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知善恶懂选择

道家一直强调阴阳吸引、天地和合。

从自然规律来看,斗转星移、秋收冬藏都是自然善性的和谐体现,但当阴阳相逆、天地不和的时候,像家庭关系不好,夫妻吵架,或者父母和孩子沟通不顺畅时,就会产生问题甚至带来灾难,这就是因为阴阳不和谐而产生的恶。

究竟上来说,世间本无善恶,因为真如自性,本来清净,而且人往往是佛魔同体、善恶同源的矛盾体,在没有了无究竟的智慧之前,人们需要明白基本的善恶,知道如何做选择,这样才能保证至少做一个正直良善的人。

通常,人都有喜善厌恶之心,但倘若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可能很多人一下子回答不上来。关于善恶选择的问题,最好的教育时期,就是孩童时期,让孩子从小明是非、懂善恶,就能降低长大后孩子一不小心走上弯路甚至外路的可能性,让孩子在人生的重要路口,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共享单车刚出现时,有一则新闻报道,小学生利用锁的漏洞只花了五秒钟就把共享单车打开了。这一事件竟让一些大人拍手叫好,直夸这孩子聪明,更没有人去提醒“投机取巧”的孩子要远离这种近乎破坏和滋长偷盗的行为。

看似简单的小事,容易成为日后酿成大祸的因缘。不经意的小问题都不知善恶、明白是非,又如何指望孩子长大了能对大善大恶、大是大非有所判断呢。

不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也需要家长谨慎对待,在孩子小时候担当好监督和指引的角色。

当然,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可能面对于己无关的是非善恶并不难,难的是在私欲和诱惑面前,能不能依然保有初心、坚定立场。

被称为“余姚四贤“之一的严子陵,学识渊博,在当时名望很高。王莽当政时,为了笼络人心,曾广纳天下贤才,不少人都趁机会捞了一官半职。严子陵也受到王莽的多次力邀,想请他来做丞相,但严子陵不为所动。也有不少人劝严子陵,说你就投靠一下吧,免得得罪了权贵,得不偿失,但严子陵坚定地说,“如今朝廷法令严苛而且琐碎,官场腐败,赋税繁重,百姓怨愤炽盛,苦不堪言。倘若我接受了王莽的聘请,不就成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这种邀请,败坏我的名声,有辱清白,我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后来,王莽倒台,很多被拉拢的官场投机分子纷纷被抄家灭族,但严子陵安然无恙。这就是明善恶,做出正确选择的一个案例。但面对诱惑,有多少人能像严子陵那样,不摇摆,刚正不阿呢。

《了凡四训》中还有一个故事,几个儒生去天目山拜见得道高僧中峰和尚。其中一个儒生问,“骂人、打人是恶,恭敬、礼敬人是善吗?”中峰和尚说,“不一定。”又有一个人问,“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吗?”中峰和尚还是说,“不一定。”后来,这些读书人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都提出来询问,结果中峰和尚都说不一定。这时,有一个儒生虚心地向中峰和尚请教何为善恶。中峰和尚就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也就是说,许多时候,做一件事的动机才是善恶的根本,动机是利益他人,就是善;出于自私的目的,为自己谋好处,也可能就是恶。如此,让孩子知道善恶的分界,他们才知道在生活乃至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如何选择,才不会为了一个玩具、一口食物而争吵不休,才会懂得分享、懂得悲悯。

或许,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肩负拯救宇宙、救护世界的重担,但不以善小而不为,点滴小事积少成多,往往也会对命运产生无法估量、扭转乾坤的作用。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让孩子从小学会积善、行善,无论是布施给乞丐一些金钱,还是把家里闲置的玩具、文具、书本、衣物赠送给偏远地区需要的儿童,抑或是参加社区的义工活动,捡捡垃圾、看看敬老院的老人等等,都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良善的种子,这样不着相、不以此为傲、更不求回报的无相布施,无形中会为孩子以后的人生积累深厚的福德。

为了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知善恶、懂忠奸、明选择的人,家长可以从小就带着孩子阅读类似《弟子规》这样的国学经典,或者《史记》等方面的历史书籍,这些传统典籍都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传承千年而不绝,是教育孩子、培养家风的绝佳读物,能够指引孩子穿过茫茫的历史长河,翻山越岭,走好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

如何让孩子知善恶懂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天目山   王莽   善恶   外路   儒生   良善   官场   单车   阴阳   动机   和尚   是非   小事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