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役之后

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孙洪文,更多原创请关注鹰眼观天。

2005年,我结束了15年的军旅生涯,退出现役,转业进了税务部门工作。不觉间,又干了15年的“税官”。

回首往事,各种滋味在心头,其中有一点体会是,时刻保持向上的心,人生才不会虚度。

税务局是一个执法部门,各方面要求相对比较高,要懂得征管法、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税法,还要会会计,更能熟练运用Word等电脑办公软件和业务软件,服务态度更要好,才能干好税收工作。

进了这种专业部门,如果去办公室等非业务科室,就不用学税法、会计、计算机等那么多专业知识,工资也不少发,工作就轻松多了。

但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能干些事,部队养成的能吃苦、肯钻研的奋斗精神,让我选择了业务科室,我被分到了税政管理科,和同事王慕容、张海涛负责出口企业的退税工作。

这样一来,部队所学专业技能几乎就毫无用武之地了,只能用那种攻坚克难的作风重新开始。

隔行如隔山,又初来乍到,新单位的人除了认识和我一块分来的转业干部边兆洪外,其他的基本不认识,业务知识更是空白。

我就先从认识人员开始,只要在办公楼内遇到人就主动打招呼问好,在局里上班的同事渐渐地都认识了,相互间也慢慢了解和熟悉了,分局里的同事就利用学习、开会等机会接触认识,没想到的是对我以后工作的开展帮助很大,人员关算是过了。

省局组织了转业干部岗前培训,我就利用这个机会专攻最难的业务知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从增值税、所得税的基础理论、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学起,不懂的就请教老师,直至弄懂学通。

经过3个月的刻苦学习,我初步掌握了增值税、征管法、企业会计等基本理论,知道企业生产经营有增值就得缴增值税,有收入就得交所得税,占用土地就得交土地使用税等等税法规定和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这些为我后期继续学习和从事出口退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出口退税工作专业性强,风险大,万一出错就会给国家税收带来损失,我就虚心向同事王慕容、张海涛请教,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

单位8:30上班,我就7:35把孩子送到学校,7:50到达办公室,等同事们来上班时我已把办公室卫生等收拾妥当,天天如此,日日如此。

科长魏增勇是个老同志,不但敬业,业务也非常棒!看我勤学肯干,就把他十分珍惜的《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培训教材》送给我,说你把这本书看明白了,出口退税工作就好干多了,不懂的地方就问我。

王慕容、张海涛也给我安排一些简单的出口退税工作,我就从最基本的学起、干起,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不懂就问。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就能处理出口业务了,答复出口企业咨询的问题也不再是以话传话了。还在单位组织的业务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局领导在全体人员的大会上表扬了我,同事包括出口企业会计对我也越来越尊重了。

2009年人员调整,由于王慕容2006年下半年调走了,张海涛又调整到其它岗位了,我对出口退税业务也熟悉了,责任心又强,局里就让我继续干出口退税工作,不同的是,我从以往的配角变成了主角。

新调整来的科长张永正和其他同事李云华、于希平对出口退税工作又知之甚少;另外,我们科除了出口退税工作,还有增值税、车购税等其它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

我当时工作压力很大,每月既要审核五六十户出口企业报送的退税资料,还要向上级业务部门报送各种报表资料,还得教其他两位同事出口退税业务,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完成出口货物的退税审核,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能熟练地操作微机,既要看企业上报的纸质退税资料,还要审电子退税数据,二者相互印证,并多方比对,甚至还要发函、实地核查等,在排除疑点,核对无误后,才能给企业办理退税。

每个月下来,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业务集中处理的那十几天,晚上经常加班,周六还带着孩子(那时孩子上小学,她妈在医院上班早去晚归,有时还值夜班)来办公室干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逐渐地,同事李云华、于希平,还有后来的孙滢,也能处理退税业务了,相应地我的工作量也轻了,并入选了市局出口退税人才库。由于工作突出,我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一次,2013年10月竞争上岗任用为科室副职。

为了把年轻干部培养成为全面税收人才,2013年底,局里又进行了人员调整,郭晓静调整到出口退税主岗上来,我服从组织安排,继续留用帮带出口退税业务和协助科室其它工作。之后又进行了两次调整,我又都被留了下来,科室也先后进了4名年轻人。

现在,出口退税岗位上更年轻的同志已经挑了大梁,出口退税也实行了无纸质化管理,业务处理软件不断升级、更新、完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我也更加轻松了,而家庭里的事却多起来。

岁月易逝,不敢相信,我已参加工作30年了,也由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脸有皱褶的中年人了。

有过喜乐、有过愤怒、有过悲伤、有过忧虑......只要向善、进取,拥有平和的心态,你就会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平和而温暖的生活。

(更多退役军人故事,请关注鹰眼观天,欢迎投稿)

我退役之后

鹰眼观察:

这是一位部队“老兵”转业当“新兵”的故事。他的奋斗历程说得简单,但其中的辛苦唯有自知。

军人的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精神,有助于他们退役之后继续学习和奋斗,实践中也有大批退役军人成功转型,在新岗位上发光发热。

但从爱护人才、使用人才、发挥人才效能的角度,还是希望转业安置政策更有针对性,以便更好地发挥退役军人的特长,提高人才利用效率。

毕竟退役军人不同于新毕业大学生,他们已经在不同的领域成长为“行家里手”,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完全可以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少一些被动的“半路出家”。

因为军队的许多工作和专业,完全可以对应地方建设的需要。只要能够打破一些壁垒,全面精准地对接每一个个体,完全可以实现个人发展、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更多精彩时评,请关注鹰眼观天,欢迎投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克难   局里   税法   增值税   慕容   科室   所得税   军人   部队   同事   办公室   人员   业务   人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