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文|一凡

假期带孩子出去游玩,我总会问孩子:想去哪里玩?想要玩什么?孩子总是毫无悬念地选择游乐场。因为那里有很多大型游乐设施,像滑梯、秋千、过山车、魔鬼城堡等等,惊险又刺激,孩子很喜欢。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一放假在家,就会贪玩手机;一要出门玩,就说去游乐场。一些家长也认为,孩子在游乐场玩,似乎更安全、更快乐,所以很多家长认为,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假期,就要带他去游乐场。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但是去游乐场真的有家长想象的那样完美吗?不一定。

有些室内游乐场,空间不大,一到假期,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而室外游乐场,很多设施只限制身高,没限制年龄。所以很多小孩子就会磨着父母去玩那些并不适合他们的设施,像过山车、海盗船、激流勇进、大摆锤等等。

不让玩吧,孩子扫兴;让玩吧,危险性又太高。记得新闻上就有好几起室外的充气城堡被风吹到了天空,造成儿童伤亡的事件。无论何时,孩子的安全是一定要放在首位的。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那么,除了游乐场,假期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去哪里玩呢?据说,父母经常带孩子去这3个地方,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第一个地方:野外。经常带孩子去野外玩,可以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的习惯

作家三毛在《塑料儿童》中写到: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萤火虫,分不清树的种类,认不得虫,没碰过草地,也没有看过银河系。那他们的童年在忙什么呢?忙做功课、忙挤校车,忙补习,仅有的一点空闲,看看电视和漫画书也就不够用了”。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玩泥巴,嫌脏,怕被虫子咬,怕被孩子沾上细菌......每天让孩子在屋子里学功课,练特长。最后孩子连水稻、麦子都分不清,更别提什么萤火虫了!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孩子与大自然失去连接的这种情况,被美国理查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孩子》书中称为“大自然缺失症”。“大自然缺失症”虽不是一种医学诊断,却是一种病态。

1、疏离大自然的孩子,通常身体素质差,容易肥胖。还会引起感官失调和迟钝,从而导致注意力下降,容易出现“暴力”打人等行为。

2、没有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玩耍中长大的孩子,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一个从小在父母警告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怎么会有勇气去挑战学业、事业,以及生活上的困难呢?

3、孩子小的时候,更渴望在草地上打滚,抓虫子,在沙滩上玩水,更喜欢用树叶跟小朋友玩过家家。往往孩子在观察自然界中花草鱼虫的时候,才更加的专心致志,乐在其中。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所以,父母不要总是提醒孩子,“这些危险,不要尝试”,“不要踩水!水里有泥巴,太脏了!”,那些父母眼里的“脏东西”,如沙子、泥土、泥巴等,其实对孩子智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都非常有益,这些不同质地的东西反而能刺激宝宝手部触觉的发育。

所以父母首先要转变观念,自己要享受和接近大自然,才能带领孩子一起去野外去玩耍,并且会利用在野外的机会,对孩子开展早教启蒙和教育。

只有玩过沙坑、滚过落叶堆、尝过雨水、摸过白雪、爬过树、钻过洞、捉过七星瓢虫的童年体验,才会让孩子更深的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极限和无穷的潜力,才会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这些是父母在家中空洞的说教和鼓励没有办法给他的。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第二个地方:图书馆。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位高考语文成绩148分的同学说:

“书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从小我妈妈就爱给我讲故事,我对阅读的喜欢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很多孩子上学后,理解能力差,一写作文就犯愁,多数是因为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所以,阅读是让每一个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假期的时候,父母不要把孩子丢在游乐场、兴趣班、做手工DIY的玩具店了,不如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吧!让孩子在书的海洋,感受阅读的气氛,在父母的陪伴下,一起看书学习,度过难忘的童年时光。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当家长带孩子走进图书馆或书店的时候,让孩子亲手翻一翻书,他们幼小的世界就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透进来一束光。他们有了接触更多书籍的机会,他们会主动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那里,认真专注的阅读。


《小岛书店》中说:

有些孩子被留在鞋店,有些被留在玩具店,还有些被留在三明治店。你的整个人生都取决于你被留在什么店里。

没错,喜欢阅读的孩子和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爱上阅读的孩子,会自然而然的远离电子产品,因为阅读带给了他更大的快乐;爱上阅读的孩子,那些读过的书,汲取的智慧,都会融入他的气质里;爱上阅读的孩子,不会是差生,甚至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一生。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第三个地方:家里和体育场。安排孩子干家务,锻炼身体,养成自立的习惯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假期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带领孩子去进行一些体育运动,肯定会大大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和自理能力。

奥运冠军郭晶晶虽然嫁入豪门,但在教育孩子上却非常科学,值得我们家长学习。一次,郭晶晶的丈夫霍启刚在社交软件上贴出一张孩子洗车挣零用钱的照片。看得出,她的孩子也需要通过做家务才能换取零花钱。为了锻炼孩子,郭晶晶夫妇还曾带孩子下乡,去稻田里插秧......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哈佛商学院调查发现

课桌干净、整齐的孩子往往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做事专注有耐力;而经常丢三落四、拖拉懒散的孩子,基本都没有整理的好习惯。

让孩子学习家务和参加劳动,整理自己的玩具和衣服,是在间接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秩序感。因为吃得起苦,才能学会珍惜和感恩;因为学会了家务和整理自己的物品,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条理清晰的梳理好文化知识,在将来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


另外,经常带孩子去体育场,从小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不仅会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身体分泌出多种积极的物质,提升孩子智力的发展。同时让孩子养成勇敢和坚毅的性格。将来不惧怕人生旅途的任何风浪!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的这些做法和选择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父母让孩子从小在大自然中尽情的奔跑,将来他会更加专注和自信;父母让孩子从小在书籍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将来他会充满智慧和力量;父母让孩子从小做家务和运动,孩子才会更懂得责任和担当。

所以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往往是父母选择了经常带孩子去什么样的地方,给予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父母   陶瓷器   孩子   泥巴   游乐场   野外   家务   智商   大自然   差距   假期   将来   做法   图书馆   家长   习惯   书店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