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超强的3所大学,都是211还有一所是985高校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考上大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难了,但是该如何选择大学成了很多同学和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了,选哪个大学比较好,专业该怎么选择,诗选好大学的冷门专业还是选不是很好的热门专业,这些都是非常那一抉择的,再加上现在大学的数量那么多。

距离今年的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家长到这个时候能给孩子提供的帮助也是非常有限了,所以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把目光放在了志愿填报上,毕竟孩子的高考二模成绩已经出来了,家长完全可以根据成绩给孩子做选择了,不过在选择学校之前很多家长都想给孩子选择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将来孩子毕业了之后能够好就业一些。

电子信息专业超强的3所大学,都是211还有一所是985高校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比较热门的电子信息专业超强的3所大学,全是211大学,还有一所是985高校。

这3所大学是非常出名的两电一邮,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985高校)。

电子信息专业超强的3所大学,都是211还有一所是985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和工信部共建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学校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用物理学、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获得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A,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得A-,软件工程获得B+,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得B,光学工程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B-。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就业一般都会选择在北京发展,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电子信息专业超强的3所大学,都是211还有一所是985高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直属大学,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211工程大学,有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软件工程(设2个建设点)。

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得A+,信息与通信工程获得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得、软件工程获得B+,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获得B,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得B-。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最喜欢去深圳发展,去深圳的人数也是最多的,其次才是留在西安发展,毕竟北上广深的吸引力更强,就业发展前景更广。

电子信息专业超强的3所大学,都是211还有一所是985高校


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高校,985高校、211高校,,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前1%。

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学科获得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A,光学工程获得A-,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5个学科获得B+,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获得B。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基本上都会选择在四川省就业,其次就是广东省了。

电子信息专业超强的3所大学,都是211还有一所是985高校


从就业率上来看3所高校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北京邮电大学更是高达99.38%就业率非常高,研究生就业率就更高了。

就业方向上北京邮电大学主要就业方向是通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占比超过一半以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要就业方向最多的是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占比35.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28.1%。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高达50.89%。

这3所大学各方面都是非常好的,考上了就业就不用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高校   教育部   专业   软件工程   西安   就业率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   北京   所大学   学科   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   工程   大学   电子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