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当街扇老师耳光并拍视频,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方式?

6月19日,20年后当街扇老师耳光被判一年六个月的男子出狱了。据了解事件发生在2018年7月份,河南33岁的常仁尧在大街上扇了自己老师的耳光,并录视频进行报复。

被捕入狱后他坦言,20年前自己曾被老师殴打,如今长大了看到老师心生不满,便打回去了。童年阴影对一个孩子到底有多严重?

20年后当街扇老师耳光并拍视频,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方式?

有网友留言说“我看过一个同学被老师打的惨样,本来对教师这个职业心生敬畏,但那之后直接放弃了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有网友说:“我们老师打人都是抓起头发,将脑袋往墙上撞。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样的场景。”

有网友说:“我小时候被老师用拖把把打过,腿都紫了也不敢吭声,长大后才知道他不是惩罚我,是拿我当出气筒!”

有网友说:“小时候被老师教训的次数太多了,全班都一个样。以为老师都是这个样子会打学生。成年后才发现也有特别好的老师,有值得尊重的老师,但我还是遇见老师就绕着走。”

20年后当街扇老师耳光并拍视频,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方式?

不知何时起,我们可敬可爱的“园丁”成了人们眼里的恶魔。不知何时起,负责教书育人的老师也逐渐开始推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这些原因,还好老师一份公道。

老师为什么会打孩子?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看待教师惩戒权?

遇见调皮捣蛋的孩子违反纪律或不好好学习以示惩戒。但有尺度,不过分,惩罚力度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内。

我认为在合理的教师惩戒权范围里惩罚孩子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就要留有余地和信任。

不能大包大揽对老师明言“我的孩子对错你都不能管。”如果这样学校该如何管理孩子呢?只会让孩子更加无法无天,不明是非。

我就见过一个妈妈,她儿子很暴力,经常在学校欺负同学。有一回她的儿子和同学发生口角,并直接将同学推下楼梯骨折了。

老师接到受伤家长的电话之后打算惩罚他,罚他为班级服务扫地一周。可是才扫了一天他妈妈就跑来学校指着老师说:“不轮他值日凭什么让他扫地一周?医疗费我都出过了,凭什么还要扫地?我儿子爱怎样就怎样你管得着吗?不就摔了一下至于吗?”

只要方法得当,并且告知家长,我认为恰当的惩戒是合理的,既能维护制度,又能培养孩子。

20年后当街扇老师耳光并拍视频,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方式?

有部分老师打孩子完全是为了出气泄愤。我记得上初三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姓郭,是个女老师。她打同学的理由真的是千奇百怪,有一回是有个同学感冒了,吃了感冒药犯困打盹。她把这个同学叫到讲台上当众甩了好几个耳光。

十三四岁的孩子是自尊心很强的,也很叛逆,当场就扬手打回去一巴掌。要不是同学们上前去拉架,估计两人要把教室拆了。

最可笑的是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天郭老师之所以打人是因为和老公吵架了。她在给学校交的检讨里也是这样写的,表示自己生活压力大,所以看到同学上课睡觉就怒了。忍不住发火打人,虽然她说以后不会因为私人情绪影响教学,但实际上并未实现。

她的暴力教学依旧在持续,几年前我又见到了当年被打的同学。他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没多打郭老师几巴掌,她还欠我三个耳光!”

我问他这么久了你还耿耿于怀吗?他说:“哼!这种人渣就不配当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打人?她也没问任何人我为什么会睡觉,如果不是生病了谁会中考前呼呼大睡?总之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她!

对于像郭老师一样拿学生泄愤的老师其实不在少数,在他们眼中孩子弱小,老师的权威让他们无力反抗。是缓解压力和施暴的最好目标,这一类老师应当做出相应处罚,而不是瞒天过海换个班级继续“暴打”孩子。

20年后当街扇老师耳光并拍视频,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方式?

我们所希望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呢?

其实无论是那种原因,“打”终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严师出高徒”这些话了。他们更喜欢了解自己、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老师。

《垫底辣妹》这部剧中,老师想改变学渣女的成绩并没有一上来就给她补习功课,而是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和成绩差的原因。

当老师发现学渣辣妹喜欢打扮自己,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家里老爸重男轻女,觉得女儿无论怎样努力都是人渣。老妈又觉得女孩只要漂亮就够了。这导致辣妹沉迷化妆的世界,觉得读书无用。

于是这位老师在第一次见到辣妹时,并没有和其他老师一样骂她穿奇装异服,而是夸赞她很有品味很漂亮。这个不一样的老师立马获得了辣妹的关注,然后老师将话题引到学习方面,鼓励辣妹好好学习考到最好的大学,这样就能向老爸证明自己不是人渣。

辣妹受到鼓舞,无论周围的人怎么看待她始终努力学习,从最基础的开始补齐,最后终于考上心爱的大学,逆转为学霸。

这个故事中的老师就运用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先和孩子同频再同语。其实很多问题只要多沟通都能解决,但如果不同频,是无法同日而语的。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沉下心了解孩子的老师,能够耐下心帮助孩子的父母,能够理解父母的老师的孩子。这三方缺一不可,毕竟只有同频才能共振啊!

这里是@金鱼妈妈说育儿 每天多点育儿小知识,陪伴孩子健康快乐长大,陪伴宝爸宝妈科学养娃,陪伴姐妹们共同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师生# #育儿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耳光   老师   教书育人   出气筒   当街   打人   辣妹   人渣   年后   家长   原因   同学   妈妈   方式   孩子   教师   学校   网友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