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父亲想让儿子成网红,儿子只想当托尼老师,来自老父亲的焦虑

文|歪骆驼

谢谢关注!

我们都已经离不开巴掌大的手机,如果手机不在手上,就感觉吃饭不香、睡觉睡不着、上厕所便秘。

之所以如此着迷,是因为手机里精彩纷呈的网络生态,每天活跃在其中的用户上亿。

60岁父亲想让儿子成网红,儿子只想当托尼老师,来自老父亲的焦虑

广东的邹先生想要拉着儿子在互联网里大干一场,儿子却没有丝毫兴趣

老邹先生对于儿子可谓是期望满满,自己以前在广州打拼的小理发店交给儿子,20多平米的小店面,小邹一个人打理了八年,父亲显然不满意,但对于小邹而言,守着这个小店,他已经非常的满足,虽然收入是少了一点,但他也习以为常。

60岁父亲想让儿子成网红,儿子只想当托尼老师,来自老父亲的焦虑

小邹是个典型的月光族,他觉得这种生活没什么不好。

父亲邹先生就看不下去,因为马上小邹要面临孩子出生,自己也要荣升为一个爸爸了。

小邹自己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母子的花销,只能寄望于父亲的帮衬。一想到家中马上要添丁,老邹除了当爷爷的喜悦之外更多的还是压力。

所以他对儿子小邹说,不能再佛系下去,必须要开始行动。

在他的计划里,首先就是要把理发店换一个位置,扩大规模。

然而他的想法小邹并不采纳,在小邹看来,生活没有近忧,他很知足,可是邹先生却有远虑,觉得儿子没有居安思危。

他给儿子反复讲着自己的故事,以前自己换工作,自己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本来非常合适自己,但面试官问他会不会电脑,老邹说不会,最后面试失败,从那之后,老邹发誓要学会电脑,老邹买了计算机相关书籍,每天疯狂地背诵五笔打字口诀,最后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学会了打字。

对于父亲的苦口婆心,小邹并非充耳不闻,但他真的没有找到奋斗的方向。

为此邹先生有了一个提议,他知道有一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邹先生称在09年的时候就研究过直播这个事,但当时只是了解并没有行动,到了2018年他看到各大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他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刷着手机,看着用户越来越多,他彷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60岁父亲想让儿子成网红,儿子只想当托尼老师,来自老父亲的焦虑

邹先生快60岁了,依然很时髦,直播间,流量打造,人设,这些似乎是年轻人擅长的领域,他驾轻就熟。

但对于爸爸的提议,小邹显得并不热衷,小邹有他自己的理由,他直言自己的性格更不适合做这个。

老邹的行动更是让人吃惊,短短时间就写了1000多个小剧本,先不说这些小剧本质量如何,到底能不能红,但从这量来看,就能看出老邹的激情。在老邹的眼里这都是心血聚成的作品,但在小邹眼里都只是废纸。

60岁父亲想让儿子成网红,儿子只想当托尼老师,来自老父亲的焦虑

父子俩的问题看似是因为爱好个性的不同,可背后似乎蕴藏着更深层的家庭问题,步调不一致的父子,到底面临什么样的矛盾?

小邹对父亲始终保持距离,无论父亲如何鼓动,他都是坚决不肯参与。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不是说龙生的就是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就一定会得打洞,一家人可以求同存异。

他想要的并不是事业上多么成功,或者是做一个网红,他想要的是父亲能够放松下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欣赏一句贴心的问候,能够感受到亲人之间的温情。

老邹先生也很清楚人有个体差异,儿子们的生活他一个都左右不了,可是他还是忍不住焦虑,忍不住着急。

爱创作,也挺乐呵的邹先生其实一直背负着沉重的过去。

曾经未能给孩子们遮风避雨,他是很自责的,如今他愿意做一盏探路灯,弥补曾经的遗憾。可是,儿子们都长大了,没有一个人愿意在他的照亮下前行。对于生活,对于事业,他们宁愿自己摸索,有自己的节奏。

小邹想的和父亲不一样,他认为家庭需要的不是积极,不是奋进,而是包容,而是爱。

两代人观念不同,不存在谁对谁错,建议邹先生在生活中可以尝试着去看一看儿子小邹想要的爱和风景。

邹先生如此的焦虑,并不主要是因为爱,更重要的是满足了自己两点的心理需求。

第一点,心理需求是补偿需求

你觉得小时候你因为不在他们身边你亏欠了他们的,你可能就会想,我要去弥补他们。你很有可能是给他买了个玩具,但是他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你在做的这些事,你对他的这些要求更像是一个对孩子好的父亲。而不是一个像成年人的父亲啊。

第二点,心理需求是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的需求,其实是来源于你认为你在家庭关系处理上,其实并不是太成功,所以你需要更多的来自于外界的认同感。

你在用你的爱好去要求你的儿子的时候,你希望他和你观点趋同的时候,你就是在放大地寻找这种认同感,而他们感到了压迫。

给邹先生的建议

第一、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

过去的缺失就让他过去,你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已然成年甚至要做父亲的儿子。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要服老,这个服老是要放松心态,要有更多的信任给予已经成人的孩子,要有更多的空间给予他们去尝试自己的兴趣。

60岁父亲想让儿子成网红,儿子只想当托尼老师,来自老父亲的焦虑

而邹先生的个人爱好,更好的方式是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做团队,去做这个事,不一定是为了赚钱,有时候寻找这份乐趣更重要。

第二、做一个旁观者。

因为觉得自己在孩子童年没有尽到一个爸爸的责任,邹先生迫切地想要去弥补,内心的愧疚感啊让他无比的焦虑,他无法处理好这份愧疚,也无法理解孩子所需要的爱。

这时候作为邹先生至少可以做一个从容的旁观者,让孩子直面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弯路,比方说自己去养育自己的妻儿,承担家庭的责任,而不是什么都想帮孩子摆平。

其实,一个人在走弯路的时候,他在完成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建设,这叫平衡。当有人老是去给自己压力,告诉自己说你必须要快点,再快点的时候,当他自己在走着弯路发现自己达不到的时候,他会告诉自己我要慢一点,我挣这么多也是可以的。这就是为什么小邹安于现状的原因,这是他让自己平衡的一种方式。

而对于小邹而言,又该如何呢?

首先,虽然说小邹佛系恬淡的生活,让人欣赏,这种怡然自乐也让我们羡慕,这种心态是没问题的,但是这都不代表你一旦失去你的父亲庇护之后,你可以阻挡风雨。如果抛开邹先生背后的付出,这一切的恬淡无为都禁不住推敲。

如果你的父亲他不再给你经济帮助,帮你养你的妻子,包括养你的儿子,那么这些道理都是浮云。

所以面对即将出生的孩子,面对养家糊口的压力,你必须得有饥饿感,你如果不想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事,那你得自己扛起来。

其次,你可以不认同父亲的焦虑,你可以觉得烦,但你不能拒绝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因为要养家糊口,就不能安于现状。人活着不光只是自己安逸就可以了,还得有妻儿父母,现在父亲60岁还能替你抗,如果父亲老去,他还能替你抗吗?

第三,小邹可能在意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那生活中点滴的幸福感,对于老邹的激情他不置可否,但我想说小邹的幸福感是建立在老邹这颗承重梁只下,如果没有老邹替他照顾妻儿,这些幸福感将不会存在。

佛系享受人生和散漫的生活作风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60岁父亲想让儿子成网红,儿子只想当托尼老师,来自老父亲的焦虑

显然小邹模糊了两者的概念,既然想要摆脱父亲的安排,那么自己就应该站起来,以自己的方式去奋斗。

对于邹先生花甲之年,还能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能够激情地应对潮流,这是好事,但除此之外,更多的还是要放慢脚步,去感触一下家的温暖。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如果侵权联系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焦虑   父亲   儿子   养家糊口   安于现状   妻儿   理发店   幸福感   认同感   爸爸   需求   老师   孩子   心理   家庭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