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陪伴是影响孩子智商的重要一环

一个人的智商发育,和他幼儿时期父母的陪伴有非常大的关联。

智力在大脑中的形式

现代脑科学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脑容量并没有什么关系,和他的脑沟回的表面积有非常大的联系。

这些大脑沟回,并非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外界信号刺激而逐渐形成的。

其实学过深度学习的程序猿都知道,我们在构造算法模型前,需要用大量数据对其进行训练。模型根据反馈对每个神经元进行权重分配调整,使有些节点敏感,有些节点几乎熔断不被影响。这个过程震荡反复,直到这个模型对几乎所有的测试数据能有非常好的输出。

这正是从人类大脑神经元的生物特性中得到的启发。

真实的大脑结构中,神经元同样以不同的长短粗细,相互连接,构成大脑。这些构成我们大脑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就是表面积。两个神经元之间连接越紧密,就越容易激活引起兴奋。在输入大量人类生活数据进行训练之后,这个大脑就能对新的刺激有一个比较好的反映。这个孩子看起来智商就高(注意智商是一个年龄相关的概念)。

陪伴促进智力发展

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所谓的“训练”,其实就是每次家长陪伴小孩玩游戏的过程,是每次引导孩子说话和应答,是指导孩子做事情的过程。每次你教他一件事,其实都是对他大脑的一次刺激,会促进相应神经元之间的联结。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非说天赋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每个人初始的脑形态确实会有一些不同,但这并不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太大的区别。毕竟人类之间的基因相似度非常高,差别不会超过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

作为大脑刺激的一个旁证,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过少量存在的植物人苏醒的案例?案例表明,关键的步骤并不是保证患者的营养,而是不断给患者制造他熟悉的声音(患者眼睛一般无法睁开难以接受光线),激活他封闭沉睡的思维。

高考学霸调查数据和推论

澎湃新闻已经连续多年,在高考之后向各地的学霸们发送调查问卷,并做统计。在2017年,2018年分别回收了40份问卷和27份问卷。并从中得到了大量的统计推论(有兴趣者可直接头条搜索,澎拜新闻+高考学霸调查)。

家庭陪伴是影响孩子智商的重要一环

澎湃新闻调查结论

我认为他的结论相当明显。这里只取家庭环境相关的两项。

第一项是父母亲的职业:公务员+教师家庭出学霸的最多。我觉得理由应该是因为公务员和教师家庭,父母工作稳定,经济条件中等,而上下班比较准时,陪伴小孩时间也多。


家庭陪伴是影响孩子智商的重要一环

教师+公务员家庭占比最高

另一项是有关父母的学历。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父母学历越高孩子越能成为学霸。

2017年的结果中,父母只有一位博士。而硕士以上家庭总和甚至不如初中学历以下家庭总和。2018年的结果中,硕博比例有所提高。但也只占到1/6,不能改变在两次数据中,父母学历在大专本科占比都最大的情况。

这说明,孩子的智商和父母有关,但基因只占了很小的一块比例。

陪伴的方法

不过要注意,陪伴并不是强行向你的孩子灌输这个,灌输那个。

澎湃新闻的调查结论中间还有一条:学霸家庭往往比较“佛系”,也就是父母并不会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孩子有充分的自主权。

还是用我们程序猿深度学习的例子来映证。

玩深度学习的程序猿都知道,输入的数据是要选择的,否则可能会过度训练,无法收敛,导致模型训练失败。甚至某乎上有文章称,现在的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调参,算法却不太重要了。

也就是说,你别啥都作为输入,也别不管反馈结果是啥一股脑儿的输入。那最终你的模型是要废掉的。

“对孩子不能逼,要引导”。有机会我将继续写文章来探讨这个话题。

写在最后

我是一名上交计算机本硕的人工智能老兵。20年前我曾致力于想搞清楚人类学习的机制,以便能实现一套自然语言理解系统。

现在回想,这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毕竟计算机仅仅是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一阶谓词逻辑系统。而我也没有聪明到能构建一个自我进化的系统。

真感谢导师,即使这么荒谬的课题,仍然让我自由发挥,最终毕业。当然,也幸好当年交大计算机还没有SCI,EI的要求。然而我也没敢再继续读博[捂脸]。

不过对这个问题的执念一直萦绕在我心中,在20年的工作中也一直在应用。特别的,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也不断的在带孩子的时候尝试应用这些技巧。

如果你也对如何学习,学习之学习,如何教人学习这些话题感兴趣,请关注我。欢迎探讨。不但是为了我们自己能聪明的做事,更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能聪明的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智商   孩子   家庭   表面积   神经元   澎湃   智力   深度   大脑   患者   模型   学历   父母   人类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