说,“也可能‘老天爷’不稀罕我,有好几次子弹就从我耳朵边划过,但都没打到我。”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同时参军的两个同乡在战场上牺牲了,得知消息后王传银悲痛万分,到战场上找到同乡的尸体,匆匆下葬,并留了标记。

“那年我才15岁,要是放在现在,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王传银说。1950年退伍以后,王传银将两个同乡的遗体迁回老家安葬。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尹秀廷|1943年1月参军,115师老六团战士

尹秀廷,山东临沂临沭蛟龙镇历城村人。虽然已经93岁高龄,但一讲起战争年代的故事仍是神采飞扬。

1945年,尹秀廷所在的连队在攻打青口据点时和日军拼刺刀。后来日军气急败坏,准备暗枪射杀营长,尹秀廷发现后一把将营长推倒,自己的肩膀却被子弹穿透。负伤的尹秀廷仍然坚持战斗,荣获了三等功。

令尹秀廷老人印象最深的一场战役,是上级要求他带着战友打阻击战。“当时迎面开来了3辆坦克,首长命令我带队阻击敌人的进攻,那一场大战我们什么都不顾了,把家书(遗书)都给了其他战友,玩命往前冲。”尹秀廷说。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上有飞机,下有坦克,战斗非常惨烈。敌机扔下2发炮弹,正巧落在尹秀廷所在的营部阵地上,副营长当场牺牲。红了眼的尹秀廷带着战士冲锋,用铁撬别坦克履带,用铁丝缠炮不让它转动,有的战士爬上坦克,用大石头敲打坦克顶来震慑敌人。“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炸掉坦克就算完成任务!”老人激动地说。

英雄永不落幕|《八佰》和《金刚川》里的残酷,他们都经历过


回忆起往事,老人非常激动,谈及战友,老人落泪。“希望孩子们能珍惜现在的生活,可能我们说的这些故事你们不信,是不是太夸张了。谁会用命,或者出生入死的兄弟的命去开玩笑呢?”说完,老人哽咽。

老一辈的故事,有的流传,有的却被永远埋进了黄土。过去的,是历史。时代不断前进,但不能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抗日老兵的人数逐年递减,但文字和影像却可以清晰记下他们的容颜和故事,英雄不该被遗忘,闪闪的红星永不会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临沭县   临沂市   抗日战争   营长   伤员   日军   同乡   坦克   战友   战役   战场   战士   敌人   残酷   老人   英雄   故事   金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