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下午5点左右,9岁的小布回到家,顾不上多休息,她打开了书包,拿出练习册开始做家庭作业。

小布妈妈坐在她的后方辅导加监督,小布外婆在厨房忙着准备晚餐。

6点20几分,外婆终于做好了晚餐,小布的作业也进入了收尾阶段。

祖孙三代人围着餐桌吃了顿简单却营养均衡的晚餐后,小布和妈妈在客厅里转着圈圈消食。距离7点只剩几分钟了,小布的网课马上就要开始了。

小布的网课需要上到9点,每周三次,不同的科目都会上,这一情况已持续半年之久了。

其实一开始,妈妈并没有想过给小布报网课,疫情导致孩子不能去学校上课时,妈妈只是每天督促小布上好学校要求的网课,然后每天自己再陪着她学习一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让小布自由安排了。

毕竟那时的小布才上一年级,妈妈不想一下子给她太大的压力。

没想到后来在家长群中,妈妈发现小布的同学们大部分除了上学校的网课以外,还报名了其他的网课,原本佛系的妈妈也坐不住了。

小布妈妈在其他家长的介绍下,加入了几个培训群,经过多方了解与咨询后,最终给小布报名了两个不同机构的课程。

一家是本地有名的线下辅导机构,因为病毒不能再面对面上课,于是他们转到了视频教学。小布妈妈觉得这一家性价比高,老师的能力也信得过,就报名了他们的全方面辅导班,可以辅导孩子现阶段学校所学的各科课程,预习+课后辅导+难点解析+拓展。

另一家则是只做线上教育,从文化类到艺术类到兴趣课程,五花八门。他们家的课程看重孩子多方面的发展,小布妈妈认为现在的孩子就是需要全面开花,虽然价格有点小贵,但为了孩子,花多少都值。

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小布家的情况就是中国大多有娃家庭的现状。

疫情前,家长每天带着娃放学后辗转于各个辅导班;疫情后,家长每天和娃在家换不同的APP上网课。

在家上网课,看似省钱(网课普遍比线下课程便宜)、省时(省去了路上奔波的大把时间)、省心(孩子就在家长的眼皮子底下上课),但线上教育的雷,不少家长都踩过。

今年初,有媒体报道,四家有名的在线教育头部企业,居然不约而同的聘请了一位“老教师”为他们代言。而且这位“老师”还可以身兼多个科目的教学。

在X辅导的广告中,她是“教了一辈子小学数学的数学老师”,在XX课堂的宣传视频中,她又是“教了40年英语”的资深老师,同时她还是“某校的教育专家”等等。

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多种身份,都在彰显她的“不一般”。

无独有偶,4月2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因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被顶格罚款50万元。

有购买过相关课程的家长反应,培训机构的套路一般都是拉你进家长群,然后群中常常会有配合很积极的家长,而这些家长往往是由工作人员假扮的“托”。

“让家长误以为得了实惠,一步步被诱导掉进冲动消费的陷阱,还会遭遇推销的狂轰乱炸。”

线上教育常见的套路之一是“低价促销”

“原价899的课程,现在只有1元就可以体验”;

“原价2999元,秒杀价只需要19元”。

小钟妈妈也是在宝妈群中看到了别人分享的,只要花1块钱,就可以体验原价为899元的名师演讲辅导课程。小钟妈妈兴冲冲地替小钟填了资料,报名参加。

到了约定的时候进入视频课程一看才发现,1元钱购买的只是一节30分钟的体验课,而不是原价899元10节的演讲课;老师也不是宣传海报上的名师,而是机构的一名普通老师。

并且在这30分钟内,屏幕对面的老师更多的是在跟家长聊天,问的还是一些与课程完全无关的问题,比如:父母是否都是上班族?孩子一年在课外辅导上会花多少钱?会不会带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

小钟妈妈觉得老师就是在套话,想了解自家的消费水平,确定自己是不是头肥羊。

而对于孩子,却只是让孩子读了一段演讲稿,问题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结束了。

虽然只花了1元,但体验感实在一般。并且之后小钟妈妈经常会收到机构的课程推销信息与电话,扰人清静。

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而月初,西安作业帮的一些离职辅导老师就曝光了作业帮的造假套路。

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老师们表示,公司内部设有专门的学习交流平台,辅导老师可以在上面学习优秀辅导老师的操作标准。

课程主管也会每天发布话术,辅导老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将主管的话术复制粘贴到相应的班级群以及给家长发私信。而一些特定话术,主管还会对时间节点作出要求。

而老师们还需要用不同的小号在家长群中扮演家长,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活跃气氛,刺激其他家长进行消费。

“表面上,辅导老师发挥着辅助主讲老师的作用,但实际上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卖课。”

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令许多家长疯狂地“打卡0元学”

只要家长孩子“坚持打卡XX天,就可以返还学费”的营销模式遍地开花。

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朋友圈中每天都有家长发布孩子的打卡记录,美术、英语、绘本等等。

7天是基本,30天为常态。但真正打卡到30天的却少之又少。

因为这些平台会不断地提高打卡要求,设置重重关卡阻止家长们打卡成功。

去年以来多位家长投诉一款绘本APP称,该平台为了阻止返现,频繁升级APP,并设置标准极高的打分环节、限制打卡时间,以此反复修改打卡规则,还因强制收集儿童隐私信息被网信办通报;

还有家长投诉一款少儿英语APP,打卡完毕后被要求提供购买记录,却因购课平台下架无从查找;有消费者打卡完成后发现不再是现金返现,而是以网络课程代金券或领取某一门网络课程,导致消费者损失了本应得到的返现利益。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超过了此前10年的融资总和,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融资金额屡创新高。甚至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2年,K12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亿元。

超预期的加速发展也使在线教育乱象频出业内人士表示,不少“低价课程”“惊喜礼包”只是教培机构吸引用户的手段。

各位家长要对线上教育持理性与谨慎的态度,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需求开展相应的线上教育,不盲目跟风,也不必过度消费。

线上教育辅导老师:辅导孩子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在线   老师   孩子   作业   套路   疫情   融资   原价   晚餐   家长   妈妈   课程   机构   时间   学校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