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文/胖妈说教育

人们的求知欲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增多,这时候教育就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个好成绩,他们不遗余力。

社会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快,这其中也不乏中小学生的身影,当代中小学生的压力不比大人小,除去紧张的课堂学习,放学还有一大推补习班等着他们。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给中小学生“减负”也就此提上了日程,这里的“减负”其实不单纯的特指学生学习上的减负,还有学生心理上的减负,两者都得以实现才是将减负真正的落实。

教育部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很重视,也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减负的消息,各个学校也积极的配合,部分学校已经基本实现了“减少学习学习理论知识”这一情况。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为了学生得到综合发展,一些学校提出将“美育”纳入中考的范畴

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21世纪需要的是多样性的人才,作为社会的接班人,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不过还是有部分家长保持其固有的思想,他们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就是“唯成绩论”,学生在家长的压迫之下负担越来越重。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教育内卷严重,一些学校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提出了将“美育”纳入进中考,不过这也只是部分学校,毕竟很多学校的硬性条件还不能达到实行美育的标准。

不过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学校对于给学生减负也是十分重视的,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相信今后“美育”纳入中考能够得以实现。

前不久,人大代表针对给学生减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将寒暑假分流,这样学生就会多出“小长假”。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

中小学生最期待的假期无外乎是寒暑假两个超长假期了,学生通过这两个假期,能够将自己从紧张的学习中短暂的抽离出来,放松一下。

不过以现在的趋势,学生的寒暑假一般都被补课班所代替,学生依然无法放松,只不过是换 了一个地方学习罢了,这和“减负”的理念有冲突,学生反而还增加了负担。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轻松一些,也会选择在寒暑假期间带孩子出去旅游,不过假期中的家长都想到一块去了,景区总是人山人海,本来想让孩子感受一些大自然的风景,结果却是看“人”去了。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针对以上情况,人大代表提出了“中小学生新增春秋假”的建议,此建议一经实施,学生将会迎来除去寒暑假之外,增加两个“新型小长假”的变化,也就是专属春秋两季的假期。

这样一来,学生的压力减轻,旅游人数也得到了分流,不过,多数省市对此都表示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对于学生的假期,仍然会以之前的放假模式进行,教育对此也作出回应。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教育部针对“新型小长假”作出正式回应

教育部表示,各学校可以在教学时间不改变的情况下,将假期适当的分流到春秋小长假,这是一种错峰放假,同时也能减轻出游的压力

这样,各学校就可以灵活的分配学生假期时间,当然,要保证教学时间不改变,在此基础上,分摊寒暑假的时间,这样就能调整出“春秋假”。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针对中小学生的春秋假,家长却十分犯愁

对于新增小长假一事,相信学生和老师都是没什么意见的,大多数都会很开心,不过他们比不上补课机构开心,因为学生放假后,家长一般都会给孩子报班。

家长对此是矛盾的,他们深知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绩落后,不得已将孩子送去补课机构。

此外,如果将寒暑假分流,家长因为工作势必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的,而这时候假期不集中,孩子去补课班也是前没头后没尾的,他们对此十分的犯愁。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给中小学生的话:

当代学生的压力的确很大,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相关给学习减负的政策,而改变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学生不要过于心急。

一些学生对于家长给自己报补课班不是特别理解,家长属于受累不讨好,从学生的角度,要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如果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可以适当的参加补课。

不过这里小编也提醒学生,如果真的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一定要及时和父母沟通,不要憋在心里,长此以往,对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

中小学生迎来“新型小长假”?家长感到犯愁,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话题讨论:你对中小学生的“春秋假”怎么看?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教育部   中小学生   长假   家长   都会   美育   犯愁   寒暑假   春秋   假期   对此   压力   孩子   时间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