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生活中,一些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听力就开始下降了,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基因遗传因素,大多是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小孩子,听力发育还不完善,经常处在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孩子的听力,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家长一定要警惕。那么,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孩子的听力受到损伤呢?这些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在封闭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有的家长喜欢大声听音乐或者像前面那位妈妈一样K歌,但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经常玩噪音玩具

各种有声有色的电动玩具,在启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过大的声响,可能对孩子听力造成音伤害。专家提醒,在购买小年龄孩子的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切勿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幼儿。下面一组玩具噪声测试数据可大致反应儿童所面临的玩具噪声污染: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公分距离内为82-100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100公分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107分贝,最大可达130-140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公分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108分贝;

鞭炮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125-156分贝;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声级最高,达74-97dB(分贝),这类玩具车多出现在公园或大型商场等处的儿童游乐场所;

惯性儿童玩具的声级最低,为52-81dB,但是大部分儿童玩具的声级都超过了60dB。

3.忽视家电噪音

生活中有一类噪声源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据测定,在离人1米距离内,音量放大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声级可达60-70分贝;电风扇为42-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洗衣机转动时马达声为60-70分贝;电吹风为55-90分贝;电动剃须刀为47-60分贝;音响的声级可高达90分贝。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可见,有时家用电器的噪声不比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低。要使家庭降低或避免噪声的危害,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尽量不要把发出噪声大的电器放置在同一室内,看电视、听音乐时声音不要开太大,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呆在噪音大的家电房间。

4.乱挖耳朵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耳屎对孩子有害无益,所以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孩子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干净为止。但是小孩子的外耳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孩子听力损伤。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5.乱给孩子吃药

孩子患感冒、头痛发热时,如果盲目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此,孩子生病时,家长千万不要私自给孩子乱吃药。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6.用力擤鼻

当孩子得了感冒或鼻炎时,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即鼻涕),有的家长会拿纸巾帮孩子擤鼻涕,但在擤鼻涕时,他们常常会将孩子的鼻子捏得过紧,这样不但容易损伤鼻粘膜,还可能损伤耳道,引起中耳炎。

因为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是通过咽鼓管连通的,咽鼓管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平常咽鼓管都是闭合的,当我们吞咽或打哈欠的时候,它就会张开,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当我们过分用力擤鼻涕时,空气会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从而出现耳鸣、耳闷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脓性鼻涕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进而引发中耳炎。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7.强行灌药

孩子们对吃药大多都很抗拒,看到孩子不肯喝药,有的家长便捏着孩子的鼻子强灌下去,或者在孩子哭闹很厉害时仍然强行灌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强行灌药,不仅容易使孩子将药物误吸入气管而造成呛咳,甚至引起窒息,而且还可能使咽部的液体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进而引发中耳炎。

8.喂奶姿势不当

有的家长在喂奶时为了图方便,把孩子平放着喂,或喂奶的时候喂得过多、过急,小孩子会因为来不及吞咽而呛咳,这样很容易使奶水从咽部逆流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

这9个你不注意的事,正在损害着孩子的听力!养娃可“马虎不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9.捂住嘴强忍着打喷嚏

有些家长觉得打喷嚏是个不雅的行为,于是教育孩子在打喷嚏时一定要捂着嘴,以便使喷嚏的声音可以减小一些,但这样也可能使耳朵受伤。

打喷嚏本来是鼻子对外界刺激所作的一种本能反射,如果强行捂住,容易使打喷嚏时咽部增高的压力无处释放,这股压力可冲击咽鼓管,甚至伤及鼓膜,引起鼓膜穿孔。

如果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捂着嘴打喷嚏,还可能让病菌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如果您有其他关于宝宝健康成长发育的问题咨询,请添加小编微信号:children_61(添加时请备注文章获取来源,如今日头条),将为您提供一对一专业解答哦。

也欢迎各位将文章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或在下方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本期话题:“家长们觉得生活中哪些因素对孩子听力损伤最大呢?”(欢迎在文章下方参与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听力   鼓膜   耳屎   孩子   声级   中耳炎   中耳   分贝   噪声   鼻涕   损伤   家长   玩具   图片   网络   马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