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屡试不爽的妙招,让孩子心甘情愿配合你

上一篇里,我们说到可以用5个妙招化解情绪,取代对孩子的攻击、吼叫和伤害。今天,我们来学习4个屡试不爽的妙招,让孩子心甘情愿配合你。

4个屡试不爽的妙招,让孩子心甘情愿配合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下面这样的话:

“我数一、二、三,你再不收起来,我就把玩具扔了啊!”

“马上去吃饭,快点!”

类似这种和孩子“斗智斗勇”的经验,你也有过吧?那么你是不是发现,这些责备、或命令的说话方式,在改变孩子行为方面并不会起多大作用,即使孩子暂时听话,也可能是因为害怕或者敷衍。除此之外,孩子更有可能反抗,或者把你的话当耳旁风,依旧我行我素。

这时,我们需要运用语言的力量,鼓励孩子,让他们愿意与我们合作。

第一个技巧是“提示信息”。所谓“提示信息”,就是当孩子做得不对或者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你不是直接去否定他的做法或情绪,而是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或者怎么做

“提示信息”强调的是,以正面强化的方式,代替控诉、命令、比较、警告等负面的沟通方式,这样父母既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例如,你不希望孩子乱扔玩具,与其说“不准再乱扔玩具了”,你可以告诉他:“把玩具放进箱子里吧”

你也可以把提示变得非常有趣儿,比如说:让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开口,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它就有着不同寻常的魔力。

你可以代表饥饿的玩具箱说话:喂,我饿了,我要把所有积木都吃到肚子里。杯子也可以尖叫:不要把我留在这里,我要和其他杯子朋友在一起,牙刷可以发出声音:我看到一条蛀虫躲在大牙齿的后面,让我进去收拾他。

这些声音会把孩子逗笑,让他们心甘情愿参与到生活的琐事当中。此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一项无聊的任务提示变成一个挑战或者游戏。

如果你不马上把睡衣穿好,就没时间听我讲故事了,不如换成:你觉得你闭上眼睛可以把睡衣穿上吗?

提示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当你要告诉孩子做什么时,不要用你平常的声音,而要像奥特曼、超级飞侠或者其他孩子最喜欢的卡通人物那样说话,甚至可以唱出声音来。

并且,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你也是在教给孩子,如何把生活中乏味的任务变成愉快的活动。

第二个技巧是,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

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被说教,或者是被唠叨。孩子们也是一样的,有时候这话说得越短,字用得越少,反倒是越有效越有力量。

简单的词语表达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你尽量使用名词,或者一个简单的手势就可以了,而不是用动词,因为动词有可能听起来像是一个命令。比如说:坐过来、安静,这些词,我们在训练宠物的时候,会不会经常这样说?

所以,当我们希望孩子系上安全带的时候,提醒他:安全带。在希望他离开浴室随手关灯时,说一个字灯。而希望他安静的时候,可以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这就足够了。

当然,在我们用了提示和简单词语表达后,如果孩子还是没什么动静,一般这种情况下,你就已经开始冒火了,这个时候啊,那就不能再继续用前面这两种方法了,而是要实行第三个技巧了,也就是,比较坦诚地告诉孩子此刻你的真实感受

有了感受,不管多糟糕,要及时地表达出来,而不要过多地去想这种感受本身对还是不对。此外,在你表达感受时,也要注意下表达方式,尽量准确地描述出你当时的情绪,比如失望、沮丧、难过、无奈、愤怒、悲伤、烦躁等等,这样,在孩子产生类似的感受时,他们也可以使用这些词汇来表达。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已经说了三遍了,可是还没有看到你去刷牙,我觉得挺无力的,也挺恼火的。无力、恼火这两个词就描述出了大人的感受。孩子接受到这些信息后,也更有可能判断出大人的底线在哪里,然后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

第四个技巧就是写便条。当你发现自己一再重复同样的要求,直到自己都觉得烦死了,那你可能是时候写一张便条了。

如果你的孩子还不怎么认识字,那你可以邀请他(她)一起用画画的方式完成了这个便条。

4个屡试不爽的妙招,让孩子心甘情愿配合你

孩子有时不能按照规矩做事情,也是因为这些规矩真的还没有内化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而你邀请他制作便条的这个过程,也是在帮助他,主动把这件事,吸收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比如,孩子每次画完画之后,画笔总是七零八落地躺在桌上,这时,你不妨试下在墙上贴上这么一张便条,艺术家请注意,离开房间时,请将画笔恢复原位。谢谢!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省掉不少功夫,不用每次都再去提醒她了。

通过不断地学习、使用上面4种沟通方法,希望你可以和孩子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你能够将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揪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配合你,亲子关系才会更亲密。

(十点读书——父母成长计划 读书笔记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屡试不爽   便条   画笔   动词   安全带   妙招   词语   心甘情愿   情绪   命令   说话   声音   提示   玩具   简单   方式   孩子   技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