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催促孩子做事和学习是很多家长日常的的痛苦。

"快去写作业!""别磨蹭了,快去看书!"很多孩子一到学习的时候就墨迹,让家长很是头疼上火,却又无能无力。

为什么孩子需要被三催四请才想去学习?答案只有一个:缺乏内驱力!

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一、什么是内驱力

内驱力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最有价值的品质之一。

拥有内驱力,会让人更有目标,更有规划,更有原则,更克制,同时能够更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从而形成一种螺旋向上的精神,使人一生受益。

内驱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从小培养,并通过不断强化让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求知,去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


二、停下!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内驱力

1、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控制

如果家长自身性格过于强势,喜欢发号施令,那孩子必然会变得唯唯诺诺,什么事都要等着家长的吩咐和催促才有动力去做。

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对孩子的控制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时间规划和生活安排上,打断孩子正投入在做的事情催促他去做另外一件事。在刚上小学的这段关键期,不少家长会硬拖着在玩玩具的孩子去写作业,虽然这样做的效果立竿见影,家长也看似最省心,但长此以往,实则在扼杀孩子的内驱控制力,让孩子永远无法成为自律、能够自我规划的人,养成家长催就学一下,不催就犯懒的毛病。


除了给孩子安排时间外,家长经常会犯的另一个错误是直接替孩子做选择。我有一个朋友,她一直觉得自己在给孩子放权方面做得很好,直到有一天她偷看到了孩子的日记。日记上赫然写着:“真讨厌,每次都假惺惺地给我两个选择,其实自己都做好决定了才让我选!”


这还是在生活中“做选择题”孩子的感受,而又有多少孩子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呢!即使当孩子还在学龄前时,家长也千万不要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就拍板决定所有事情,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2、让孩子时刻感觉父母很焦虑

学得慢、学得差、不爱学....孩子上学后家长总有焦虑不完的事情,而这种焦虑,很多时候会反映到家长对孩子有意无意的责备,或者言语中透露的失望中。


尤其是对那些心思敏感而且听话的好孩子而言,家长的焦虑是对他们内驱力形成的致命打击。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和写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才高兴。为什么要考好成绩?因为得高分爸爸妈妈才满意。久而久之,孩子会把学习好或者自己变得更好和抚慰父母的焦虑感划上等号。


这种父母的焦虑,会触发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致使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并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而是去取悦他人。


长大之后,他们可能看上去很努力,努力学习,努力考上大学,让父母骄傲,但人生却是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奋斗,因为他们的目标建构中始终缺失自我驱动力这一块最重要的拼图。

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3、让孩子感到家长言行不一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如果作为家长终日懒散,不求上进,那么确实很难要求孩子建立内驱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家长要求孩子去做作业学习,而自己在刷手机打游戏时,孩子的内心一定是抵触的。还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给孩子买了好多绘本,但是孩子不喜欢看,翻都不翻,可实际上却很少主动给孩子讲绘本,自己更是很少拿起书看,这样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家长的榜样作用,才是能让孩子相信自己有拥有变得更好的力量。

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三、如何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1、适当的自由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就如同玩橡皮筋,如果绷得太紧,皮筋就会断掉,而绷紧的时候松一松,才有最大的回弹力。给予孩子原则以内最大限度的自由,是唤醒他们自身内驱力的第一步。


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表,比如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休息娱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可能教养出只爱学习的机器人般的孩子,所以应该在有边界感的同时,让孩子能够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只有当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应该去学习和写作业的时候,才是学习最高效和认真的时候。但如果家长不放手,永远做一个督促者,那么孩子也就永远都没有办法规划自己的人生。


被大树庇护的树苗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只有家长的放手,才是培育孩子内驱力最适合的土壤。

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2、恰当的奖励

很多家长会用看电视和买玩具来奖励孩子学习,这是大错特错的。奖励是鼓励孩子的手段之一,但是绝不能把与学习和其它好品质无关的东西作为诱饵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因为要买最新款的玩具,所以去写作业;因为想看10分钟的电视,所以去看10分钟的书。长此以往,孩子只会把学习等这些应该做的事情当作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和看书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家长要用玩具等好处去弥补他们。我们要避免把学习和辛苦、累画上等号,让孩子从小就产生对求知厌恶的心理。


3、体育活动

运动除了能强健孩子的体魄外,最重要的是能锻炼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在失败中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为培养内驱力,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即使是爬山徒步等日常锻炼,也可以加强孩子的耐力,激发他们战胜自己的力量。

需要三催四请才肯去学习?孩子的内驱力要这样培养


4、阅读习惯

除了体育活动能带来躯体上的动力,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也会提升脑力的驱动力。阅读是使人受益一生的能力,也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就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他们会对世间万物抱有持续不断的好奇心,而当良好的正循环开启后,孩子会把阅读学习与丰富知识结构挂钩,变得更有动力去探索未知,也更有内驱力去学习。


结语: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内驱力,只有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和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且有动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孩子   驱动力   长此以往   等号   心地   焦虑   体育活动   家长   父母   事情   玩具   动力   时间   自由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