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会救谁?”

相信这个问题,对广大男同胞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它太“致命”了。每当被这样提问时,都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躲得越远越好。

当然,网上有很多抖机灵的回答,比如“我妈会救你,她会游泳”“那你完了,我不会游泳,我若跳下去我妈肯定先救我”之类的。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这样问你呢:

“妈妈,我和弟弟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我会让你们报游泳班。”

“假如我们都还没学会呢?”

“额,离我最近的那个......”

“假设我们离你的距离都一样呢?”

救命啊,来个好心人把他俩都救上去吧,我想自己先游会......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在生活中,孩子可能不会问类似“掉水里救谁”的问题。但有二胎的家庭,相信对这个问题一定不陌生:

“妈妈,我和姐姐你更爱谁?”

“都爱啊。”

“只能选一个呢?”

“都爱。”

“只能选一个。”

偶买噶,还是让我去水里先游会吧。这种亲子大难题,该怎么回答,孩子才会真正满意?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二胎家庭,孩子不仅会争“宠”,还会在方方面面要求“公平”:分的东西大小要一样;陪的时间要一样多;添置新衣服数量、频率都要一样。

总之,一旦发现父母有稍微的偏颇,孩子们就会像福尔摩斯一样给你揪出来,然后表示抗议。孩子们处处要“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一:“妈妈,他的比我的多”

在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典故,叫“孔融让梨”。孔融和哥哥们一起吃梨,自己主动拿小的吃。大人们就问:“孔融,你为啥不拿大的啊?”

孔融回答:“我人小,吃得少,理应拿小的。哥哥们年纪大,吃得多,所以大梨留给他们。”

多好的关系啊。这样的孔融,请给我来一打!

因为现实中,梨一上桌,俩孩子就抢起来了,抢到最后还要告状:“妈妈,他的梨比我的大。”

咋滴,要不我去跟梨说说,让它们以后都长成一样大?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特别是在我家,每次吃面条,侄子侄女非得趴在碗边,仔细对比,衡量两碗面谁多谁少。那架势,就差一根根数了。我哥每次在旁看得咬牙切齿,但又隐忍不发。我真担心他一个冲动,谁都不让吃了。

后来,我学聪明了。

每次吃什么东西,都让他们自己先说,能吃多少,然后按需选择。如果他们因为对比而要求再添加,我则直接拒绝:“我们是按需分配。如果谁真的少了,吃完了再来乘。”

如果各自拿了后,食物没有了,那可以从我的那份中分出去一点。但从头到尾只坚持一个原则:“按需分配”。

而不是因为“谁多了一点、谁少了一点”,就得保证他们拿到的分毫不差。谁也做不到百分百精准不是?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另外,添置东西,比如衣服、书包、鞋子等。有时候其中一个确实是急需要,而另一个则还有,不需要额外买。

如果没买新物件的那个人,因为“不公平”而大喊大叫,我会耐心听他发泄完,而不是讲道理。

最后,再给个拥抱:“我知道看到姐姐买了新书包,而你没有,确实会有些难受。尽管你知道她现在急需要,而你不是,但你还是会感觉烦躁。”

孩子往往会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来确定对父母爱的占有。如果我们能理解感受,包容情绪,孩子也就通常不会对物质再那么执着了。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二:你陪他已经很久了

有次给侄女辅导作业,六年级的数学题,好家伙,都快赶上我们那时候初中、高中的难度了。我自己琢磨了好一会,又给侄女讲了很久,但她还是似懂非懂。

这时侄子过来,非拉着我的手,要我也教他做作业:“姑姑,你都跟姐姐讲好久了,该轮到给我讲了。”

好有道理的样子,我差点就信了。

继续教姐姐吧,小的说我偏心。转头教弟弟吧,姐姐会有怨言,觉得弟弟是个讨厌鬼,他总是想怎样就怎样。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我想了想,然后肯定了弟弟:

“你说得对,我确实跟姐姐讲了很久了。她这个题很难,在我那时候都属于奥数范围了。我研究了很久,还要分步骤细细地讲,是得花多一点时间。你先把会做的做了,不会的留着。等会再一一问我哦。”

姐姐得到的信号是:我的需求被尊重了,而且能得到满足。

弟弟得到的信号则是:“看来我得多一点耐心,等我需要的时候,会得到帮助的。”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三:我和姐姐,更爱谁?

网上有位妈妈分享了件趣事:

姐姐不小心撞到头了,妈妈赶紧上前抚摸安慰。一旁的弟弟见状,连忙对准桌子,一头撞过去。然后可怜兮兮地走过来,也要求安慰。

这是和姐姐的爱,一分也不能少啊。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我们回到前文的那个问题:“我和姐姐,你到底更爱谁?”显然你说“都爱”这种话,孩子肯定是不会信服的。别看他们小,一个个的,精着呢!

“都爱”只会让他们觉得你在敷衍,或是给他的爱更少。这会加剧孩子们的竞争,恶化他们的关系。

那么,既不能同时选,又不能二选一,到底怎样回答,才是正解呢?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给出的答案是:向孩子们展示出你对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爱。

“你更爱谁?”

“你们每个人对我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存在。

再没有一个人,能拥有你这样的思想、你的感受、你的笑容和你的声音。能有你做我的孩子,妈妈真的很幸福。”

孩子会想:“妈妈是真的爱我。而且这份爱,是唯一的,是和姐姐不同的,也不是从她那里分来的。”

没有了竞争,也就不会再追求谁多谁少、是否公平。

“妈妈,我和弟弟你更爱谁?”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妨照着说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孩子提出的“公平”问题,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最后留一个彩蛋,孩子问:“妈妈,我和弟弟同时掉水里,不会游泳,离你距离一样,你救谁?”

你会怎么回答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精彩答案,我们一起探讨哦~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100万+爆文创作者。研究孩子心理发展,解决育儿路上的百种难题,喜欢就关注吧~

更多精彩推荐:

二胎家庭,想要孩子不争不抢、关系和睦,父母要掌握一个诀窍

“生二胎后,越来越讨厌老大”宝妈吐露心声,引发许多父母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按需分配   弟弟   答案   妈妈   侄子   侄女   心理学家   游泳   公平   确实   姐姐   父母   东西   关系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