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小编以前常常羡慕孩子们有寒暑两个长假,没想到,今年突然放了个寒假,却让人不那么高兴得起来。面对这次的疫情,专家们已经给出了很多专业细致的行动指南,但是让我们小老百姓很发愁的是,口罩买不到,酒精也缺货,除了宅在家里等运气,我们还要面对熊孩子的调皮捣蛋!


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其实,这也不能怪熊孩子,毕竟大人宅在家还可以刷刷新闻、看看视频、玩玩游戏,而熊孩子们的生活模式就比较单一了,以前在幼儿园还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快乐奔跑玩耍,现在在家呆了将近2个月,根本安静不下来。那么,该如何在家里给熊孩子们打造一个有趣又实用的空间呢?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为孩子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一家人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客厅了,你的熊孩子也不例外。

如果你们家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小桌子,可以直接将茶几挪走,在客厅铺上地毯,这样,大人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熊孩子就可以直接坐在地毯上玩了。


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二、为孩子打造合适的学习空间

即使宅在家,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功课哦,所以在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空间尤为重要!

(1)舒适的书桌椅。

其实,你不必单独为孩子打造一间书房,尤其是家中面积比较小的空间,只要在孩子的房间内合理地设计一个学习区,就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了。

(2)良好的光线。将孩子的学习区尽可能地安排在靠窗的位置,这样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就能拥有良好的光线了,可以大大的保护视力。

三、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其实孩子的玩心是非常大的,对于小孩子来说,玩耍就是天性!但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玩伴,家长在没有太多时间精力照顾孩子的时候,可以考虑先花30分钟高质量陪孩子玩耍,跟孩子一起摸清游戏玩法后,在孩子附近一边工作一边陪着他。尝试与孩子商量好互不打扰,约定独立玩耍时间,家长也可安心工作!

比如小编这里有一款既可以学习又可以玩耍的高科技游戏,推荐给你们哦!

裸眼AR互动沙盘——一款去屏幕的浸入式教育产品,可以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维度呈现课程场景的全息光影教育产品,让儿童可以沉浸在课堂中,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游戏化学习。


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兴趣,陈鹤琴先生提出“儿童是以游戏为生命”,所以“玩”是幼儿的天性,“玩中学,学中玩”也是在幼儿教育理念里倡导的教育理念,幼儿的活动由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共同构成,教学中寓与游戏,游戏中渗透教学,因此学与玩没有明确的界限。裸眼AR互动沙盘与游戏密切结合,让整个学习贯穿在游戏之中。

例如在恐龙程序的《恐龙去哪儿了》的活动中,幼儿借助程序,在操作中初步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由此引发对恐龙化石话题的讨论,从而激发对恐龙化石的考古愿望,并在沙盘中进行考古的游戏找出恐龙化石,最后进行恐龙化石的拼图游戏,整个活动贯穿游戏,与游戏自然结合,借助游戏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通过裸眼AR互动沙盘孩子能学到的东西:

1、借助沙盘程序进行语言、测量、排序、形状、颜色等多认知种活动。

2. 借助各种文学作品,培养倾听和表达的能力,并尝试进行仿编和创编等活动,在活动中敢表达愿分享。

3.认识各种常见的动物、植物在感受动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喜爱动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学会用记录、统计等方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提高思维能力。

5.了解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环境,感知大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建立初步的生态环保意识。

6.感知并发现自然界的变化,借助多种方法表现其特征,巩固对大自然白天黑夜、四季交替的变化。

7.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并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整套课程内容丰富多多,对应场景有25个,分为自然科学景观类的蔚蓝星球、团队协作、社交类的沙河之类,艺术创造类的印象地带以及数学思维类的智慧空间四大模块,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游戏。

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听国家的话,宅在家不添堵,一起动起来,让你的孩子宅在家也能感到开心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多维   沙河   孩子   沙盘   化石   天性   恐龙   地毯   大自然   客厅   幼儿   动物   程序   空间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