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这些特质,看似是优良品质,其实从根本上影响了孩子三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身上会形成很多明显的特质,而这当然和父母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不得不说,如果父母的教育眼光较为狭隘,那么孩子的成长格局势必会因此而有所受限。虽然教育孩子不需要父母们考证评级,但是却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给予孩子最正确的教育引导。甚至于说有些在父母眼中看起来是优良的品质,但是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的三观。

孩子身上这些特质,看似是优良品质,其实从根本上影响了孩子三观

奶奶略带炫耀地夸赞小孙子懂得节俭,可路人却纷纷侧目:节俭和爱占便宜是两码事

周末的时候,王大娘带着小孙子去逛菜市场。一老一小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菜摊前,王大娘驾轻就熟地挑捡起新鲜的蔬菜。虽然摊主一再提醒王大娘不要再揪菜叶子了,但是王大娘却说,"买菜就得买新鲜的,这菜叶子都蔫了!"

王大娘的振振有词让摊主很是无奈,"您老在我这买菜就喜欢揪菜叶子,您这可是花买菜叶的钱买的菜心!"虽然摊主有些不太乐意,但是王大娘却装作没有看见,继续挑挑拣拣。

孩子身上这些特质,看似是优良品质,其实从根本上影响了孩子三观

终于王大娘选好了菜,递给摊主上称算账,当然要求抹零的讨价还价自然少不了。临走的时候,王大娘冲小孙子使了个眼色只见小家伙手疾眼快地抓起一把小葱便跑走了

王大娘佯装拿孙子的调皮没办法,打着哈哈便快步离开了。离开了菜摊后,王大娘笑嘻嘻地夸奖起了小孙子,"你偷拿的这一把小葱最少值五毛钱,我孙子真是太懂节俭了!下次咱俩出来买菜的时候还得这么干!"

路人听到王大娘这样说后纷纷侧目,"老太太,您这样教孙子可是会把孩子教坏的!节俭和爱占便宜可是两码事!偷拿别人东西可不是美德!"被路人指指点点的王大娘觉得很没面子,只见她一边嘴里嘟囔着"关你什么事",一边带着小孙子快步离开了。

孩子身上这些特质,看似是优良品质,其实从根本上影响了孩子三观

孩子身上的哪些特质是披着"好品质"外衣的坏习惯?

1.把爱占便宜当节俭

爱占便宜和节俭明显是两件事,但是很多家长却很容易将它们混淆。爱占便宜损害的是他人的利益,而节俭则完全是通过自身的行为来使物品的效用实现最大化。爱占便宜只会让孩子变得更自私,这显然与好品质无关。

2.把自私自利当聪明

当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时,他们身上自私自利的一面便会显露无遗。缺乏同理心,不懂得分享,这样的孩子不仅仅是"护食"那么简单,而这也完全不尽然是父母口中的"聪明"。

孩子身上这些特质,看似是优良品质,其实从根本上影响了孩子三观

3.把骄纵跋扈随性

孩子们身上的行为虽然是天性使然,但是不得不说,把娇纵跋扈的特质当成是随性的品质,这显然有一些过于牵强了。孩子身上的骄纵跋扈,大多和父母的过度宠溺有关,这与天性使然完全是两个概念。

孩子身上的不良特质会对孩子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1.妨碍孩子的三观建立

孩子身上的不良品质,即便被伪装得再完美,它也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尤其是在孩子的三观尚未完全建立时,他们身上的不良特质,很有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误导。

孩子身上这些特质,看似是优良品质,其实从根本上影响了孩子三观

2.妨碍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

当孩子把不良特质当成是好品质时,显然他们对于品质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在孩子们的是非观尚未完全建立时,分辨是非能力有所欠缺的他们受到不良特质的误导,很有可能会对良好的品质认知产生误解。

3.影响孩子良好的性格发展

在孩子的性格塑造时期,良好的品质会让他们的性格中形成更多积极正面的部分。但是如果此时孩子身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良特质,那么他们的性格发展也会相应地受到消极影响。不良特质的存在让孩子们无法意识到自身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困扰,这也使得孩子的性格中比较容易出现自私的一面。

孩子身上这些特质,看似是优良品质,其实从根本上影响了孩子三观

正如良好的品质形成,是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引导一样,当孩子身上出现不良特质时,父母们有必要反省自身的教育是否存在问题。教育学家说,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很有可能根源是父母教育出现了问题。

所以父母们有必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拓宽孩子的眼界视野和格局,不要让孩子被眼前的利益得失所困。大家对于孩子身上良好品质的养成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特质   身上   品质   孩子   孙子   骄纵   菜叶   小葱   摊主   跋扈   节俭   路人   优良   性格   不良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