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文|一凡

朋友经常跟我诉苦,儿子都7岁了,在家里表现得都好,就是犯愁孩子的人际关系。她发现儿子每次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都对别的小朋友有一种讨好式的热情。

比如说,他玩小火车正在兴头上,别的小朋友也要玩,他就主动给别人先玩;在广场上,他满怀热情地追着认识的小伙伴玩,可是人家说不跟他玩就不跟他玩了,他只有闷闷不乐地一个人玩。还有很多时候,遇上淘气的小伙伴,还欺负他。

朋友说,我不是非要孩子跟别人计较,只是我发现孩子和别人交往的时候缺乏自尊,总是受伤,总有“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的感觉,完全是一个“受气包”的样子。

朋友对此非常苦恼。她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她也一再地跟孩子讲,要学会自尊自信,但是毫无用处,对此,她一筹莫展。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受气包”呢?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去解决问题。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01.“受气包”式的孩子是天生性格懦弱吗?问题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我发现,朋友的孩子虽然在外面是个“受气包”,在家里却是个十足的“小霸王”。他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妈妈发脾气,比如,妈妈没给自己买想要的东西,他会发火,饭不对胃口,也要发火。

朋友每次都是大声训斥孩子,母子俩吵成一团,但最后都以妈妈的妥协而结束。他们母子相处的状态经常是:孩子发脾气,妈妈大声呵斥,最终妈妈被孩子所压制。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平时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因此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而妈妈给了孩子过多呵护的同时,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这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孩子学会了发脾气,并且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发脾气,妈妈迟早会对自己妥协。可是到了外面,别人可不惯着你。于是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感觉到了深深的挫败感。

另外,妈妈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在家遇到任何问题,都由妈妈解决了,孩子没有机会练习和别人交流沟通,这样,孩子就会缺乏交流沟通的能力,就会在与小朋友相处中总是碰壁,从而出现逃避,变怂,讨好别人的现象。

小孩子本能地喜欢平等,他们会更喜欢一个坦荡、有趣的小伙伴,而不喜欢唯唯诺诺的小伙伴。所以就算你的孩子在与别的孩子玩的时候总是“不计较”,别的小朋友依然不喜欢与他做朋友。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尹建莉说:

孩子的受气相都是从家里带出来的,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父母亲那里。

没错,孩子的这种行为正是父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影射。所以要从孩子父母身上去找原因。

孩子现在已经7岁了,才发现这个问题,说明是父母用了7年的时间和无数次的错误将自己的儿子“打造”成了“受气包”,而孩子人生初始的7年里,正是父母妥协式的教育让孩子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02.孩子受气背后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吗?

如果妈妈给孩子的安全感不够,就会让彼此之间从小形成“矛盾型依恋关系”的模式,同时也称之为“焦虑型依恋”,这样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是对妈妈强烈依赖,另一方面又很抗拒和妈妈的亲密接触。

这种关系通常会表现为孩子在妈妈离开后会一直哭闹,而且等到妈妈回来后反而会哭的更厉害,还把妈妈往外推,可等妈妈要走了,又会舍不得,拉着妈妈不放手,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成为受气包。

1、矛盾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容易变成受气包

通常情况下,对于矛盾型依恋的孩子来说,长大之后会明显的表现的非常不自信,而且也会像朋友的儿子一样,在小朋友中表现的格格不入。

这类孩子心理总是会充满着被抛弃的焦虑,所以在跟亲近的人相处的时候,通常会忽视自己的感受而去可刻意讨好他人,同时也容易给人一种好说话,很弱小,好欺负的感觉,因而饱受欺凌,要知道那些经常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通常都是这样的家庭相处模式。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2、矛盾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家庭不幸福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给予这样的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将这样的相处模式也带入到工作和、人际交往、甚至婚姻当中。对孩子将来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情绪波动较大的宝妈更容易培养出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因为当她心情好的时候,会对孩子很好,而一旦心情不好,就会拿孩子撒气。宝妈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倍受打击。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已经有了矛盾型依恋的倾向,那么,家长要做的是一定要让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与关爱,温和的对待孩子并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回应,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抚平孩子内心的不安。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03.那么,我们家长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渴望得到认可和归属感的心理,给孩子自由表达和自己作主的权利,让孩子从小养成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1. 首先,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并尽量忽略其不足,多赞美、鼓励孩子的优点。

世上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再优秀的孩子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对孩子的缺点纠住不放,更不能放大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我们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就要做到经常鼓励和赞美孩子,放大孩子的优点。绝不能只讲一堆抽象的大道理,比如,“你应该变得更自信、更自爱,别人才会尊重你”。

抽象的道理只会让孩子陷入困惑,不知道怎样去做。我们应该抓住孩子生活中做的一些小事,进行有目的的赞扬,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自信起来。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2.其次,家长一定要注意与孩子说话的方式,要给孩子平等表达观点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有些家长遇到孩子犯错误或不听话的时候,就会失去耐心,就会大声训斥、责骂,孩子如果要辩解,家长就会认为是孩子在找借口,根本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

这样就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话语不重要。即使自己是有原因的,也不会被人倾听和理解。于是孩子内心就会失去价值感。

所以,我们家长要以更多的耐心去倾听、接纳、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平等、自尊的价值感,让孩子感受到被他人重视,从而让“我很重要”的自我价值感内化和建立。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3.最后,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其“成就感”。

有的孩子天生内向,不会主动与别人交往,这时候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和其他伙伴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比如,教会孩子学会一样小技巧,然后让孩子去教给别的小朋友。这样别的小朋友在跟他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更有利于孩子主动学习与别人的交往。

同时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多交几个朋友,这样,当有一个朋友不理他的时候,他还可以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并不会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一个人身上,就不会出现迎合、讨好别人去换取友情了。

另外,父母最好可以经常带孩子多看看课外书、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接触的世界越大,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越强。

孩子是“受气包”?运用这3个方法,家长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结语:

只要我们家长懂得接纳孩子的不足,多赞美和鼓励孩子的优点;注意与孩子说话的方式,给孩子平等表达观点的机会;教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很多孩子的问题就会在不经意间被解决了。

孩子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家长的耐心和信心是每一个孩子的自信和自我价值的建立的强大基石。所以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以强大的耐心带出一个自尊自信的宝宝!


#守护童心大作战##我要过六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受气包   自信   家长   孩子   受气   小朋友   平等   耐心   矛盾   儿子   父母   原因   妈妈   机会   方法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