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嫂与新疆棉花不得不说的故事


山东大嫂与新疆棉花不得不说的故事

近日,新疆棉花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热点,说起新疆棉花,那就不得不说起山东大嫂与新疆棉花源远流长的故事。

故事要从1952年说起,王震将军率领着一支解放大军进军新疆,他们是作为野战部队进入新疆的。野战部队历来都是一个男性的世界,男性的世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不完整的社会。男人只有半边天,在当时来说他们还缺少女性这半边天。在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一大批女兵从山东走向天山,人们把她们亲切地称之为“山东大嫂”。“山东大嫂”谱写了“边塞新乐章”,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新疆屯垦事业世世代代后继有人。没有山东大嫂,这支部队就不可能在这扎根,所以这批进疆的山东大嫂的历史功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据不完全统计,50年代总共有超过2万名山东女兵从齐鲁大地来到天山南北。一辆又一辆满载着山东女兵的汽车,过玉门、出阳关,使得已经沉寂了几个世纪的丝绸古道上又迎来了滚滚烟尘。

从山东到新疆的距离现在来说,只不过一趟高铁的程度,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路途是遥远又危险的。火车、卡车加步行一路辗转,饿了就吃家里带的咸菜,就着已经长毛的大饼,喝着水井里稠乎乎的水。这批山东大嫂就这样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耗时一个多月才来到了新疆这片戈壁滩。

山东大嫂们来到新疆接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拾棉花。那时的农业收割全靠一双手,棉花是一颗一颗收获的。以前的新疆是整片的戈壁滩,戈壁滩上长的都是梭梭柴,只有把梭梭柴砍完,腾出地来才能种棉花、种粮食。大风刮起的风沙能见度极低,刮得眼前的人都看不到,大家只能扯着手往家走,不扯着手大风能把人都刮跑。在地里工作的时候没有睡过床,就睡在地里,割点芦苇搭个棚子。那时候狼啊、野猪啊多得很,一烧荒那狼和野猪乱窜。但坚毅勇敢的山东大嫂并没有被艰苦的条件打败,她们用双手丈量着新疆的土地,用一份坚持建设新疆,扎根新疆。

“嫁给军人,是很光荣的事情”山东大嫂把青春献给了新疆,把终身也献给了新疆,为新疆建设贡献了第二代的力量,使建设新疆的事业得到了延续。

历史上,新疆自汉代以来就出现了“屯垦戍边”的治理模式,但各朝屯垦始终无法摆脱“一代而终”的结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屯兵戍卒不能扎根边疆。他们的家人往往都在内地,随着年岁的增长,人心思归。征女兵入新疆,大大平衡了男女比例。很多女兵还给家里写信,动员家人来新疆。戈壁滩上的庄稼、瓜果成熟的时候,一批批山东大嫂也和一批批战士组成了一个个家庭,这不仅解决了驻疆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也保障了屯垦戍边的顺利进行,坚定了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山东大嫂的故事还在不断传唱,体现了山东妇女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杰出的贡献的奉献精神,特别是她们勇敢、善良、纯朴、智慧、勤劳、任劳任怨和睿智的高尚品质,代表了新时代山东妇女高尚的光辉形象。山东大嫂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的初衷也是如此,始终延续着这份高尚的品质,为了让万千家庭生活更美好的伟大愿景不断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齐鲁大地   新疆   大嫂   山东   玉门   阳关   棉花   天山   戈壁滩   故事   女兵   野战   边疆   高尚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