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小气”,该怎么教他分享?

周末亲戚/朋友带着娃儿来串门,孩子难得有玩伴,你也能趁机偷得半日闲。


可是,孩子间的友谊真的「塑料」,为一辆玩具车就能翻了脸——玩伴要拿他的玩具车,宝宝抱着玩具车不撒手,绷着脸吼到“这是我的!”


这时,你会:

A、教育宝宝“你是哥哥/姐姐,要让弟弟/妹妹”

B、把玩具车给玩伴“喜欢就拿走,没关系~”

C、劝说宝宝“你们可以轮流玩嘛”


显然,不管ABC选哪一个,结果都是「让宝宝分享」,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


可这真是在难为宝宝呀~


因为对不满4岁的孩子来说,「分享」是一个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行为。


孩子太“小气”,该怎么教他分享?


那什么时候能让孩子「分享」呢?怎样引导他学会分享呢?



要孩子学会「分享」,

先尊重他的「不分享」


为什么孩子总会说“这是我的”?对小小年纪的他来说,对“属于自己的东西”表现出占有欲是很正常的现象,心理学家们将这一阶段称为“物权敏感期”。


正如我们对自己的私人物品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决定权,我们也要尊重宝宝的“物品所有权”,切忌擅自“做主”,就把宝宝的玩具分享出去,还要怪孩子不懂事!


分享的根本要义在于:自愿和快乐!

被迫的「分享」其实无异于「被抢夺」。



无论是教育类的“小孩子要学会分享,将玩具分给小伙伴玩一下吧~”


还是威胁类的“如果你不分给弟弟/妹妹,妈妈下次就不给你买咯~”


又或者轻描淡写的“不就是把玩具给同学玩一下下嘛,马上就还给你了”


都属于“强迫式分享”!这种教育行为是不!对!的!


而且,尊重孩子的「不分享」,也有助于他理解「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需要别人的允许」的逻辑,进而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


孩子太“小气”,该怎么教他分享?



迈出“分享”第一步,

从“可分享物品”开始


也许你会发现,宝宝并非总是那么「执拗吝啬」,有些东西他可以大方分享,但有些是绝不妥协的。因为孩子往往有这样的理念——“自己的小宝贝是不能分享的”,而“意义不大的东西是可以分享的”。


这些小宝贝可能包括:爸爸妈妈、特别特别爱吃但妈妈不常买的小零食、新买的小玩具……这些对于宝宝来说是“超贵重物品”,是否分享需要尊重他的意愿和想法。


而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分享出去,比如看了好多遍的绘本、平时不常玩的玩具等等,及时夸奖和表扬,这样就会让宝宝认识到“分享”是一件积极快乐的行为。


孩子太“小气”,该怎么教他分享?



创造“分享”和“被分享”的机会


分享是一个需要习惯的过程,只有更多的进行“分享”和“被分享”行为,才会真正培养起“分享”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就很需要你以身作则,带动孩子的行为了。


比如:


亲子间的日常互动:切三种宝宝爱吃的水果,爸爸妈妈宝宝一人一种,互相分享。


邻居/同学间的互动:做好吃的东西,带着宝宝去分给邻居/同学,有时还会收获来自邻居/同学的小惊喜,让宝宝更懂得分享和被分享的意义哦~


孩子太“小气”,该怎么教他分享?


总之,就「学习分享」这个事儿,请宝爸宝妈记住:


不要强迫

不要强迫

不要强迫


分享应当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出自自愿,收取快乐。


能做出「分享」决定的不是我们,而是孩子自己,我们该做的就是尊重他的意愿,为他创造更多分享的机会就够啦。


你有没有因为宝宝「不肯分享」的情况苦恼过,你是怎么引导宝宝的呢?欢迎你到文末留言区和我们聊聊你的经验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孩子   小气   意愿   玩伴   邻居   弟弟   爸爸   意义   玩具   物品   东西   同学   妈妈   宝宝   玩具车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