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这三招,冬季孩子不着凉

进入冬天,孩子生病最多的原因,除了积食就是受寒。所以刚进入冬季就要告诉大家,怎么避免孩子受寒、受寒了怎么处理。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孩子整个冬天生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现在气温还没到最低,冬季的严寒还没有完全来临。但是家长会发现,不少孩子已经开始感冒咳嗽,打喷嚏大多也是流清鼻涕居多。有些流黄浓涕的,起病初期也都是清鼻涕为主,这些情况的孩子,主要都是受寒了。

用好这三招,冬季孩子不着凉

在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之中,寒为冬令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本身是“虚寒体质“的孩子在冬季就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过敏体质的孩子、经常便秘的孩子、晚上睡觉盗汗的孩子、胃强脾弱的孩子等等,这些情况基本都是脾虚的,虚寒之中更虚寒,所以到了冬季最难抵御外邪,容易发病。为什么一些过敏性疾病在冬季特别容易发作,就是这个原因。

“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不仅是孩子,对成人也是一样的,虚和寒会带来一系列的疾病。所以在儿童阶段,就要开始重视防寒补虚了。

用好这三招,冬季孩子不着凉

让孩子暖起来,注意几个方面:

1、保暖,但是切勿“重衣温暖”

冬天给孩子穿多点、穿厚点是不需要我叮嘱的,更多情况是:家长给孩子穿太多了。无论是室内室外,都给孩子裹的严严实实。“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当风寒也。”现在给孩子穿太多,反而是让孩子抵抗力偏低的一个原因。

那么给孩子保暖,要注意什么呢?

● 脚底要保暖。身上穿很多,但是孩子在家里光脚跑来跑去,寒从脚下生,穿再多也没用。

● 热出汗反而要防风防寒。汗出挡风,孩子马上就会受凉。如果穿很多孩子很容易出汗,其实反而增加了孩子受寒的机会。

用好这三招,冬季孩子不着凉

2、脾胃暖,生冷寒凉要杜绝

如果孩子体内暖,外部的寒气就很难入侵。体内暖,就是我们说的阳气足。

首先就是要避免给孩子吃寒凉的东西。秋季润燥的食物,比如秋梨等水果,都是偏寒凉的,到了深秋我不让大家给孩子吃清润的食物,就是这个原因。冷冻食品就不要吃了,其次像家长天天给孩子喝的酸奶、香蕉、奇异果,其实都是偏寒凉的,也不适合。现在秋冬干燥,一些清润的糖水就要少喝,防燥要以温润为主,这样就为入冬打好基础了。

入冬后,可以给孩子适当吃一些温热的东西。阳虚的孩子,在冬天吃些羊肉、甚至狗肉,温补阳气。偏于气阴不足的,就可以多吃点鸭肉、兔肉,来滋阴养气血,虽然鸭肉和兔肉都偏凉,但是不寒,在做法上可以去协调性味,这些我们会慢慢教大家具体怎么做。

除了吃肉,日常喝粥仍然是孩子食疗比较好的方式。糯米、红枣、山药、板栗、芝麻、黑米等等煮粥,都是很好的健脾益气的食疗方法。就是简单的红糖粥,也可以不时给孩子吃一点。

给孩子温补的大前提就是孩子不能积食。所以冬天让孩子消化情况良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孩子消化不好,那就不能给孩子温补、甚至吃很多肉或者其它难消化的食物,否则反而容易生病。

让孩子消化良好,我们有“10秒判消化,3招助消化”的方法。每天10秒钟看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如果发现不正常就可能是积食了。3个方法助消化就是吃少、吃素、三星汤,先控制孩子不要吃那么多,饮食要清淡,同时喝2~3天的三星汤来助消化。

用好这三招,冬季孩子不着凉

3、用外治法升补阳气

大家不用追求很复杂的方法,一些简单的外治法,就能很好的帮孩子祛寒。

晒太阳

最好的方法还是晒背。时间是早上10点~11点,下午4点~5点间。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暖身作用,也可以可以促进肠道钙、磷吸收,生成维生素D,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孩子骨骼的正常钙化。

泡脚

一周帮孩子泡一次脚,不需要天天泡,用温水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受寒感冒,泡脚也会很好的缓解。

小儿推拿

最简单就是捏脚底。脚底有非常多的穴位,泡完脚帮孩子捏一捏,效果就更好了。小宝宝的脚很小,家长搞不清楚穴位,就简单揉一揉,可以把捏脚底当成游戏来跟孩子玩。

升补阳气,让孩子暖起来,除了脾胃,关键就在肾气,脚底有一个足少阴肾经的常用俞穴,就是涌泉穴,冬天经常按摩揉捏孩子的涌泉穴,简简单单就能起到温补阳气的作用,特别是小宝宝,甚至比食补更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三星   冬季   孩子   寒凉   助消化   清润   兔肉   阳气   脚底   保暖   体质   冬天   原因   情况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