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救助了一位藏族同胞

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 曹学广,更多军旅故事请关注鹰眼观天。

1974年11月中旬,有一天的下午三四点钟,我接到了出车的任务,我们三团卫生队要到二营五连接送病号,同行的有卫生队李医生和康复的两名战士。

我开的是嘎斯51型改装的救护车,临出车前,我到值班室领好了通行证。去五连,必经海晏原子城乙区的陆军哨卡,当时一名陆军士兵首先查看了通行证,然后核查车型车牌、人员等等,一切乎合规定才可放行。

青海的11月份,天气变化无常,忽然下起大雪了,我们的车通过乙区,然后,开上了大草原(又称金银滩大草原)。

我们救助了一位藏族同胞

这里,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诞生地。

也是被称作西部歌王的王洛宾那首传世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发源地。

大草原一望无边,在这儿开车,没有道路,没有信号灯指示牌,开出去几公里见不到一个人。

当救护车开了一个小时后,我隐隐的有点感觉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雪包在移动,当车子靠近时才发现,一个裹着羊皮袍子的藏族同胞坐在雪中呻吟,我发现此情况后,也不敢启动车子一走了之,但他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

这时,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十多岁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我叫了其中的一个男孩,说:你叫什么名字?他说:叫扎西。我问,他怎么了?后来经过交流后才知道,老汉生病了,拉了一个星期的肚子,眼看撑不住了,求助金珠玛米(解放军)救救他。

我们救助了一位藏族同胞

这时候李医生急忙下车问诊,了解病情后,将自带的药箱打开,取出止泻药(黑药片)给了他一包,关照小孩如何用药。我这时问小孩这是什么地方,他说是扎西公社也是扎西大队。我说你普通话讲得很好,他说,扎西小学教他们讲普通话。

就这样,我们启动车子继续行驶,这时候的雪下得非常大,打在前挡玻璃上的雪,雨刮器来不及清扫。又经过了半个多小时颠簸,二营五连就到了。

在连队没有一个多时辰,我们就抓紧往回赶。当车辆经过扎西大队时,发现那个藏胞还在原地坐着,他双手合十向我们致谢。李医生说:药给他了,问题不大,过几天就可以康复了。

救护车在返回的路上又经过了刚才检查的岗哨,还是那个陆军兄弟,他非常机械地又盘查了一遍,我们知道,你跟他解释也是无用的,哨兵的职责告诉他‘’只认证,不认人‘’。我记得有一回出车,来回经过五六次,每次都得停车检查,向他表白也是徒劳的。慢慢的,我们已习惯接受检查了。

原子城的安保工作非常严格。记得有一次,我们连的家属来部队探亲,周末的下午,汽车连开了两辆解放30到乙区去洗澡,检查的哨兵硬是不让过。因为,通行证上没有注明女同志的姓名,无法只好返道而回。

过后,我将救护车开到了团卫生队,完成了今天的出车任务,到炊事班拿了两根大葱和象年糕一样的馒头,在班里的火炉上边烤边吃了起来。像这样的生活,我们驾驶员也习以为常了,一点都不见怪了。

三天过后,连里又指派我开救护车下连队,我又到了去五连的路上。当车子一踏上大草原,就看到远处有一个身穿羊皮袍子的人,正朝着我们的方向磕起头来,走近一看还是那个藏胞。

他站起来指着自己的肚子不停地讲着藏语。我下车后,又见到了那个叫扎西的小男孩,通过扎西翻译,我们才知道他在这里等了几天了,特意感谢金珠玛米(解放军),他的病己经好了,说你们是大好人,救命恩人!我们通过小扎西和他交流,请他回去后好好休息,没事的,不用谢了!

多年之后的一天,我同江苏淮安的老战友贺锦生聊到此事的过程,他告诉我:1975年4月的某一天,你们刚刚复员离开部队,"金银滩"上的扎西公社和这位被救的藏族同胞,一行20多个人,带着感谢信和哈达来到了部队驻地,来到了汽车连,寻找这位停车救过他的"金珠玛米"解放军战士。我听后不胜唏嘘。

(更多军旅生活故事,请关注鹰眼观天,欢迎投稿)

我们救助了一位藏族同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藏族   金珠玛米   卫生队   子城   藏胞   连队   袍子   哨兵   军旅   救护车   解放军   同胞   车子   部队   通行证   李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