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训教育: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相信“破罐子破摔”这个词,会触动很多家长的神经,让我们听了就觉得内心很痛苦。卓训教育在很多孩子身上,看到过太多这样的现象:

当他成绩不好时,他会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当他为期末复习做了满满的计划,可是有一天没做到,他第二天不是奋起直追,而是开始放弃了。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可是为什么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会说:反正我也学不会,学了也是白学;反正我的计划已经打破了,我永远也做不好。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破罐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

卓训教育: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这是因为眼前的失败会让孩子情绪低落、体验到压力,而低落的情绪和压力会使得他们的大脑更容易向各种诱惑屈服,而失去自控力。就如同节食减肥的人,在因为工作失败而难过时,会更想逃避痛苦感受而吃高热量的甜品。电子游戏成瘾的孩子,在考试前觉得压力大时,会更想放松而屈服于游戏的诱惑。

其实是大脑在保护我们,避免陷入巨大的痛苦。

心理学术语叫做应激反应。就是当一个压力来临时,身体内部会发生某些变化,使得我们在危险情况下能够本能地保护自己。压力会让我们焦虑、难过、愤怒,会让我们因为自我怀疑而痛苦,这时大脑为了不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为了很好地保护我们,它会让我们去寻找奖励、让自己快乐起来。

卓训教育: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那么什么是最便捷可行的快乐来源?当然是各种休闲活动,对孩子来说可能是玩手机、发呆、画画,对大人来说可能是刷朋友圈、抽烟、喝酒、购物、吃东西。在压力状态下,对快乐奖励机制的追求会让这些休闲活动对我们来说变得更有诱惑力,更难抵抗。

但可怕的是这种被动休闲刚开始时会让我们放松,但超过半小时后会让我们有失去控制的感觉,会体会到更深的无力感而后悔这样做,这个现象被称为“熵”效应。

那放到孩子身上,就是当压力太大时,他也会去找到放松的方法,让自己免于压力,但这些放松的方法不但没让他真的放松,反倒让他觉得因为缺乏自控感,而后悔和自责。

卓训教育:孩子“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那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更多地玩游戏、更多地选择逃避来让自己远离愧疚的感受,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循环。

如何打破这个负循环呢?他需要想办法去行动,他有应对办法就有了控制感,而一个人对自己做的事情有控制感时,他的自我控制力量也会更强。所以破罐子破摔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而失去控制感,要想打破学习中的这种负循环,我们就要让孩子重获对学习的控制感。

要想打破这种”破罐子破摔”的负循环,核心方法就是让孩子从小的行动做起来,提高孩子自我的控制感,让孩子体会到自控的力量。卓训教育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配合,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自豪,为每一个退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方法准备,这样就会帮助孩子打破负循环,走出“破罐子破摔”的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破罐子破摔   孩子   休闲活动   自控   低落   大脑   情绪   后悔   身上   痛苦   家长   现象   压力   方法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